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天建 绘
■雷虹
当下,在我国教育领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关于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学术热情和“学术密度”在迅速提高,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实践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焦虑与迷惘”。作为一名从事宏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工作者,笔者深切感受到教育发展实践对于一套具有良好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的教育现代化分析框架的“求知若渴”。《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第2版)(褚宏启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恰恰是这样一本扎根理论、凝视实践的好书。
该书紧扣“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从逻辑上抽丝剥茧般地对“教育现代化”这一极其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进行解构与重构,试图呈现从“此岸”到达“彼岸”的路径。字里行间关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具有“守正创新”之风的真知灼见,对于当前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提供了一把有助于解困的钥匙。
如何找准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向
这里的所谓路向即是对“教育现代化何去何从的认识”,对于教育现代化实践而言,校准目的地是走对路的前提。
该书作者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培养现代人”。在我国各地诸多具体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书中提到的教育现代性特征都多多少少可以瞥见,但这并不能说明各地对“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以及对于什么是教育现代性、教育现代性有哪些维度和具体特征等问题有清醒、正确的认识并能自觉地将其带入公共决策中。现实中不乏本属于教育现代性特征的内容,但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中尚未将其视为教育现代性特征的一部分,抑或对某些教育现代性特征的理解和转化还存在偏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教育现代性及其特征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二是在将教育现代性特征由纯粹的理论层面转化为公共政策和发展实践的核心指导思想时,人为地对相关教育现代性特征的内涵做了不符合现实发展需求的“阉割”乃至“曲解”。致力于教育现代化研究或实践的人,不妨将该书中关于教育现代性的理解作为重新审视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前进方向的一个重要参考,有助于检视自身的“盲点”和“偏离状态”。
如何促进教育现代性增长
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总体目标,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它?该书给出的答案是:“教育发展方式是让教育目标变为现实的桥梁和路径”,“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直接目的是解决教育发展手段与教育发展目标不匹配的问题”,“所追求的是更有效率、更聪明的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尽快实现”。对于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作者归结为“教育发展主要依靠哪些要素”、“单一要素如何优化”和“不同要素怎样组合”三大问题的求解过程。
首先,作者借鉴增长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要素模型建构了教育发展要素模型,即“资本、劳动、学生身心条件、课程、教育技术、教育技能、教育结构、制度”,并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更需要依靠后六种要素。在肯定了“单一要素正向变化”至关重要的同时,强调“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机密’是要素组合方式的优化”,其理想结果是产生“乘数效应”和“裂变效应”,而“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是左右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指挥棒”。
那么,要素组合方式应该如何优化?书中的观点可归结为:结合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目标,现阶段主要是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将资本和人力资源向急需发展的重点领域、地区和学校集中,向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师资培养和培训等重点任务集中。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回到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期,会发现国内一些地区进行的改革探索已经显露出期望通过优化发展要素的组合方式实现“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理念,为什么诸如此类的众多探索中绝大部分处于多年难以大面积推广或始终裹足不前的窘境?究其原因,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发展缺乏相应的制度促动与保障,教育管理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实践需求。如何转变教育管理方式,作者认为“人本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专业化、自主化的教育管理就是现代教育管理”,这也是我国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理想性方向。而这种转变主要通过“优化配置教育权利”进而“提升教育行政能力”,以及“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而“建成现代学校制度”来实现。对于如何优化配置教育权利,作者的核心思路是:“在横向上,加大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统筹教育发展的权限”,“在纵向上,在推进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某些管理事务上的统筹力度”。
如何评价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
教育现代化评价是对教育现代化进程及水平的描述与评判。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其实就是将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以一种可观测的模型化方式呈现出来,它对于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选对路、走好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一书至少对于三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路:一是关于测量什么,怎么选择具体指标的问题。作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教育现代性’”,具体通过“直接测量教育形态(教育现代性的外化形式)来间接测量教育现代性”,形成包括教育现代性和教育形态的二维表格,最终把与教育现代性联系最密切的、排序靠前的教育形态找出来并转化为易测量指标,从而形成指标体系。二是关于指标体系功能和建构模式的问题。作者认为:“描述、评价、监测、预测”是指标体系的功能,“根据教育形态设计的指标体系只涉及了‘教育投入’与‘教育过程’,还需要再加入反映‘教育结果’的指标”。三是设计指标体系时,遇到不易测量的指标该如何处理的问题。作者认为,“与教育现代性关系越密切的指标越重要”,“首先要保证指标体系的效度,不能因某些指标不好测量就放弃,测量方法问题永远是第二位的”。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到达澄澈的彼岸,还有待时日。该书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自觉结合,其中呈现的丰富文献、深邃洞见对于我国教育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致力于教育现代化的学人和实践者细细品读。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