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凝心聚力谋发展 奋勇争先创示范

[db:作者]  2015-04-08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学院召开伊宁市“两后生”及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开学典礼

    从职业技能培训到铸就伊犁职教品牌,从提升办学质量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从多层次、多功能办学格局,向国家级别重点技工学校、技师培训学院、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发展目标迈进,一路走来,伊犁技师培训学院(新疆伊犁州高级技工学校)不断探索和突破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色办学独树一帜

    伊犁技师培训学院(新疆伊犁州高级技工学校)坐落于享有“塞外江南”美称的伊犁河谷,创建于1979年9月。学院秉承“育人为本,面向市场,服务区域经济,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思想,追求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三十多年薪火相传与人文积淀,铸就伊犁职教品牌,逐步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体,集短期培训与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办学格局,实现了“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技师培训学院——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发展目标。

    学院主动适应伊犁州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结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2013年,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在“团结奋进、厚德精技”校训的指引下,根据《建设方案》重点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煤炭综合利用三个专业和数字化校园、校园文化两个特色项目,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内涵建设的不断提升,学院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伊犁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总框架下,三个重点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行“321交叉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根据学生需求、订单企业的多元性,实施“211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煤炭综合利用专业推进校企对接,实施“1221理实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上,突出校内双师指导;实习中,突出企业专家训导,各专业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教、学、做、研、鉴定”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广受用人单位认可,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

    职教特色争奇斗艳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伊犁技师培训学院(新疆伊犁州高级技工学校)不断更新理念,构建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学院各专业组建立了有合作企业技术骨干、教育教学管理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行业企业标准及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形成模块化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及工作实践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各专业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撰写了25门课程标准,建设优质核心课程18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开发9本一体化校本教材。整改整合教学资源,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均形成集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特色教材、网络资源等多位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为专业教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素材,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

    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针对学院师资队伍现状和需求,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一是发挥“名师效应”,成立了“袁德生工作室”,由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袁德生老师作为领头人,将自治区级“机电技术优秀教学团队”、“汽车维修优秀教学团队”及22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纳入其中,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研究,将其作为学院培养高素质师资培训的平台;二是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精良、基础扎实、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形成了“纵向递进,横向拓展”的双师团队。两年来,培养了院级专业带头人13名(其中企业6名),骨干教师48名(其中企业12名),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方面起到了引领和带头作用,为学校内涵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是建立“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机制。两年间,派出专业教师赴区内外高职院校参加技能培训156人次,采用长、短两条线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168人次,“双师型”比例从80%提高到85%;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技术骨干和社会能工巧匠48名作为兼职教师,现有高级技师15人、技师54人、高级工56人。两年来,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得62个奖项、11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赛课奖、30篇论文获德育科研成果奖、80篇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经过不懈努力,一支与行业需求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拓展校企合作新模式

    特色,是一个学校得以发展的生命力。近年来,伊犁技师培训学院(新疆伊犁州高级技工学校)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拓展和建设力度,全方位校企合作迈向纵深,不断丰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内涵,为学生创造出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校内实训基地由41个增加至46个,满足了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需要;与10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学院现为“上海化工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组建了“伊犁职业(技工)教育集团”和“校企合作理事会”,三个重点专业均建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在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的指导和统筹下,实施订单式培养及企业“冠名班”专业教学,现已组建企业冠名班10个。按照“把企业办到学校来、把学校办到企业去”的思想,采用校企厂(学校在企业办厂)和企校厂(已有5家企业在学校办分厂)相结合的模式,做到校中有厂、厂中有校,学院与企业资源共享,学生获得生产一线真正的技术,企业获得人才,实现学院与企业紧密对接,学生与岗位紧密对接,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区域的引领作用得到体现。

    通过服务社会,贡献区域经济发展,学院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残疾人培训基地”,自治区政府部门批准的伊犁州机电一体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煤化工等特色产业公共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同时,伊犁州劳动就业培训、州旅游培训、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技能培训等10个培训基地都设在学院。学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培训领域,开拓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规模。每年培训和技能鉴定人数分别在8000人次以上,两年来,开展各级各类培训29140人,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由35个增至90个,鉴定人数达16037人。学院已成为伊犁河谷职业技能培训主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伊犁州职教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示范、辐射和骨干带动作用。

    特色校园文化显缤纷

    伊犁技师培训学院(新疆伊犁州高级技工学校)不断调整教育布局,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扩大优势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功能,鼓励创立特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校企互融”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化。

    学院树立品牌意识,建立诚信体系,将核心价值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群众文化建设贯穿于学院管理各个环节。校内,“奋勇争先 和谐乐群”,学生们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高度的责任心、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校外,从生产第一线到高级管理岗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的“五特”品质,是社会和企业对毕业生的高度评价。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开创社团文化活动,成立心理健康、街舞、书法等10个学生社团,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强化。通过开展师生技能大赛、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构筑起团结拼搏、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注重以德育人,突出办学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出德技双馨的技能型人才。

    学院抢抓发展机遇,坚持科学管理,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势头令人鼓舞,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新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学校,在2014年自治区技师培训学院复查验收中,被评为“优秀技师学院”。

    宏图伟业催人进,风好正是扬帆时。在两年的国家示范校建设中,伊犁技师培训学院(新疆伊犁州高级技工学校)注重内涵建设,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教职工团队向心力、凝聚力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提升到新的水平。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学院将以更实的举措、更足的干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激情谱写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新篇章,带动区域中职学校共同改革发展,在中国现代职教的广阔天地之间一起腾飞。

    (陆汶利 晏海霞)



/jiaoyu/zatan/2020-04-05/4027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