■储召生
还记得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科研人员的“石头剪刀布”研究吗?没错,就是那个此前被某些人讥为“吃饱了撑的”研究,1月5日刚刚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2014年度最佳成果。
让我们简单回忆一下那个研究。研究者共招募了360名学生,两两随机配对,玩300轮“石头剪刀布”游戏。结果发现,赢者会更多选择保留刚刚获胜的策略,输则更多按照“石头剪刀布”的名称顺序变动,而平的则按反方向顺序变动。假如你刚刚出的是“石头”,赢了你多半会接着出“石头”,输了会出“剪刀”,平了则会出“布”。
这项研究历时近4年才完成,论文正式发表在《科学》(Nature)旗下的跨学科期刊《科学报道》上。2014年5月浙大方面发布此项科研新闻后,国内近百家媒体做了跟进报道,令发布者没想到的是,绝大多数是持负面的态度。如新浪网的1万余条评论中,只有2%是好评。
回过头来看,98%的“差评”主要有两类:一是“没用”,说即使大家掌握了制胜策略,也不会去玩这种小孩的游戏;二是“无聊”,说高校教师搞这种无厘头的研究,纯粹是浪费钱。如今得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年度最佳,这种批评的声音可能会弱下去,但争论估计还不会结束。
笔者无意纠缠于此,只想借这个话题来探讨其背后的两个问题:一是科学评价,二是科学传播。
谁有资格来评价,用什么来评价,是对科学研究进行价值评判的两个立足点。在我国当前的科研体制下,一个科研课题能够立项,肯定会有一个专业的审查,也会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对社会大众来说,可以抱怨很难申报到项目和课题,但对于那些审核专家和那一套标准,我们还应该有一个起码的尊重。毕竟他们代表着专业。
退一万步讲,即便真如98%的网友说的那样“无用、无聊”,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对于“石头剪刀布”这样的研究,我们也应有足够的包容之心。只要学者们的研究态度是认真的,只要所需的经费不太离谱,我们都不应粗暴指责科学研究的天真幼稚。科学发展史上的诸多例证表明,那些看似无厘头的研究,比如非欧几何,恰恰带来了学科发展的柳暗花明。
好在事情还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于1899年,是美国第一本科技评论杂志,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科技评论杂志之一。这或许足以证明“石头剪刀布”研究的价值。或许还会有人反问:为什么学者不重视科学传播,事先向公众说明白其研究价值呢?
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科研成果如何被大众认可。依笔者的观察,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霍金的《时间简史》,越深奥的研究似乎越不需要解释,社会公众往往都能平静接受;而对那些公众熟悉领域的研究,比如崔永元关心的转基因食品,比如这次的“石头剪刀布”,似乎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甚至反对科研结果的底气。这种反差,从根子上说,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对科学本身的不够尊重。
2015年恰逢新文化运动100周年。新文化运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仍要大声呼唤“德先生”“赛先生”。最近微信朋友圈流传着多个版本“请尊重我的专业”的段子,笔者也想借高教周刊一角大声呼吁:
严肃点,请尊重“赛先生”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