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漫记》乃名师于永正之作,共分四个篇章,收录94篇文章。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书中精妙绝伦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反复咀嚼,受益匪浅。
1、堵是堵不住的
在教育中,“堵”是很容易的,只需说一声“不能那样做”就行了。说到底,校规校纪,也只是起到了“堵”的作用。只堵不行,有时候堵并不起作用。教育的艺术在疏导的艺术。有经验的老师发现有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并不指名道姓发批评,而是表扬那些专心听讲的人。这时你会发现,正忙活着干别的事的学生会立刻一本正经坐起来,两眼望着你。如果这时你再给他一个信任、鼓励的眼神,他至少可以安静几分钟。
不断地批评只能让学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行走,而善于表扬才能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地奔跑!
2、学会自制
赞可夫说得对:“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
给自己几秒时间就是给教育几分艺术!
3、用信传达
一名老师为了教育一位聪颖却又不爱学习的学生,经常经家长写信。信,大都当着学生的面写,即使学生不在跟前,也不封口。家长写的回信同样由孩子传递。
“信”让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信赖!其实作业本更是教师、学生、家长互相沟通的最佳交流的载体之一。
4、换种方法就能行
不久前,凤鸣的一位当老师的亲戚见了我,我把凤鸣不爱读书的事告诉了他。他说:“这事包在我身上。你知道我是怎么让学生爱读书的吗?我专借故事情节紧张曲折的书给他们看,久而久之,就会着迷。”
想法很重要,方法最关键!
5、敢于“露一手”
教书30多年了,我从不忘“露一手”,绝不放过在学生面前“露一手”的机会,尤其是刚接一个新班的时候。
自然,自己必须有一手。有几手更好。
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
威信也可以从“露一手”中来
6、一句话可能就会改变一生
上中学时,于老师的语文老师在他的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两句:“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从此,于老师走上了写作之路,并且越写越多,越写越好。
表扬为应付,只成空喜走原地;激励讲艺术,变为动力奔前程!
7、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
教育心理学上讲,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但,现在的问题是,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过分的程度,多数人的大拇指竖得还太少。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打骂而成的!
8、包庇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于老师在办公室让一个学生承认自己偷同学的钱。
然后,早读上,于老师对全班学生说:“昨天,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拾到两元钱交给了校长,不知这两元钱是不是小英的?”
于老师编织的“美丽的谎言”中暗含的爱护感动了偷钱的孩子。从此,再也没有发现他犯有类似的错误。
为犯错误的学生创造承认错误的机会和勇气,并通过老师自己的言行来保护他,使学生在被保护的爱中改过。
9、表扬要看得见摸得着
一天,我在学生作文本里,夹了这样一张纸条:“我真为你的进步而高兴!”
我不口头说,因为“口说无凭”;我不口头说,因为说留不下痕迹;我不口头说,因为说没有写下来有品头。说不定,这张纸条他能保存好几天呢。至于纸条上写的话,肯定会在他心里保存得更久更久。
10、多从“我”的角度批评
把斥责性的“理解力差”、“马虎粗心”一类的话变为启迪性的、期待性的语言,这是一种艺术的批评。
坚持“我”的说法更适用于批评学生。例如说“我感到伤心了”而不是说“你怎么这么顽固”,这样可以避免相互指责。在这样做的时候,尽量说具体一些,如“你忘了洗衣服,我好失望!”而不是说“你怎么又忘了!”
不讲艺术的批评是残害!
11、摸着石头好过河
指导学生朗读的课文,首先自己得读好;指导学生用词造句,首先自己得造好;指导学生要说的话,首先自己得说好;指导学生写的作文,首先自己得写好……否则,无论多么想教好,多么严格顶真,也严不到点子上,出不了好成绩。
教师在课前“身先士卒”,课中才能“胸有成竹”;同时,亲身下海捕鱼,方能“授之以渔”。
12、其实只需要做好“一点点”
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一次巧妙的提问。
细微之处显真知。
细节决定成败。
13、让眼睛亮起来
每接一个新班,我先上“观察”课,看看哪些学生好走神,哪些学生好动,哪些学生肯讲话。我把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作为上课重点注视的对象。
不满、警告、严厉、生气、亲切、鼓励、期待等等信息都可以让眼睛快捷便当地告诉学生。
眼睛能当嘴巴使,恰是无声胜有声!
13、一个简单的坐的学问
批评学生,最好让学生坐在侧面,这样会减少对立情绪,减少畏惧感,使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易于接受批评。
学生喜欢才是最佳的教育!
14、增大学生的期望值
马卡连柯:“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剂是未来的快乐。”
有人反对把搞活动的事提前告诉学生,认为学生知道了上课会不安心听讲,其实不然。
课前注入“兴奋剂”让课堂调控事半功倍。
15、在乎我们该在乎的
其实,课堂上,我的精力多数是放在那些学生懒惰、拖拉以及有困难的人的身上的。
这也应该是老师教育的聚焦点,试想,优秀学生有几个还需要你去“教”!
16、开扇窗留退路
如果你带领一帮人对一个人说:“喂,赶快扒掉你的房子!”那他势必不肯,当这个人乞求你不要扒掉时,你说:“好吧,不扒也可以,但必须在墙上开一扇窗户。”他准会满口答应。
“开扇窗”,退一步,化僵局,显成效。
17、谈话就好
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种说教往往是失败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8、还原教育的本质
于老师课堂的一细节——我说:“由于你太紧张了,丢了一个“破”字。再来一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好也不好紧,因为还有第五遍。”
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场所,而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舞台。
切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19、渐入佳境才是最好
教学中,一开始不能请伶牙俐齿的学生回答问题,不能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课文。
此举是给“学困生”一个展示的机会,给“学优生”一次等待的思考。
20、享受过程,结果又如何
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展示一个过程,而不是展示一个结果。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倘若注重过程,何愁没结果;但是一味追求结果,过程真令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