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学校跨越发展

[db:作者]  2015-01-3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名师培训班”签约仪式

    校园一景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为国家教育部门、人社部门、财政部门批复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建设学校。在近两年的“国示范”建设中,该校以“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目标,通过梯队培养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注重“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从师德、科研、团队方面,不断培养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建立起一支理念领先、业务精湛、拼搏向上的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有江苏省特级教师2名,江苏省领军人才1名,苏州市名教师2名,吴中区知名教师2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2名,吴中区学科带头人34名、吴中区班主任带头人1名,吴中区骨干教师38名,苏州市优秀双师型教师6名,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5名,吴中区重点技术人才17名。

    学为人师 行为示范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学校将师德建设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引导和激励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规范,热爱教育事业,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引导广大教师全面、多元、立体地看待和评价职业学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自觉担负起培养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责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奖励制度,依据《苏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系统推进师德建设,增强依法执教意识和提高依法施教能力,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自尊自律的治学态度,增强教师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注重师德激励,建立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思想总结、提炼和宣传机制,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和宣传力度,发挥优秀教师对于师德建设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学校在大力开展师德教育的同时,时刻不忘关注教师自觉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需要。教育引导教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历练“教学基本功”,做一名发现型教师;锤炼“教学策略”,做一名创造型教师;提炼“教学思想”,做一名超越型教师。从而“发现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专业追求、自我更新的有学问人。

    科研引领 有效科研

    校本教研,夯实基础 大力推进校本化、草根化研究,灵活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采取全员轮训、挂职锻炼、专题培训、自学研修等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提升校本教研成效,增强教学能力、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建设网络教研平台,坚持以校为中心,研制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校本教研机制,广泛开展案例教学、现场诊断、专题讲座、教学竞赛、实践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日常工作和教研方式,构建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专业能力管理模式,形成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特色。促进科研与教研的融合,做到课题组与教研组(中心组)的有机结合,推动全员教研。帮助学校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广泛引进外部智力资源,建立行业企业专家库,整体提升校本教研水平,夯实教科研基础。两年中,教师共发表论文170篇,获奖363篇,获江苏省第十二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比组织奖。连续两年获江苏省职教学会职业教育论文评选优秀组织奖(第一名)。在江苏省教科院组织的“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中,学校累计获省级“示范课”7个,省“研究课”14个。

    实践导向,课题引领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服务为方向、以实践为根本,倡导真实科研、质量科研、有效科研,加强科研人才建设,做好群众性教育科研队伍、学校科研骨干队伍和教育科研管理队伍三支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坚持实践导向,帮助教师发现、解决问题,在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中选题,开展扎实、具体、有效的研究,真正体现教中研,做中研,研中教,研中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和成果奖励暂行条例》激励功效,深化在专业、课程、课堂、德育、实训、师资等研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切实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两年中共有20项省市级课题结题,目前仍在研市级以上课题21项、38项校微型课题。依托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课题上的研究,主动改进教学方式,拓展视野、更新理念,推进教育科研的实践研究,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打造更优秀的教育科研新成果,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名师团队 梯队培养

    科学规划,搭建梯队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等等。”科学规划是确保师资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学校制定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具体绘制好“青年教师系统培养工程”、“骨干教师优化提升工程”、“名师培养工程”的“三个工程”教师培养蓝图,搭建教育人才梯队。与常熟理工学院联合举办的“青年教师系统培养工程”从“师德、教学、教育、科研、实训”五方面规划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以教学七认真为抓手,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引导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二年成才、三年成骨干”。与江苏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骨干教师班以“骨干教师优化提升工程”为平台,激励骨干教师立足“站活讲台、提升技能”,重在课程建设,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在优质课、示范课、课题研究、精品课程、信息化的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发挥名师工作室效应,以“名师培养工程”为载体,着力建设好由市级名师组成的11个“名师工作室”,推行“导师制”,提高“名教师工作室”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名师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中的辐射示范作用。让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立德修身、能力提升、示范引领、特色展示的窗口。

    创新机制,相伴成长 完善提升教师学历、技能、团队管理的机制,建立与“三个工程”人才培养相配套的选拔制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定落实《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考核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及实施办法》、《名师工作室制度》、《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和成果奖励暂行条例》等规章制度。同时,优化培养过程管理,对培养方案、培养档案、培养经费以及培养对象的跟踪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通过良好的梯队建设机制和完善的师资队伍培养制度,为“三个工程”教师搭建台阶、构建平台,安排教师参加国家级别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定期进行公开课、评优课、基本功竞赛、技能比赛、说课程、说专业比赛、信息化比赛、下企业实践活动,举办专家讲座、读书沙龙、交流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并进行年度考核。依据吴中区《关于开展名师展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进行区级名师公开教学展示活动。名师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了发挥名师模范带动作用的长效机制,使名师成长步入了良性轨道,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理念先行 任务导向

    理念先行,专业发展 教师培养工程把发展重点明确定位在理论提升上,实施教师知识更新工程,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重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民主管理教学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科研活动,用科研创新推动教育发展。深入开展心理咨询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教育能力。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促进教师自我更新,主动发展。分类、分层建立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全国和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大力推进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完善培训成效的检测。制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聘任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完善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在企业设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打造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专兼互补的优秀教师团队,培养一批技术能手、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才乃至于职业教育行家。抓住机遇,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任务导向,有效推进 按培养“校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市名教师”五层目标三级梯队的培养方向,制订“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指导每一位教师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举措,严格考核,使教师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追求,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成效。通过组织骨干参加出国培训、省级培训等各级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视野和专业层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名师“一对一”工程,在坚持以老带新的同时,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尽量为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倡导竞争,激发青年教师奋发进取的精神。明确骨干教师的职责和权利,为骨干教师铺好路子,压上担子,为他们更好发展创造条件。重点抓好“双师型”名师培养。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培养梯队。扎实开展教师下企业锻炼活动,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参与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革,及时掌握和总结企业生产中的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流程。定期开展技能大比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发挥名师队伍示范作用,定期开展名师讲坛、教学示范,促进教学相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通过多层次、全覆盖、持续性的师资培养,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积极进取、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加快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李建红)



/jiaoyu/zatan/2020-03-18/3855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