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法治教育专册的主要内容
一、找准定位
内容虽有难度,学习已有基础;合格公民所需,参与社会必要。
1. 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关系”的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2. 学生已学习六年级上册小学法治教育专册、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5 课,有印象有基础。
3. 随着学生生活领域的扩展、生活经验的增长、行为能力增强,他们不仅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还要作为公民,在国家生活中面对和处理与国家的关系。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宪法调整的主要社会关系。
二、缕清思路
明线清晰,易设计教学环节;暗线明确,易落实教学目标。
明线(作为结构的显性思路):单元—课—框—目。
暗线(落实理念的暗线思路):宪法精神—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治精神。
三、细化内容
发现内容建构的逻辑关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
1. 单元总览,整体了解。
2. 分课解读,全面理解。
3. 难点内容,重点解析。
四、明确特点
巧用特点,有效设计;依据特点,注重落实。
编者力图呈现的特点
1. 结合案例分析,以讲法律规范为主,重视宪法文本的价值。
2. 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与实践能力提升。
3. 突出法治教育主题,适当渗透道德教育。
4. 追求内容科学、逻辑严谨与表述生动的统一。
5. 设计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凸显思维张力。
教材学习中感受的特点
1. 结构清晰有层次:
1)建构教材结构层次,如思想认识与行为落实;知与行;含义内涵与意义价值等,清楚,易于理解;
2)利用清晰的内容层次,可以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
2.内容严谨有难度:
1)法律术语多;
2)概念易混淆;
3)观点内涵深;
4)活动操作难。
3. 法律文本正文化
4. 探究问题张力大
5. 法律道德相融合
启示
清楚定位八下内容,才能在观点的教学程度把握和案例的选择与分析上有基础。
整体理解教材思路,才能在每课、每框、每目的教学中,坚持宪法精神追求、法治意识培养、法治行为引导,把看似虚的目标的真落实。
细化内容的分析,重在读懂教材,从导语、正文、活动、案例、问题等都要学习。
知晓特点,意在利用特点,更有效地在教学中落实。
3
落实:教材学习与使用的建议
一、有效把握教学内容
培训资源很丰富,概念观点有难度,教材内容似重复。
建议:
1. 统筹各类素材,不畏难。
2. 厘清相关概念,把握度。
3. 对待重复内容,要理性。
二、重视法治实践活动
1. 法治教育途径:
1)学科教学:正式、 系统。
2)专题教育:针对性、感兴趣。
3)实践活动:操作、体验。
2. 法治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功能不同,增加学生体验。
3. 法治实践活动,课内外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参与。
建议:
1. 思想重视。
2. 创造条件。
3. 充分利用。
三、栏目的研究与转换
探究与分享:加强研究
1. 活动设问:谈看法、说理由、做选择等类似的一个总问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水平,做出梯度设问,引导学生逐级思考。
2. 观点争锋:争锋如何触动学生的真实困惑?观点争锋的学习过程,不仅对观点的生成有帮助,也要在分析问题的方法上有提升。
落实“探究与分享” 的策略
1. 情景演示:参与互动,激发兴趣。
2. 嫁接处理:可信,权威,震慑。
3. 深挖细化:全面准确理解教材,科学有效落实教材。
4. 显化冲突:针对现实困惑,制造理解冲突。
方法与技能:学会转化
1. 有行为引导、理解多层级的内容。
2. 尝试用“方法与技能”的形式。
建议:
1. 为课所用: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从教学实效的角度、从学生获得的角度去研究教材栏目的转换。
2. 因地制宜:依据教材正文观点,统筹各栏目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当地的教学资源与实际条件出发,去研究教材栏目的改造。
四、典型资源的建设
1. 对有教学经验的内容,教学中要有对比研究的意识。
2. 对有认知基础的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观点,案例、活动等,在唤起回忆中激发兴趣。
3. 新教学内容,要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做好积累;要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做好分析,不断形成典型资源。
建议:
1. 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和收集;做资源的贡献者。
2. 运用:做资源的研究者,为教与学服务;做资源的共享者。
启示
加强学习,准确理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不畏难;
加强研究,积极实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法的兴趣;
加强积累,注重分析,才能为教学注入活力。
专家介绍
金利,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德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持北京市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参与多套人教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和教辅图书的编写工作,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培训团优秀培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