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凤霞
当下的教学处于凸显个性、百花齐放的时代,一校一理念、一师一特色成了很多区域、很多学校的追求。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它促进了教师思考力的提高、阅读力的提升、研究力的发展。当然,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创造出的课堂教学形态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不同的教学形态应该遵循同样的教学原则,所以我们不能不思考,在打造教学新形态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什么?我想,最核心的关注应该是教育的“元”点问题。
为什么是“元”点,而不是“原点”呢?两者都有开始、最初的意思,但是“原”有“本来”的意思,“元”有“基本”的意思。“本来”常被用来形容事物先天本有的、唯一的、不变的自然存在状态,但“基本”却有“根本、主要的”的意思。在我看来,“元”字离课堂教学的距离更近。
首先,“元”是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理解为“起点”。关注教学“元”点的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这里的起点不仅仅指学生的年段特点,更是指一节课即将开始前学生学习的起点。了解学生一节课学习的起点并在起点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才可能把“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常常被教师忽略的问题,很多语文教师上课的第一个环节不叫检测,叫检查。所谓的检测适用于质量评定,检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而查看,两个词语大意相近,但是检测的程度略深,因为它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要通过问题指向质量评定。以检测的形式呈现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仅能关注到所有学生,让教学更趋于学生学习实际,对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以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担待,从而不会忽略任何一个问题,不会错过任何一处精彩,而且有利于教师通过对预习质量的评定及时调整相关的指导策略。
其次,“元”是一种根本。每一门学科都有构成本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单位,对语文学科而言,基础知识方面最小的单位应该是字词;从基础能力方面来说,语文有朗诵、说话、写字等能力,数学有运算、空间想象、逻辑思维等能力。课堂是一种活动,活动是动作的总和,构成课堂最基本的单位应该是动作——听、说、读、写、书、思这六种动作,构成六种能力,既是教者必备,又是学者必备。所以,我们不能不承认,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表演”和“模仿”的过程——如何听、如何说、如何读、如何写、如何书、如何思,教师的表演和学生的模仿贯穿于整个教与学过程之中。课堂应该是有原型的,而教师的表演和学生的模仿就是教学的原型。所以,在课堂教学新形态的构造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自己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再其次,“元”是一种魂魄。教学的“魂魄”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当下的中小学生最缺少的就是独立和自信,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容易产生崇拜意识:崇拜同学,人云亦云;崇拜教师,揣摩教师心理,推测教师需要的答案;崇拜学习参考书,回答问题不是想着要思考,而是想着要念现成的答案。学生崇拜的是他者,怀疑的是自我,在学习活动中缺乏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由表达的能力。自觉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核心要素。而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表达的自觉需要长期的训练与培养。那么,怎样的教学形态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这种自觉呢?我想,应该是给予学生大空间、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选择的教学形态。
最后,“元”是一种超越。这是元教育学给予我们的思考。元教育学就是超出教育内部范畴的研究,是跳出教育、跳出学科来进行的研究。“元”的西文为“meta”,意即“……之后”、“超越”。它与学科名相连所构成的名词,意味着一种更高级的逻辑形式。这种新的、更高一级的逻辑形式,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原来学科的性质、结构以及其他种种表现,使教师对学科、对教学的思考不再停留在零散的层次上,而是通过系统的反思和反省,激活自我意识。反思和重建可以说是教师成长的必要路径,反思与重建的能力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打造新的教学形态要关注到教师学科思维、教学思考的系统性,促使教师在一次次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整体审视所教学科,形成对学科本身的大认知,从思想和技术方面完成对当下教学形态的超越。
从教学“元”点出发构建的课堂新形态,应该关注学生基础和学习效果,立足于学生人格养成,不片面强调学生的学而抛弃教师的“教”,它有利于促进教师从学科整体性的角度实施教学。这样的课堂,无论形态如何,都一样质朴而有效,能最大限度地达成师与生的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南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