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场“教育情怀”的美丽相遇

[db:作者]  2015-03-1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曹曦 3月10日发自北京

    他叫李振生,来自福建;她叫谭志娟,来自黑龙江。

    一南一北,相隔万里。全国人大代表的使命让原本陌生的他和她在代表驻地不期而遇。

    3月10日中午,在代表团驻地的一楼大厅,记者等待采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谭志娟,来得早了些,就闲看着书摊上的各类书籍。

    “有没有投资创业方面的。”带着闽南口音的问话飘入记者的耳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出席证,李振生,福建代表团。”记者一扭头,鲜红的代表证跃入视线。“中国教育报的记者?好啊,总理说‘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咧。”李振生看着记者的证件,友好地闲聊起来。

    这位来自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的村支书,满脑子创业意识,凭着一份执着,他用十余年的时间带领全村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跟谁聊得这么热乎啊?我是谭姐。”一句爽快的东北话顿时让记者感到了浓郁的乡情。

    听说对方都是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李振生和谭志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霜白,今年58岁的谭志娟在农技推广岗位上一干就是35年,一年300多天摸爬滚打在村屯农户,农民们戏称她为“老推”,已连任三届人大代表。

    很快,“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便成了两位代表关注的共同话题。(下转第六版)

    谭志娟说:“要让更多考不上大学的农村娃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职教中心、农广校加大教育培训,让农民变成技术员,吸纳中高职毕业生回农村创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带富一方。”

    “再穷不能穷教育,要舍得投入。要摆脱贫困,关键要让村里的创业能人把本地资源利用起来,使贫困地区农民从‘等、靠、要’向自主创业转变。知识扶贫、文化扶贫、精神扶贫才能强身壮骨,农民自己‘会造血、能长肉’,才能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李振生插话道。

    李振生、谭志娟,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中普通的两个名字,缘于深厚的“三农情结”,话起于浓郁的“教育情怀”,在三月的北京,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演绎了一场美丽的相遇。



/jiaoyu/zatan/2020-03-24/3923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