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源班里的一名家委,我经常有机会和老师们交流。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师和我说,她观察过在教过的一千多个孩子中:
那些习惯好的孩子,在刚入学的时候,就算是底子差一点,只要孩子的习惯好。慢慢的到了3年级,孩子的成绩就会赶上去,和那些是否提前学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差别;
那些习惯差的孩子,就算是在学前提前学了一点东西,在积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渐渐的也会掉队。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培养孩子,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个孩子,从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差别并不大。而正是因为“习”的不同,才会造就不同的孩子。
所以 ,培养孩子的习惯,就等于是给孩子打地基,地基打牢了,学啥都可以。
1、尊重和信任老师的习惯
我家源班有个女孩子,她上个学期成绩还是倒数,到了下个学期双科一百分。她的妈妈在开家长会做经验介绍时,说了这样一句话(陪娃学习的高手,深藏民间啊):“信其师,信其道。”
因为她家孩子信任老师,就会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执行每一个学习上的动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成绩就赶超了很多人,从学渣摇身变成学霸。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在学校的时候,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让孩子提交熟悉课文,对于有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就会主动去倾听老师的讲解,而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也起到了巩固加强的作用。
3、专心上课的习惯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是学习效率的最重要体现。
如果孩子一天在学校六七个小时,上课不专心,下课去补习班,孩子累不说,还浪费了大好的课堂时间,事倍功半。
4、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很多孩子天生就是观察家,当孩子多问,就表示孩子学会了思考。这个时候,孩子智慧的天窗打开了。家长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而不是骂孩子,哪有这么多的问题啊,打击孩子的求知的积极性。
5、积极举手的习惯
孩子们在课堂上,养成积极举手的习惯之后,他们就会认真听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于是否举手,回答是否正确,有助于老师评估孩子的学习吸收情况。
(源在数学课上,有时会开小差,我问数学老师,她告诉我,叫孩子多举手。一是防止走神,二是检查课堂效率。我跟源说过后,果然源改变了很多。)
6、善于提问的习惯
对于自己不掌握的知识,要积极、主动的向同学、老师、家长提问,这样很快就能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迅速解决和掌握。
7、学习交流的习惯
《礼记.学记》上有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一个人学习是很无聊的。如果能够经常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作业怎么写,多向优秀的同学,吸取别人的优点,自己才能够看到差距,快速进步。
8、独立作业的习惯
独立做作业,就是为了划清边界。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谁都代替不了。
富可敌国的赌王何鸿燊,就曾经跟他的学霸儿子何猷君说:“孩子,我可以给你所有的财富,但是唯有学问是你自己的。你只有自己学,自己问,自己有收获才是你的智慧。”
9、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孩子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一个孩子会不会审题,意味着他是否仔细认真阅读题目、题干,是否准确理解了题意,是否排除了干扰项,是否具备了推理能力,是否具备了综合运用知识题的能力。
10、复习归纳的习惯
每天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跟着老师节奏做好单元练习。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及时复习归纳和疏理,查缺补漏。
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老师作业讲评,都要做好错题订正。每一个单元小结,把自己的错题,都抄到错题本上,再做一遍。
总结一下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是知识不掌握,还是粗心大意,还是审题不明?避免下次再出现重复的错误。
12、慢慢进步的习惯
如果孩子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经过努力,通过平时认真学习、认真思考、总结归纳出不足,巩固自己能够学好的知识,那么 ,孩子就一定会慢慢地取得进步。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学上讲的“成长性思维”,只要孩子具备了这种成长性思维,不管在什么时候孩子开始努力、专注的学习,孩子一定会取得进步。这种进步,又给了孩子正向的反馈,孩子自然就会越学越好。
所以啊,孩子的学习哪有什么焦虑的事情啊。慢慢培养习惯就好了。
朋友们,您觉得培养孩子的这些习惯,是不是很重要呢?在培养孩子这些习惯过程中,您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有什么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您留言,咱们一起探讨。如果觉得有用,希望您点个好看,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