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宏太 3月6日发自北京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但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我们目前的做法有很大的问题。”今天下午,政协教育界别的小组讨论会议上,方精云委员此语一出,会场里立刻安静了,委员们纷纷抬起头,专注地看着他。
方精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他说的“很大的问题”是:以论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两会前,方精云搜集了相关资料。目前国内的科技评价体系中,科学引文索引(SCI)和自然发表指数(Nature Index)是两个重要指标。方精云经常听到“我院的Nature Index排全球第几”之类的话,对此他颇有异议:“我们做科研,难道目的就是发表论文吗?不去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想着如何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这是非常可怕的。”
让方精云愤懑的是,最近又出了一个“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专门对中国的,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做法。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爱面子、重形象吧”。
这些年,评职称、申请课题都要看论文,但发表论文真的这么重要吗?方精云对此不以为然。“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他们发表过什么论文?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在《中国科学》上,当时是并不起眼的杂志。”
会场里,有人微微颔首,有人若有所思。方精云越说越激动:“中国的科学评价体系,由国外的评价指标来左右,这会把中国的科技发展引入歧途。”
这话听起来很骇人。实际上,方精云原本为这个提案想了一个更“骇人”的题目——《毒害中国科技发展的精神鸦片》。慎重想了想,他还是把这个题目改得更温和一点——《改革科学评价指标,激励科技人才创造创新》。
究竟该怎么改?方精云主张,淡化并逐步取消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建立分类评估的、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估体系。他准备在小组内征求委员签名后,将这份提案递交上去。
方精云一说完,会场里热闹起来,有人喊道:“我建议高院士回应一下。”
高院士是指同组的高文委员,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高文说:“你的观点我一部分同意,一部分不同意。不要重视在多高的杂志上发论文,但有了成果一定要在杂志上发表,否则就会丧失很多机会。”
高文的说法也是有根据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超导研究一度领先世界,本有机会问鼎诺贝尔奖,但因为成果只是在新闻报道中披露,没有以论文形式发表,最终错失了机会。
“做科研要不要发论文,一定要发!”说完这个故事,高文强调。当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近年来也在改革评审办法,比如,不看申请人论文发表数量,只看近5年来有代表性的论文。
“我认为目前的评价指标太多太滥,真正的科学评价应该是专业相近的专家的评价,而非专业相对较远的同行评价和外行评价。”高文说。
讨论没有再继续下去,已经有委员抢过话筒,说起其他议题。但仍有人意犹未尽,会场里能听到一些窃窃私语:
“只要有评价,总会有缺陷。”
“这些指标缺位,那拿什么来评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