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个重要进步,但教育信息化从来不可能单兵突进,必须同步加强与硬件设置相配套的软件建设。
■刘楚汉
教育部近日公布《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推动教育均衡、维护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现在,通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资源已经实现全国教学点的全覆盖,意味该项目的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无疑令人欣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资源全覆盖了,从项目建设本身来说,可以说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这并不代表该项目万事大吉了。现代技术、数字资源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但这些资源能否切实发挥作用,承担起让边远地区儿童顺利接受教育的使命呢?不久前曾有媒体报道,某农村中学花费重资购得一批音乐器材,结果却因为没有教师会用而弃之一隅,实在让人心痛。音乐器材尚会遭遇如此尴尬,相对而言更加“高大上”的数字资源,边远地区能否有足够的教学和技术力量保证其充分发挥任用呢?显然还值得继续关注。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资源建设的到位只是硬件建设的完成,但硬件归根到底是为教学服务的,硬件建设只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学实际效果如何,并不能简单和硬件建设的规模画上等号。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个重要进步,但教育信息化从来不可能单兵突进,必须同步加强与硬件设置相配套的软件建设,才能避免出现类似农村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布满蛛丝的情况。具体来讲,至少以下几个方面不可忽视。
首先,是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没有足够掌握这些先进资源使用方法的教师,教学资源只是个摆设,起不了任何作用。同样,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也很难长久运行。其次,是对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从早期的辅助教学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逐渐需要与教学内容本身深度融合,相对应地,教师的教学内容、授课模式、课堂组织等等,也都需要作出及时调整,如果只是把黑板变成屏幕,把板书变成视频,教学效果难免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如何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完成现代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其实不只是教学点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从建设之初,就是为教育欠发达地区服务的。让欠发达地区的老师、学生使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本身就存在矛盾。置之于现实,教育欠发达地区常常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网络带宽能够支撑数字资源的使用吗,后续的电信资费能有保障吗?同样,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失非常普遍,如何保证教学点教师能够长期安于教学、乐于教学呢?某种意义上来讲,要让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真正落到实处,还不仅需要教育本身的努力。而所有这些问题,恰恰可能因为全覆盖的成功实现而被抛之脑后。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