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传统文化教育真的“火”了?

[db:作者]  2015-03-03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肖弋 绘

新闻回放 

    据《法制晚报》报道,寒假期间,北京有近七成家长帮孩子报名各种课外辅导班。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不少家长开始注重对孩子进行唐诗宋词及书法等传统文化方面的熏陶。同时,数学、作文等老牌项目有逐渐“没落”迹象。记者在朝阳区日坛小学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看到,水墨、工笔、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均是今年新增的授课内容,每节课为一个半小时。传统文化假期培训渐成火热之势。

文化培训热不是坏现象

     传统文化培训热度渐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在考试政策杠杆的撬动之下,不仅学校教育的内容在发生变化,家长们对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

    ■周龙

    新学期开学,不仅学生们要整理寒假作业,总结假期生活的得与失,媒体也在观察和总结这个寒假,试图发现影响未来教育的一些新变化。见微知著,调查发现,传统文化课程成为辅导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原有课外辅导“霸主”的数学、作文产生冲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至少说明家长已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了认识。

    风起于青萍之末。实际上,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兴起不是近年才有,而是与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精神文化最丰富的宝藏就在我们之前被冷落的传统文化中。近些年,国家倡导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成分,社会精英中间也流行起了国学总裁班、禅修学院等,普通公众也开始感慨传统文化该回归了。

    就整个教育系统来说,更早的时候,在一些比较自由开放的大学开始流行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并经常组织社会活动,一些中小学也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着单点突破。近些年,教育系统开始大面积推广传统文化教育。2013年春季开学,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这项措施引起了各方共鸣。

    分析当时的舆论形势,可见社会已对传统文化教育达成共识,分歧只存在于操作层面。现在看来,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一个新变量正在让问题变得不那么棘手,那就是社会教育力量的出现。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比学校更加机动、灵活。在课堂上一时实现不了的问题,随着校外力量的加入,会让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更容易实现。

    探究报道中的寒假传统文化课程热,除了以上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一些具体原因需要注意。一是考试杠杆的直接推进。尽管传统文化的益处大家都认可,但在考试引导的中小学阶段,地方的考试政策会起到更加直接的推进作用。第二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春节因素。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此时都会出现传统观念“爆棚”的现象。而传统文化中的很多观念是和传统生活互相印证的。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提升下一代素质,恐怕也有家长们借此弥补自身传统文化不足的心理。第三个原因也是很容易忽视的一点,那就是这则新闻的地域特点。毕竟,这条新闻是北京媒体在京调查的结果,作为相对发达的地区,北京的经济水平、教育资源与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相比,确实具有优势。一些家长让孩子学习文科专业,只是想让孩子多一些文化积淀。

    因此,从寒假辅导班的变化,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热度渐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在考试政策杠杆的撬动之下,不仅学校教育的内容在发生变化,家长们对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而让这一变化持续发挥正面作用,还需在教育政策导向中,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让传统文化教育瞄准教育的长远目标,符合当下教育的现实需要。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考啥补啥,非正路也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各个元素往往整合在一起。以辅导班的模式,如果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肢解开来,普及和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就会打上折扣。

    ■王钟的

    今年寒假,形形色色的课外辅导班依旧是“香饽饽”。与往年不同的是,数学、作文等传统项目有了“没落”的迹象,唐诗宋词、书画等传统文化项目渐趋升温。在欣喜于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的同时,一个潜在的疑问产生了:当传统文化与辅导班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辅导班能否让学生真正懂文化?

    细读有关报道,可以发现这一轮辅导班的转折,其背后的关键原因与之前的变化别无二致——考试指挥棒变了,家长的思路就跟着变。报道中表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正式下发,并将于3月8日正式实施。与去年最大的不同,今年“小升初”在特长生招生方面明确将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倾斜。由此看来,一些家长重视培养子女的传统文化素养,最直接因素是考试要考到了,传统文化变得“有用了”。任何东西只要能转化为分数,就能引发唯分数论者的极大兴趣,传统文化在辅导班市场的升值自然不在话下。

    撇开考试指挥棒的前提不说,传统文化被家长们所重视,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目前还不能妄下结论。在之前数学、作文培训鼎盛之时,参加培训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真实的写作能力,是否有过真正的改变也值得质疑。此前和现在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哪门重要补哪门,恨不得给孩子吃“十全大补丸”的填鸭式教育,在根本上是行不通的。

    其实,不管是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辅导项目,还是新兴的唐诗宋词、书画等传统文化项目,它们被列入考试项目中,不是让学生做一些给出上句填下句、解释诗歌主题思想的题目。这些都不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可文化有哪门子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培育基本的素养,成为有文化底蕴的公民。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各个元素往往整合在一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歌中有词。以辅导班的模式,如果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肢解开来,普及和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就会打上折扣。

    传统文化同样应该活跃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过年期间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动体现。在年轻人中间普及传统文化,更重要的就是让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延续生命,让沉睡了的文化因子复活过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要当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不需要过度纠结在已经“死去”的文化中。这些年一些古典爱好者流行起穿汉服的风潮,作为一小部分人的爱好,穿汉服固然无可厚非,但从日常习惯来看,穿不那么方便的汉服就难免有点叶公好龙了。

    传统文化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社会各界重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家长、教育者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文化不应当仅仅生活在试卷里,更不应当局限在辅导班的生硬授课中。指挥棒变化了,是给我们一个提醒,不仅要让孩子懂得表面的知识,也要让孩子们理解文化承载的生活方式,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作者系媒体人)

悟“道”为先 继而求“术”

    ■单承彬

    传统文化培训班渐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就已出现了。背后的主要原因,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各级考试的加分项目取消,教育部门也发出“中考、高考将逐步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一类的信息。家长为孩子升学计,培训机构为赚钱计,自然会有这样的选择。对此,人们的看法也不一致,有人认为是好事,这类培训转型值得肯定;有人认为这无非又是教育趋利的又一表现,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认识的新误区。

    由于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清,对学习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清,于是在获知传统文化内容与升学考试挂钩以后,各地区、各学校,尤其是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便围绕着传统文化教育翻出了许多新花样,一批所谓的古代文化经典纷纷挤进课堂和学生书包,一些莫名其妙的貌似传统文化活动被开发出来。校园内外也平添了许多摇头晃脑的经典诵读班和假模假样的古礼修习者。

    造成此种乱象的原因,一是社会尚不明白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难免出现偏差。二是功利主义作祟,或为响应上级号召,仓促跟风,甚至作秀;或为延续应试教育的老路,希望抢占考试改革的先机;或为经济利益驱动,表面推崇传统文化,实则推销教材,有偿辅导。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要从“道”和“术”两个层面来看待。道是根本,是在认清传统文化性质基础上对其当代价值的理性把握。术是实现道、落实道的手段,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从道的层面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至于术的层面,则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不必机械僵化,更不必抱残守缺。只要准确领会了传统文化教育之“道”,就不难找到传统文化教育之“术”。

    目前,面向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材达数百种,内容和体例很不统一。这些教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传统文化教学的需要,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大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组织编撰一批具有权威性的传统文化教材,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师,或者提高现有各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才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

    正因为在理念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清,具体的相关主题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僵化和诡异。见诸报端的传统文化培训要求女生下跪体验所谓妇道,学校用儿童古装诵经替代升旗仪式,名目繁杂的成人礼、开笔礼、拜师礼、奉母礼,都让人不知所措。对此,传统文化要两面看,教育者需要向当代中小学生阐释的,是古礼倡导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而非叩首作揖、恭前倨后的僵死仪节。

    其实,任何时代都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当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遵从这样的规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传统文化也自然一脉相承。从古人的日常琐细如写字、穿衣、饮食、交游、奉上、待下、侍亲、敬长中体会,诵经万卷不如向师长问好,珍惜粒米胜过做十万罗刹道场。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即达于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文学院院长)



/jiaoyu/zatan/2020-03-21/3894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