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谈文章曲折生姿的妙法:顺逆法

互联网  2018-12-01 00:00:00  互联网

                                                               顺逆相间  波澜起伏
                                    ——谈文章曲折生姿的妙法:顺逆法     作者:海珠儿

        顺逆法,是一种通过对顺势与逆势的巧妙安排,造成成文章波澜迭起、起伏变化、曲折生姿的写法。顺势,即顺着事物某种发展趋势来写;逆势,即写与顺势相反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发展演变,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许多反复,许多曲折,许多起伏的。这反映在文章中,也必然不是平铺直叙的。“文似看山不喜平”。一位老作家说:“海,远看是平的,近看就不平。海浪可以给人一种生命激动的感觉。浪有高有低,当浪头从高处跌下来的时候,就会使人感到一种惊恐,接着又要看它继续发生的变化。不会写文章的人,就应当到悬崖的海边去看看,看看自己的文章里有没有这种波浪、悬崖,有没有这种奔腾澎湃、冲激和激情?”可见,文章应当写得离合变化,曲折生姿。那么,我们就应当精心构思,巧妙安排,表现出情节的顺势逆势,并使之错落相间,相辅相成。这样就不仅可以有力地推动情节的发展,逐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也可以把文章写得层波叠浪,峰起岭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比如写“侯车”,搭车的趋势是顺势,阻碍搭车的趋势是逆势。如果有人一来到侯车地点就上车,一切顺利,这都是写顺势。没有逆势,文章也就没有波澜。如果人来到侯车地点(顺势),却没有车,使人大失所望,这就是写逆势;正失望时发现一辆车从远处迎面开来,上车似乎有希望了,这又是写顺势,但当车开到时却没有停,又令人失望了,这是写第二个逆势;过了一会儿,又发现一辆车开了过来,车驶近时停了下来,这当然又使人感到上车有望了,这是第三次写顺势,可那司机却伸出头说,对不起,客满不能上人了。这是第三次写逆势了。没办法,只好等到下一趟车了。(顺势)这种把顺势与逆势交错安排的方法就是顺逆法。
   美国一家杂志社曾以3000美元的悬奖征求文字最简、情节最曲折的故事,不少人绞尽脑汁应征,结果,一篇题为《猎狮》的文章获得首奖。
   这篇小小说构思奇巧,引人入神。巧在哪里?巧就巧在作者将顺势与逆势交错在一起思考。这篇小说在短短的一百多字中掀起了三个波澜:巴布告别妻子,带着妻弟前往非洲打猎(顺势),可传回一个不幸的消息——巴布身亡;(逆势,第一个波澜)伊莉薇娜要求把丈夫的尸体运回,(顺势)可三个星期后,运回一个意想不到的东西——“狮尸”;(逆势,第二个波澜)伊莉薇娜再索夫尸,(顺势)可又得到弟弟佛莱特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电——“巴布在狮腹内”。(逆势,一个更大的波澜)作者就是这样把顺势与逆势错落相间地巧妙安排,使文章收到了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妙趣横生的效果。
        这种构思方法也并非只有在小说之中运用,王晓明写的《那段岁月那首歌》(见《语文月刊》2001·11)这篇散文就运用了顺逆法。先是写沉入梦乡的军营里,“我听见排长在黑暗里轻轻地哼起了一首歌”,“我”问他唱什么歌,(顺势)排长却矢口否认,(逆势)——这是第一个波澜;继而,在“我”的追问下,(顺势)排长才透露出此乃“黄色歌曲”的秘密,言外之意是唱不得的,(逆势)——又一个波澜;“我终于忍不住了”,强烈要求排长再唱一遍,(顺势)可迎来的却是排长的“一阵沉默”,(逆势)最后,排长终于被战士们的诚心诚意所感动,答应为他们唱一遍,但还是叮嘱:“千万不能告诉别人”。——一个更大的波澜。与上篇文章一样,作者同样还是一波三折,也就是这三折,足可让人窥见:扭曲的时代,爱美是何等艰难!也就是这个一波三折的排长偷唱此歌的故事,既鞭挞了岁月的荒诞,又赞美了一首好歌的魅力。对于这一啼笑皆非的史实,倘若平铺直叙,就很难收到这感人肺腑的效果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顺逆法构思中,顺势和逆势的出现,必须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不到能违背生活的逻辑,去编造荒诞不经的情节,否则,其效果会适得其反。上面所举的两篇文章,在这点上是做得很好的,选择的是生活中很少发生却又可能发生的事,新奇而真实,因而,读起来引人入胜,饶有趣味。
        另外, 顺逆法与突转法有相似之处,但更有区别。二者都有逆转出现,但顺逆法是把顺势和逆势错落相间地进行安排,使文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突转式则是先写一个又一个的顺势,最后来一个逆转。这也是小作者在写作中应当了解。

/jiaoyu/zatan/2018-12-01/647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