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父母培养好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胜过给孩子报辅导班丨爸妈必看

互联网  2017-11-10 00:00:00  互联网


  一

  下午吃完饭在路上散步时,看到一友人肩上背着孩子的书包,手里拉着孩子火急火燎迎面而来。看她如此急切,我关心地问:“孩子放学怎么这么迟?”谁知她一脸苦相,“我这是吃完饭送他去上数学辅导班,这紧赶慢赶,今天出门又有点迟了。”

 
  我惊愕,她的孩子看起来也就是八九岁的模样,应该是上二三年级,这么大的孩子难道也需要上基础课的辅导班吗?如果是上艺术类或深奥学科的辅导班,我能理解,必定全才的家长不多;如果家长文化水平低,我也能理解。

  可孩子学的只是二三年级的基础知识,友人又是本科学历,她的知识教自家的孩子应该是绰绰有余。这让我有点想不通。

  我把我的疑问随口说给了她,谁知她大倒苦水:

  “我这也是不得已,他在家里做作业托托拉拉,说他千百遍也不听。他每晚做作业我都要坐在身边陪他,他啥时做完,我啥时才能休息。最主要的是,他什么问题都来问我,自己根本不思考。你说这样的孩子我能有什么方法,只有给他报一辅导班,让老师去教他。”

  

  我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也曾有过这种现像,但我没有像她这般解决。

  因为,我感觉给孩子报辅导班只是把家长面对的问题又转抛给了辅导老师,让辅导老师继续陪孩子做作业,用表象上的成功掩盖了问题的真像。


  二

  其实,友人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对于做作业还是处于等、靠、要的思想。

  孩子从小被家里人宠爱,什么事都替他做,事事不用自己动手、动脑。这样的孩子上学后,突然面对需要独自完成的作业时,心里就没有了底,还是会寄希望于父母。

  我女儿小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着她转,什么事都是她指指手指头,我们跑的团团转。这样导致孩子的依赖思想特别严重,事事都想让我们代她完成。

  上了小学后,爷爷奶奶去了乡下,她爸爸的工作调到外地,于是孩子的教育全靠在了我一人身上。我每天一个肩挑着我的包,一个肩挑着孩子的书包,手里牵着孩子,急急忙忙往返于学校和家里,那段日子过的忙忙碌碌,只恨自己分身无术。

  就算我如此忙乱,可孩子的作业还是在等我帮她来完成。

  孩子做作业我做饭,可等我一顿饭做好,孩子的作业本上只是抄着题目,没有答案。

  问她为什么没有答案,她回答不会做。我让她思考,她摇摇头,表示自己思考不出来了。

  我生气说,“思考不出来那就不做了。”可孩子一听立马就哭,“不交作业会挨老师批评。”孩子哭的嘤嘤咽咽的,饭也不吃,看起来着实可怜。

  我叹口气,安慰她,“先跟妈妈吃饭吧,吃完我再教你做。”这样孩子才高兴。

  吃完饭后,我坐书桌旁教孩子做作业,可孩子却停止大脑运转,什么问题都等我来解决。怕孩子托的太晚休息不好,于是,我只有拿笔来验算,然后让孩子抄到作业本上。

  孩子在我的这种教育下,自然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开家长会时,老师约我谈话,她说:“这孩子平时学习看起来还好,但一考试就不行了。”我怯怯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老师惊讶地说:“你这是害孩子啊!你现在可以帮孩子完成作业,那高考时你也替孩子去吗?”

  老师的话惊醒了我,这种爱子如害子,我这样做是把孩子的前途一步步葬送。


  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实现。

  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的学习自觉性通过父母的培养也一定能实现。

  孩子放学回家,说老师让他们做一个手工,比如学习了“茄子”这个字,老师让孩子用折纸剪个茄子的样子。

  孩子一个劲地说她不会,我知道,她又要依赖我,于是,我也坚持说自己不会。孩子一听妈妈也不会,她直接急哭了。

  我说你哭也没有用的,你只有自己想办法做,妈妈在边上帮你想才行。

  孩子起初只是哭,不动手,而我也装着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她看不到希望后,无奈地拿出纸、笔、剪刀来。

  看她开始做,我就到旁边关注她。她画不好茄子的模样,我跟她一起想办法,最后她把折纸盖在书上的茄子图形上画。她画好后剪不好,我鼓励她继续画,再继续剪。

  因为一遍遍又画又剪,女儿的嘴巴撅的老高,可我也强忍着不插手。这样几次后,女儿的手工做业不再依赖于我,而且自己越做越熟练。

  看来这个方法很有效后,我又如法炮制般应用在孩子的功课上。作文不会写,她哭丧着脸来问我,我说妈妈可以指点你,但妈妈自己也不太会写。几次试探无果后,她也就会自己动笔,而我等她写完后,给她提点自己的意见,让她参考修改。

  以此为例,语文数学我全是这种方法,孩子由起初的严重依赖慢慢变成了自主完成,进而在功课上有了上进心,开始主动思考。而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在前进。

  在孩子的一系列变化中,我有了五点心得体会。


  一、父母一定要舍的孩子吃苦

  如果孩子不想自己完成作业,一哭一闹你就心软,那孩子永远学不会自觉。

  他要哭你就让他哭,他要闹你就让他闹,他再哭再闹,心里也是记挂作业的,因为第二天老师首先会问他的罪。所以说,他比你还着急于作业的完成问题。

  二、父母要有耐心陪孩子解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连续保持注意力为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也就是说,孩子对一件事的连续注意力最多不超过30分钟。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时间短,所以他做作业自然会虎头蛇尾,错误满篇。但是,孩子注意力不长,没有耐心,相反父母一定要十分有耐心。

  等孩子为了完成任务,把错误满篇的作业拿来让你签字时,你一定要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然后用笔画出错误之处,再让他去仔细改,如若不改,父母的大名就不签。

  等他改过两三次后,你再给他讲解错题,这时你不用怀疑他的大脑没有开动,因为经过你几次逼上梁山,相信那些题他已熟知在胸。你一步一步地讲解给他听,说出他做错的原因,这样孩子就会记住。

  三、不要轻易给孩子报基础课程辅导班

  不是说辅导班不好,确实有些孩子进了辅导班后成绩有长进,可这只是针对于本身学习好、学习自觉性强的孩子,如果你把一个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孩子放在辅导班里,我相信大多数父母会心疼花的钱与自己想像的效果不一样。

  让孩子轻易进辅导班,你只是提醒孩子有另外一位老师帮你来完成作业。你想一下,家里只有一个学习不自觉的孩子你都感觉自己应付不来,就算老师再有专业知识,再懂儿童心理学,可他也需要面对几十个孩子,他不可能盯着你家孩子不放,来培养他的学习自觉性。所以说,让孩子进辅导班对改变孩子在学习上的依赖思想没有多大作用。


  四、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

  哈佛大学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家长要认识到位。

  吃饭时,让孩子自己拿筷子和碗,让他自己夹爱吃的菜,饭后有时间让他帮助家长扫扫地抹抹桌子。让孩子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让他不要凡事都要靠别人。如果生活中的好习惯养成,潜意识中他也会应用在学习上。

  五、父母给孩子多做榜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十分深刻地揭示了父母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人生态度、做人做事的品格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作为孩子的父母每天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你把这些事情推诿、拖沓以及应付,那么你的孩子也就会像你一样,所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父母首先应该是孩子的表率——做事要有自觉性,这样才能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转载自公众号: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体会阅读,学会看见,为了妈妈,为了孩子,温暖陪伴,一起成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jiaoyu/zatan/2017-11-10/542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