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精彩资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报道
■本报记者 翁小平 高毅哲 3月4日发自北京
“有人说高考改革只动了一小半,也有人担心这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会不会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对当下火热的高考改革话题抛出了这样的质疑。
高考改革历年来都是两会的热点话题。2014年9月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高考改革到底应该怎么改?能不能在回应群众公平期盼的同时,又真正做到科学选才?这些问题一直在牵动全国上下无数人的心。
力求公平,但没有绝对的公平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社会上不乏质疑声音,有些家长担忧,取消加分如何鼓励学生特色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来说是不是反而不公平?在今年的两会上,也有一些代表、委员质疑高考改革的公平性。
对此,作为高考改革方案设计参与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这次改革取消了体育艺术特长加分,很多人反对,说一边说鼓励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一边又取消特长加分,互相矛盾。但事实是,以往的高考加分政策乱象丛生,取消特长加分恰恰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根据此前的两个统计数据,第一个是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2007年是17个百分点,2013年是6个百分点;第二个是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人数,2012年是1万人,2013年是3万人,2014年是5万人。而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这两个数据都有了新的“硬杠杠”,第一个在2017年要降到4个百分点;第二个在2017年要有明显增加。
“一个是增加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的招生计划,来缩小省际高考录取率的差距;另一个是重点大学要拿出一定的名额来投向农村地区,增加农村子女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我想这两个数据的一降一升,充分体现了这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把促进公平特别是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钟秉林对这次高考改革在“保证公平”的力度上给予了充分肯定。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洪宇也表示,高考改革应该考虑周全,教育公平是基本教育政策,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证公平。但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公平,“高考改革也不能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那样改革就没法推进了”。
回归教育最本质的目的
“高考改革要重视公平,更要回归教育最本质的目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认为,高考是国家选拔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考改革要首先明确高考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也要保证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上大学、都上名牌大学,“家长乃至民众一味追求‘读名校’的心理该调整了”。
即便是对高考改革发出反对声音的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也表示,对于高考,如何保障将绝大多数人培养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人才是问题的根源。
在钟秉林看来,这次高考改革,在如何保证科学选拔人才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如果全面地看,其实取消特长加分并不意味着不鼓励学生特长的发挥,因为改革设计了其他渠道。比如,特长生可以报考体育艺术类专业,或者申请90所大学正在搞的自主招生,只要能够提交有力证明,高校在自主招生的时候会选拔出真正的人才。而且,这一次我们把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大学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特长,包括学科特长、体育和艺术特长及其他特长”。
不能单一、碎片化地看待高考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叶飞帆认为,现在公众对高考改革有很多的期待,但是不能对高考赋予太多它无法承载的东西,高考改革需要与社会整体的改革发展相配套,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单一地看待目前的高考改革。
作为顶层设计,高考改革方案的设计者们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改革不能搞一刀切,也没有一步到位的可能性。在2014年9月出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细化实施方案,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各省(区、市)还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措施。
在改革的联动效应上,钟秉林认为,这次考试招生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实现大学和中小学的联动。大学录取改革是一方面,如果中小学不转变教育观念,还是把应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那么就违背了改革初衷。所以,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解读不宜应试化、碎片化。这次高考改革有三个目标,一是优化人才培养,能够更科学地选拔合适的人才进行深造,二是促进入学机会的公平,三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要把改革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单单强调哪一面,都无法理解改革的全貌”。
(本报记者刘盾、刘博智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