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麻滩中学教师张子花在工作中更加投入。她说:“我体会到了‘安居乐教’的含义。”本报记者 樊世刚 通讯员 尹晓军 摄
张子花和包瑜夫妇,如今在县城有了130多平方米的新居,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本报记者 樊世刚 通讯员 尹晓军 摄
教师李莲芳(右)由康乐县调入积石山县友谊小学,结束了与丈夫9年的分居生活。本报记者 樊世刚 通讯员 尹晓军 摄
本报讯(记者 樊世刚 通讯员 尹晓军)“真是连做梦都想不到,我们两个居然调到一起工作了!”说这话的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中学七年级(14)班班主任张子花。不久前,她和同为教师的丈夫包瑜结束了长达7年的两地分居生活,还在县城买了13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她的心里乐开了花,工作热情也更高了。
张子花、包瑜夫妻俩的家都在积石山县关家川乡,200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通过临夏州教师招考,张子花被分配到广河县三中,包瑜则留在积石山县积石中学。从2007年结婚后,他们一直分居生活。
在广河县三中,张子花教3个年级的语文课。由于教学任务重,离家又远,她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那时候就怕孩子生病,因为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甚至没法赶回家照看孩子。”张子花告诉记者,照料不到孩子和老人,自己心里一直很愧疚。多年来,他们曾尝试过各种办法,希望能调到一个县工作,但始终未能如愿。
在临夏州,有很多像张子花、包瑜一样的“夫妻园丁”,双双扎根三尺讲台,守护着乡村学子,却因为工作常年两地分居,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些教师为了家庭不得不作出割舍离开讲台。为了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这些教师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2013年5月,临夏州委、州政府按照总量平衡、就近方便的原则,对教师中夫妻双方在不同县(市)任教的,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跨县调剂方式解决两地分居问题,为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解除后顾之忧。共有149名两地分居的教师在全州教育系统内进行了调动,张子花和包瑜就是其中的一对。
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积石山县友谊小学教师李莲芳。李莲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康乐县虎关乡高集小学,丈夫在积石山县大河家乡刘集小学任教,她回家一次得坐10多个小时的车。2013年年底,“终于熬到头”的李莲芳调入积石山县友谊小学,结束了长达9年的两地分居生活,终于与家人团圆了。
积石山县教育局副局长陶永鹏告诉记者,在全州教育系统进行调剂后,积石山县共调入11人、调出17人,解决了两地分居教师的生活问题。“这些教师真的很不容易,现在总算让他们如愿以偿,可以安心从教了。”陶永鹏说,政府“搭鹊桥”让分居教师团聚,调动了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为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短评
只要愿意办,总会有法子
■杨国营
夫妻教师长期两地分居,是师资队伍建设中一大不稳定因素。甘肃临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教师解除了后顾之忧,其正面导向意义,自不待言。
夫妻教师两地分居问题在我国不少地方都存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虽然很多地方出台了解决夫妻教师两地分居问题的政策,但通常在职称、年限、地域等方面设置了较高的门槛,程序较为复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决夫妻教师两地分居问题,是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是教育部门的一项民心工程、师心工程。教师合法权益不应止于工资、社保、奖励等层面,还应深入教师内心,关怀他们的生活权益,这也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要求。
编制不足、影响教学、经济落后、其他部门不支持……谈到解决夫妻教师两地分居问题,一些地方总能搬出一大堆理由。然而,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的临夏,却能在解决夫妻教师两地分居问题上取得实效,充分说明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经济是否发达、编制是否充裕等外部因素,而在于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把“尊师重教”四个字放在心里,还是仅仅喊在嘴上、停在纸上。
临夏的这些教师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但在甘肃其他地方,在全国其他地区,还有多少两地分居的夫妻教师?当地有关部门是否听到了他们的心声?何时才能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