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互联网  2016-10-14 00:00:00  互联网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何为“同课异构”,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1.问题式同课异构

是以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活动主题,要求教师通过同课异构探讨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最有效的途径。

在同课异构的各种形式中,问题式同课异构产生最早,运用也最普遍,其他形式都是它的变式。

同课异构的基本流程,一般包含以下环节:定题、设计、说课、上课(听课)、研讨、反思。

2.课例式同课异构

它不要求以特定问题为活动主题,而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以某个教学内容为主题,把整个教学过程当作研究的课例,要求教师通过不同课例的研讨来探求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形式结合日常教学举行,每周定期开展,备课组成员人人参与,有利于学校打造一种依托常规教学稳定开展的校本教研平台,有利于将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嫁接,促进校本教研制度进一步完善。课例式同课异构的活动模式与问题式同课异构大体相同,但在具体内容上又有差异,如两者都要确定主题,但其主题一为“问题”,一为“框题”,内容大相径庭。

3.帮扶式同课异构

校本教研既需要“个人反思”,又需要“同伴互助”,还需要“专业引领”。针对这一需要,人们又探索出适应“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活动的帮扶式同课异构。

例如:“老教师带新教师、跟岗培训、组内手拉手帮扶等形式”。

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师徒帮扶式同课异构,这种形式只在师徒间进行,双方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注重一对一、手把手的点拨与扶助,“扶”的特征更为明显。另一种为同伴帮扶式同课异构,即教师自选对象,自愿组合,结为伙伴,相互听课评课。

对人数较多的备课组来说,这种同伴帮扶式同课异构也适宜于对教师分组开展活动。

4.展示式同课异构

展示式同课异构是公开课、示范课的一种变式,是将同课异构与公开课、示范课嫁接,揉为一体。

它既包含公开课、示范课的元素,又体现出同课异构的特征。

5.客串式同课异构

即请本学科其他年级的教师到本组上课,临时串个门,与本组教师同台竞技,一起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由于其邀请的不一定是名师骨干,其主要目的也不是让其来展示,而是为本组开展活动增添新面孔,让教师产生新鲜感与兴奋感,因而它与展示式同课异构又有所不同。例如:送教下乡,送教支边等活动。

特点:

(1)客串式同课异构使参与活动的成员范围扩大,有利于打破消沉与寂漠,给活动带来生机活力;有利于教师获得刺激,产生兴奋,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

(2)客串式同课异构扩大了教师学习的对象和交流的范围,有利于促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促使教师换种视角解读教材,打开思路,获得启示。

(3)这种方式还适合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让支教者与当地教师同台竞技。

6.递进式同课异构

递进式同课异构也称多人多轮同课异构,实质上是通常所说的“磨课”。

参与活动的教师先进行第一轮的说课、上课和评课,在总结自己体会,学习他人经验和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修改,甚至重构设计,然后在平行班进行第二轮的说课、听课和评课。

如此反复,形成多个轮次的连环递进,使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方式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

特点:

(1)同一内容在同一教师所教的不同班级经过“课例――研讨――再课例――再研讨”的多轮次持续改进,在横向经过对不同教师不同方法的反复比较,形成一种多轮次比较和螺旋式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

(2)这种一课多教有利于教师即时反馈,即时迁移,将自己的感悟与他人的经验融入下一轮次的教学之中,使自己的缺陷及时弥补。另一方面,多轮次比较也有利于教师更深刻地认识他人的长处,发现深层次问题,更好完善自己。

(3)递进式同课异构有利于培养教师的精品意识,通过对同一内容的持续改进和多轮次比较,将课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

(4)这种活动也有利于教师在反复修改和持续跟进的研讨中,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充分展现自身优势,张扬自己的风格特点。而共同的执教经历和体验,也有利于教师在多轮次的探讨中深入交流,相互学习,全方位合作,使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jiaoyu/zatan/2016-10-14/454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