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措施

互联网  2016-03-28 00:00:00  互联网

 

一、学校发展的战略构思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创新,加速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打造与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坚持走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积极实施“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特色办校”的治校方略,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一目标,积极实践“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教师崇德乐育,学生敬教乐学,师生教学相长,校园文化气息浓郁,和谐共融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打造 “阳光校园”,塑造“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少年”,努力把我校办成与克拉玛依精品教育相匹配的、在全市有一定影响的完全中学。通过三年努力,以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为主要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建市级德育达标校,创建市级规范化学校,争创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释义】:

“阳光校园”是指校园环境整洁亮丽,充满爱的激励;学习风气积极向上,涌动生命的活力;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分享成功的乐趣;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促进共同的发展。

“阳光教师”是指教师具有完全人格和开放的心态,通过反思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自觉追求教育教学的创新;能以爱心拥抱学生,以真情服务学生,以榜样激励学生,以人格熏陶学生。

“阳光少年”是指学生好学上进、充满自信、乐观开朗、富有爱心,有一定交往能力和责任心,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业基础。

阳光少年是校园的主体,培养阳光少年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目标,而阳光教师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主导力量,在培养阳光少年的过程中促使自己逐步阳光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阳光下成长,温暖着别人也幸福着自己;阳光少年和阳光教师共同构成阳光校园,而阳光校园则是阳光少年和阳光教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土壤,三位一体,相互统整,共同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是我校的校风,也是教育的本质和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树立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创造有利于教师职业、专业、事业发展的环境,引导教师培育爱业、乐业、勤业、精业、创业的职业品格和职业境界。树立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教育观、教学观、人生观和评价观,从道德培养、知识学养、人文素养、科学涵养、艺术修养等方面成就学生。把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二是立德树人原则。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校风校纪、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提高德育效能,积淀文化底蕴。坚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孝亲尊师”的育人特色。通过多种形式,创新德育手段、开展德育科研、改进评价体系,以学校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为载体,创建温馨教室、和谐校园、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以达到教育人、熏陶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使立德树人的办学特色根植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三是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运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聚精会神抓常规管理,抓课堂教学,抓教学科研,抓校本开发,抓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计等创新,提升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

四是内涵发展原则。随着学校外部条件逐步完善,学校发展的注意力应逐渐转向学校内部,利用学校内部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和形成学校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制,使学校内部迸发出勃勃生机,形成学校特色,这是当今现代化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是民主管理原则。构建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教职工参与管理,监督学校事务的权利,正确处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民主的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让教职工乐意参与,决策认同,行动一致。

(四)学校发展理念

办学理念: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办学特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孝亲尊师教育,大兴“明德至善、育人至上”亮点。

治校方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特色办校。

校    训:厚德笃学、知行合一。

校    风: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教    风:务实与创新并重、自主与和谐共存。

学    风:慈孝守信、勤思善学、合作探究。

二、学校管理工作目标及措施

【学校管理工作总目标】:

全面实施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快速提升办学质量、办学声誉”为目标,以人为本,实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遵循“管理高效”的办学指导思想,在科学决策的民主性、合理性、公正性、公开性、管理网络的现代化、激励机制的实效性上上一个新的台阶;完善学校各机构管理功能,建立有序的、和谐的、民主的学校制度;以人为本,提倡“法治”,注重“德治”,讲究“情治”;创建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崇尚一流、和谐奋进的校园氛围,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人生期望与价值追求,不断增强教职工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使学校管理朝着内涵、可持续方向发展。

 

【学校管理工作分阶段目标】:

第一年目标:(2011年1月—2011年12月)

1、构建一支懂得管理、勤于思考、善于合作、踏实肯干、结构合理、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队伍。

2、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构建精细化和人性化有机结合的学校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在“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基础上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

3、积极探索和践行“学校兴亡、我的责任”的理念,使这一理念在师生中产生认同。

4、夯实常规管理,初步形成具有南湖特色的管理模式,让校园环境整洁亮丽,充满爱的激励;形成学习风气积极向上,涌动生命的活力;建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分享成功的乐趣;做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5、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实施民主监督机制,推行校务公开,教职工拥有民主参与权和管理权,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初步实现学校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第二年目标: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凸显教育以学生为本、管理以教师为本,教师引领学生发展,管理推动教师发展,逐步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管理制度。

2、建立规范的常规管理考核机制,初步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分层、分级管理,追求管理实效。

3、充实和培训管理层干部,初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建立中层干部管理问责制,初步形成规范、高效和具有执行力的管理模式。

4、创建市级德育示范校,积极为创办市级规范化学校做好准备。

第三年目标:2013年1月—2013年12月

1、构建目标管理、分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体系,建立以校园网为载体的管理模式,形成管理特色,凸显管理活力,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2、形成依法治校的管理常态,管理效能和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3、形成具有南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阳光校园”的氛围基本形成,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乐教的“阳光教师”,培养了一批“谦谦君子”“大家闺秀”的“阳光少年”,“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良好校风基本形成。

4、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管理、社会影响力、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收到良好社会效益。

5、创建市级规范化学校,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和市级平安单位。

【学校管理工作措施】 :

1、依据教育局的文件精神,采取校长提名的方式,逐步调整配齐结构较为合理的中层领导队伍,建立并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争创区级文明单位和区级平安单位。

2、建立年级组长、中层以上领导构成的集中学习制度,保证队伍在思想政治和管理水平提高上能有效、廉洁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3、探索分管领导及年级组长负责制,细化年级职责,发挥分管领导及年级组长对年级的教育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管理的作用。

4、在师生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等系列活动,让师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快乐的成长。

5、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保证教职工充分参与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力,实施校务公开工作机制,建立教师、学生申诉制度,依法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6、建立学校党、团、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和调动党员、团员的旗帜作用。

7、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逐步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细则》,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考评机制,使学校各项制度更具校本性与操作性。

8、全面推进分管领导及年级组长负责制,细化年级职责,拟订和签订年级目标管理责任书。

9、加强党支部、团委、工会、学生会各类组织的政治学习,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力表彰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学高为师的优秀教师。

10、探索实施部门职责问究制,从细节入手加强部门的服务、指导、监督管理意识,当好领导的参谋。

11、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和培养制度。

12、总结、反思、整合符合学校文化的校园制度文化,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得以体现,确保办学理念的传承。

13、重点考察和确定中层领导人员,为新一轮中层领导竞聘做好管理人才的支撑工作。

14、进一步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团委、学生会和学生自律委员会的管理和建设,构建学校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新模式。

15、深化教学实践反思,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学先进抓落实,彻底转变教学行为,不断打造学校名师。

三、德育工作目标及措施

德育工作总目标 】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原则,关注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关注和指导学生享受美好生活为价值取向,构建一个多元、开放、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网络和德育体系。形成一支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爱校爱生,具有人文情怀的一流的德育队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谐发展的阳光少年学生群体,做大家闺秀、做谦谦君子,营造具有南湖特色的校园文化。德育工作自主化,健全学生自主发展的机制,使学生在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学习生活的不同领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较强的自主参与能力和较高的自主参与率。完善德育科研制度,以德育科研为推手,建设一支勇于探索的班主任和德育改革者队伍,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作指导,提出学校明确的德育改革目标和实施方案。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德育工作的途径,树立“以德为立校之本,让清晰的目标引领每一个人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改革目标扎实开展德育研究,经过三年努力,形成具有南湖特色的德育管理体系和德育校本课程。

1、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把育人工作落在实处,端正教育思想,努力建设一直对本职工作积极热忱、对学生真心热爱、具有高尚品德、心理健康、做学生的表率的教师队伍。以贴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出发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为重点,大力推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广泛开展师德宣传,深入进行师德教育,提高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智博德馨的教师队伍。

2、学生建设: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抓好行为规范、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做起,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我校文化的核心“慈孝”为育人理念,力争使学生文明行为素质明显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孝文化”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沟通、学会理解、学会合作。通过“孝文化”的推广与传承,遵循“育感激之情,养儒雅之气”的德育基调,发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作用;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创建好和谐校园。培养学生成为胸怀慈孝,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文明礼敬的人,做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3、各年级的德育目标:

初一年级: 迈好中小学衔接第一步,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增进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二年级:迈好青春第一步,抓好法制教育。以弘扬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为主线,巩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加强遵纪守法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以“把握现在,做守法少年”为主题,强调明辨善恶,树立正确是非观的教育内容。

初三年级:迈好成长第一步,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以弘扬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利益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学业成绩,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做好学生毕业前的思想引导工作和学业准备工作主要以“和谐相处,做阳光少年” 为主题,继续抓好是非观的教育。

【 德育工作分阶段目标 】:

第一年目标:2010年9月—2011年8月

1、初步建立德育工作各项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常规管理有序、常态。

2、构建德育体系,建立德育处、年级组、班级为单位的德育管理网络,落实德育序列化实施方案,开设德育校本课程以德育员、班主任、党团员、值周教师为主体的,德育目标明确、责任心强、方法科学的骨干队伍。

3、紧紧围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出《南湖中学学生手册》、《南湖中学文明礼仪规范》、《南湖中学值周教师、值周班级管理制度》、《南湖中学班级常规考核细则》、《南湖中学中学生日常行为常规考核细则》等,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常规管理机制。

4、尝试探索班主任和优秀学生群体的指导、培训模式,进行班级合作模式的引入,提升班主任和优秀学生干部的班级管理水平,培养2-3名班级综合管理能力的青年班主任。

5、初步构建学校、年级、班级家庭教育指导网络,60%以上班主任均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

6、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教育水平、管理能力,尽快造就一支责任心强、管理能力佳、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有爱心、有魅力、素质高、工作得力的班主任后备队伍。

7、80%及以上的学生能自觉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勇敢坚毅、尊老爱幼、互相谦让、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8、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社团,筹备校园文化节,校园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9、成立德育工作坊,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逐步构建个案学生管理的工作机制。

10、重点项目强化训练(行为规范、礼貌教育、劳动态度、文明举止等),行为规范示范生、示范班各占总数的15%和20%。

第二年目标:2011年9月—2012年8月

1、创建市级德育示范校。

2、建立以年级为单位的德育网络,发挥年级组作用,实行分层、分级管理。

3、完善《南湖中学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优秀班主任(学生)的评价方法》等评价体系,体现其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4、培养一支教育理念新、奉献精神强、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的班主任队伍,使现任青年班主任都能成为合格班主任。

5、学生对学校文化充满认同,并践行中学生行为规范,学校环境得到良好的呵护,文明氛围浓厚,初步形成良好的校风,90%以上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举止;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行为规范示范生、示范班各占总数的20%和30%。

6、发挥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的作用,培养骨干家长3-5名。

7、加强与社区联动,建立社区对学校的评价模式,开辟两个社会实践基地。

8、社团活动形成良好的局面,学生能大胆、自主对社团发展提出设想,能制定较完善的社团活动策划。

9、德育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网络化,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健身,德育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认可。

10、德育各项制度进一步得以完善,体现实效性、科学性、人文性。

11、学生树立了遵纪守法观念,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掌握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内容和法律基本常识,做到知法守法,树立社会责任感,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为零。

12、90%以及上学生能自觉维护学校和班级的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对违纪违规行为能主动抵制。

第三年目标:2012年9月—2013年8月

1、学校德育管理有实效,有特色,建立和完善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教育模式,构建一个能覆盖全校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网络。

2、建立班主任学习、培养、交流、评价体系,初步造就一支能适应时代要求的、素质较高的班主任后备队伍,组成一支结构合理的班主任梯队,初步构建班级和谐德育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主任培训活动,提升班主任专业理论、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使我校班主任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3、80%及以上的班主任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并取得证书,开展分层次培训,形成我校家庭教育的特色,力争培养合格的家长,家长参与培训的比例达到100%,建立一支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

4、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良好的道德品质、一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谐发展的学生群体。

5、全校教职工的文化素养大幅提高,形成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德育骨干队伍。

6、加强心理课程的专业引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建立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的机制,教师能自觉在学科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南湖中学师生能以“健康的心理、平常的心态、活泼的心境”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习活动。

7、初步构建德育校本课程,完成3-5个主题教育的校本课程,能基本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有教材、有课程实施的计划。

8、社团活动、校园环境具有鲜明文化特色,至少1-2个社团在社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各年级有1-2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班级,各年级均有具有较鲜明文化特色的年级。

9、全校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培养3-5名优秀班主任,有1-2名市级优秀班主任。

【 德育工作措施 】:

(一)完善德育管理模式。

1、学校德育工作采取校长指导,德育处规划,年级部、班级具体操作的运行模式,定期召开有关德育会议和德育研讨活动,德育处出台学校德育计划,德育活动内容与框架,年级组负责年级相应的一些德育活动,班主任负责班级德育工作,举办主题班会及开展系列化德育活动,构成学校——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四级管理模式,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建立比较完整、与时俱进、科学的、有效地、具有南湖特色的德育管理制度。

2、根据德育达标校评估标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认真将常规性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正常化。加强常规管理,校园环境、班级环境达到学校相关要求,为创建市级德育示范校做好准备。开展班级轮流值周制度,并定期进行评比,抓好常规管理(升国旗、常规检查等)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强化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中学生行为道德规范》,遵守南湖中学校纪校规、文明礼仪等相关制度要求,在活动中狠抓检查和落实,活动后要及时总结、表扬,初步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3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德育制度,逐步建立南湖德育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各项德育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关注实用性和指导意义,主要加强基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按照国家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道德、政治思想的基本要求,按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建立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实效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二)注重发挥两个主渠道的作用。

1、以艺术节、科技节、传统节日、国旗下讲话、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为主渠道德育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把“孝亲尊师”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中,使课堂教育、环境熏陶、劳动锻炼、学校活动和班队活动互补,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位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家庭、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美好情感。

2、以学科渗透为辅助渠道,充分挖掘并发挥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有计划,有教案,有内容、有体现地开展学科德育渗透,使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德育中。

(三) 抓好三支德育队伍建设。

 1、强化班主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原动力。以班主任论坛为契机,举办班主任培训讲座,加强校级之间班主任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传帮带、年级领导跟班指导,个别谈话,以老带新的“一带一”结对子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以案例分析、理论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班主任培训,建立全体教师师德、学习、交流、评价体系。开展班主任论坛、班主任校本培训和青年班主任沙龙等活动,邀请兄弟学校班主任到我校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培养工作,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全校优秀学生群体(团员、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的学习、交流、指导模式。召开德育创新专题研讨会,组织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汇编班主任工作案例集,切实提升德育队伍的“软实力”。

2、重视德育科研队伍的培养,有计划、有意识培养德育科研人员,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完善3-5个主题教育校本课程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基本整理出校本课程的相关素材;建立和完善社团管理各项制度并进行讨论,每学期每个社团至少组织一次大型活动,逐步组建新社团,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全面开展,校文化节日趋成熟,形成具有较鲜明的南湖特色。

3、组织建立一支社区辅导员队伍,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实践和探究活动,确保学生校外德育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同时认真听取社区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意见,积极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认真开展五个重点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围绕“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理想,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建立年级管理制度,用高一年级的榜样作用引导新入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继续巩固常规管理的力度,继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德育网络。成立以班级任课教师为主体、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德育小组,结合市级德育示范校的评估标准建立学生行为规范、道德教育的基本教育内容和方法。

2、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学生行为规范、道德、思想教育的基本教育内容和方法。开展法制教育和讲座,用鲜活的案例开展法制教育,运用主题教育内容增加学生法律常识。

3、抓好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活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开展家校联系,开办家长学校,搭建家校沟通交流平台,大胆创新改革家长会模式,定期举行学校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培养让骨干家长组织、参与的家长学校的培训;加强与社区联系,与居委会联合进行社区对学校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学校、居委会或企事业单位建立互动关系;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水平,开展理论培训和案例分析,分层次开展家长培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常规,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解决学生及教师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讲座。

4、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创优精神。要求全校师生了解并认同学校文化,并能遵守校纪校规,做大家闺秀,做谦谦君子;开展“我的校园我做主”活动,让全校师生熟悉校园文化、感受校园文化、体验校园文化、珍惜校园文化、守望校园文化。

5、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诚信美德。加强公民意识、文明礼貌、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教育,重视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五)注重多种途径实施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1、完善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方式。

2、建立学校德育网络平台,开设德育工作坊、心灵之窗(心理教育)、家校沟通等栏目,通过校园广播传递健康艺术、人文信息。

3、加强对问题学生的个案管理,建立个案学生管理跟踪制度,对问题学生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力,开展经常性的主题班会,关注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能力,注重学生个案的观察教育分析能力,提高教师对后进生转化和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单亲孩子、贫困孩子等特殊家庭学生的成长指导,不断提高德育论文的撰写和一般的德育科研能力,家访及与家长联系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等。

4、构建一个覆盖全校并与社区德育资源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在街道、学校、社区协调领导下,建立比较完整的学校与社区互动及学校评价模式。

5、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工作,评比温馨教室,倡导建立班级特色文化、年级特色文化。

四、教师发展目标及措施

【教师发展总目标】:

坚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积极营造教师要有较强的事业意识,强烈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借助于教育局推出的“双名培养”计划,对全校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大对校内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大力培养建设各级层骨干青年教师、班主任队伍;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抓手,三年发展期间,拟培养市级名教师1—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市级骨干教师2-4名,使前两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成为独当一面的成熟教师,使部分已在教育教学上崭露头角、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乐业、敬业、勤业、精业、团结和谐的、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让学生得到发展,家长感到满意。

【教师发展分阶段目标】:

第一年目标:2010年9月—2011年8月

加强师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宣传和学习力度;逐步形成规范、有效、具有我校特色的青年教师培养的模式,使新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构建并完善我校的师德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逐步进行职业、专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我校优秀教师的出现创设良好的条件,搭建展示平台。

第二年目标:2011年9月—2012年8月

关注课堂教学,提升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在师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树立典型、加强宣传、推广经验;完善教务处、教研室、德育处的处室基本建设;教务处、教研室制定我校“骨干教师评选及考核方案”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通过这两项方案引导教师关注专业发展,并将教学竞争的重点落实到专业竞争上来,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培养,实现校级骨干教师比例达到教职工总数的35%;关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使用和整合能力,提升我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力。

第三年目标:2012年9月—2013年8月

建设学习型团队,以共同愿景凝聚教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使 广大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情感,有较成熟的教育综合能力、多种教学技能,形成一支数量较多、质量较优、水平较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逐步培养,实现校级骨干教师比例达到教职工总数的40%;在此基础上储备5%的人选参与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师评价体系;在本年度要及时总结在师资建设方面的经验与不足,草拟2013—2016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发展措施】: 

1、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分析出每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指导全校教职工、各年级组、各备课组教师进行教师三年自主发展规划的制订,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确立“加强校本研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重点发展研究课题并积极实施,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学校规范的、实效的、独具特色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3、继续派出部分教师赴兄弟名校跟班学习,通过全程跟读与返校汇报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4、请进外校或其他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学,培训教师基本技能、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等内容;校内以“教师论坛”“校本教研研讨”等形式组织培训。

5、完善学校的评职称、评优、评先等方案,制定学校各种奖励措施,实现以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来科学地对教师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6、师德水平以“学生问卷调查中师德水平优秀率达到30%,优良率达到70%,合格率达到95%” 作为初始目标,在此基础上逐年呈现递增上涨的趋势;

7、以“20%以上的教师可以超额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目标,50%以上的教师可以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目标”作为初始目标,在此基础上逐年呈现递增上涨的趋势;

8、加强现有的备课组的教研作用,逐步完善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建立“听课---讨论---学习---反思---重建”的教研培训,强调体验、合作、诊断、反思、领悟,来提高学校校本培训的有效性。

9、认真做好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工作的准备、铺垫、评选工作,制定任期考核细则,更好的发挥校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南湖中学课堂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为抓手,加快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10、深化校本培训,倡导“研训一体”的师资培训建设策略。逐步组建学科教研组,凸现教研组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奖励、表彰研究成绩突出的教研组。

11、加快校园学科题库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对师资能力建设的支持功能。

12、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或进修经历达到全校教职工人数的10%以上;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整体提高明显。

13、发挥优秀教师对群体的影响力,大力推出优秀学科组、备课组,弘扬团队协作,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14、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化发展实绩的展示评比活动,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和奖励力度,稳定和发展学科骨干、业务尖子队伍。鼓励教师参加市级获市级以上科研工作成果评奖活动,以科研促教研,创出教学特色。

15、认真学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建立一支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弘扬正气:通过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使教师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16、通过各种研修活动,帮助教师不断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以阳光的心态投入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17、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我校优秀教师的出现创设良好的条件,搭建展示平台。推进名特教师建设工程优化师资队伍。鼓励具备一定资质的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培训,积极主动的为他们申报省市级骨干、市级名师乃至特级教师创造条件。为有条件的教师建立个人工作室,提供经费和设备保障。

18、每学年末要及时总结在师资建设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为下一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五、教学工作目标及措施

【教学工作总目标】:

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进一步促进理念更新,强化特色办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认真总结归纳,强化理论学习,实现学生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抓手,凸显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课堂教学研究功能,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阵地;学校在课程设置安排上强化规范,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地方课程,推进初中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建设;精细化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提高课堂效益;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中心,承认差异,积极开展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尝试;  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以有效教学研究为抓手,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追求全方位育人的高质量,经过三年努力,力争在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上有显著提高,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初一抽考、初二抽考、中考中力争达到十、九、八。

【教学工作分阶段目标】:

第一年目标:2010年9月—2011年8月

以“教学规范、常规巩固”为主题。本主题年的重点工作在于关注教学各环节规范化程度,减少并力争杜绝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及批改、测试等环节上的随意性行为;完善《教师教学规范化要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教师教学考核方案》等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 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学六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检测,认真反思;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年级组管理实体制、年级主任负责制。

第二年目标: 2011年9月—2012年8月

以“教学有效和开发课程资源”为主题。本年度一方面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设计和无效行为,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实效;根据生源情况,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分层递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扩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面,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变学生差异为学习资源,从而激发与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需,促进学习效益;集中相当的师资力量做好校本课程的逐步开发和实践,开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资源的积累与整合。

第三年目标:2012年9月—2013年8月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达到规范化,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课程体系,每一位教师能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练习、测验、考试)等方面思考分层递进的运作,落实具体的措施,从而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业基础;学校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初步实现教学管理智能化,完善教务工作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发学生学籍和成绩管理软件,实现学生成绩和学籍档案的快速查阅与修改;初步建设学生成绩管理平台,实现家长、学生、班主任、校长在密码控制下的学生成绩网上只读浏览;完善改革评价机制,在成就学生教师上有所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制度,追求人本管理的高效益。

【教学工作措施】:

1、认真落实《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素》的有关要求,学校将成立质量监督室,加强教学动态管理和监控,对各个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定《教学事故认定办法》,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反思能力,真正实现从重视教学结果管理向重视教学过程管理的转变,注重过程考核和评价,以此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和落实,对教学的管理工作做到精细化,对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教师都有一定的了解,关注教师的教学,关心教师的工作,关爱教师的成长。

2、进一步利用网络,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专门的学科知识资源库构建小组,收集、开发适合我校的各学科课件、教案、试题等,逐步构成我校教学资源库,建立校内教师交流平台,并引导教师关注网络学习、网络交流及网络资源的利用;继续进行集体备课,逐步形成对初一、初二年级的新授课的教案、课件的整理汇总工作,形成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科的训练系统,并且结合信息技术初步形成这三门学科的智能题库。尝试在月考中使用题库进行命题;建立考试学科电子教学资源库(教案、例题、练习)。

3、开展品牌生打造、学科竞赛辅导、特长生训练、弱科辅导、会考辅导等,进行因材施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在美术、体育特长生专业考试中,确保合格率,争取优秀率有突破。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争取更多学生获奖。

4、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强体育课课时和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达到国家标准;重视心理健康和养成教育,加强美育;重视学生实践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5、变革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完善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评价从师德水平、管理能力、施教能力、工作绩效、教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着眼点是要放在发展上,而不是简单的等级上。突出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和方式,教学全过程的分析和反思功能,对教师的奖励批评要客观,以鼓励为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关注教师的生活与教学困难点,及时进行指点或帮助,使教师感受到在南湖中学工作得愉快,愿意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奉献聪明才智;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中优良率达到70%以上,优秀率达到30%以上。

6、继续深入开展在备课组内的课例研究活动,使教学研究活动成为备课组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备课组建设为抓手,聚焦课堂,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观,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教师教学过程管理,坚持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和实践,精讲精练,低耗高效,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十字”方针;引导教师有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三者进行整合研究的意识。

7、狠抓日常管理,进一步落实“四精四必”的举措,形成制度向制度要效益;关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分层递进教学法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向常规要质量,向课堂要成绩。确保教学安排科学化、构建精细化、集体备课模块化,强化集体备课的程序过程管理,努力探索建立有效的集体备课制度,将常规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最终达到备课要求规范化、教学督促经常化、教师评价综合化。

8、开设学法指导,并落实师资及教材,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9、在认真科学执行国家课程设置和标准的基础上, 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积极执行地方课程,努力开发校本特色课程,以学校德育特色展示课、阅读课、美术社团教程、计算机社团教程、心理社团教程、体育社团教程、艺术社团教程的开发为契机,引导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各类选修、凸现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研发体系中来。

10、积极探索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不同要求的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形成分层递进式教学的模式。

11、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同时还要为进行教研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汇编各类专题文集等,及时进行总结和推广教研成果,激励教研先进,树立教研典范。

12、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13、建立教学质量跟踪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四级责任制(校长室、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教师),确定教学质量目标;积累教师教学经验,召开学科名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会,并将教学经验在各学科中进行推广。

14、鼓励全体教师关注、反思、改进课堂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心,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总结前一年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学管理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提出深化两项改革的目标与措施。

15、制定《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制度》,将市教育局《克拉玛依市中学教学质量分析、监测与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克拉玛依市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细化,正确引导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建立教学质量跟踪制度。

16、全校教师每学年做到“五个一”,即:拥有一个学科研究专题或小课题,写一份富有创意的教案,上一堂研究式的交流课,写一篇教学心得,读一本教学理论著作,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教研工作目标及措施

【教研工作总目标】:

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和“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原则,以保障素质教育实施体系构建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为主战场,积极开展学校全面科研管理,完善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制度、规范管理流程、积极有效评价、努力提升效能,以“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为方向,规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以教师成长三年规划、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载体,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培养教研意识、教研课题研究、加强教研组织建设为重点,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抓好、抓实校本教研,围绕“小课题研究”、“教师行动研究”等重点开展校本教研,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向内涵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教研工作分阶段目标】:

第一年目标:2010年9月—2011年8月

倡导专业引领、实践反思、全员参与、交流分享、伙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教科研理念,将强化过程管理作为年度工作的主要目标;加快教科研室建设,保障学校教科研工作长久地、高质量地开展工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整合,以课题研究引领学科教学研究,将已有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初步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教师学习共同体”等组织;指导部分骨干教师、全体3年教龄以内教师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尝试教师自主发展行动,制定出学校教科研发展规划;开展课堂研究,初步形成教学研究的浓厚氛围,尝试做市级课题1-2个。

第二年目标:2011年9月—2012年8月

形成扎根于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教师发展的教科研文化;加强教研所教学研究人员与我校教师合作互动,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活动制度、交流制度、评价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以教育局资源平台、教研网络两级网络教育科研为基本平台,重点构建南湖中学网络教科研互动交流平台,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科研工作,将促进教师科研专业化发展作为年度工作的主要目标。加强校本课题研究,使教科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小课题研究、案例研究,力争50%以上教师有各级课题;要求各备课组每年有公开发表市级以上的论文一篇,或参加市级以上论文竞赛获奖。

第三年目标:2012年9月—2013年8月

提升“互动式”、“参与式”、“案例式”、“专题式”、“诊断式”和“跨学科”等教科研活动的内涵,通过不同形式,增进教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学、互助和互励,提高我校教师教科研的整体素质;全校70%教师都参与各极各类课题研究,100%的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以问题研究为纽带,构建务实的教研网络。积极推动教育科研向应用和学校发展服务转变,建立学科交叉、队伍整合、资源共享的教科研体制,完善教研与教学融为一体的工作机制,创新科研评价和分配激励机制,激活教研热情,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开放式的学校教研网络,为教师获得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做好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活动效益;强化校本专题研讨,形成浓厚教研氛围;以积淀科研文化作为年度工作的主要目标,在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实践反思三个平台上开展研究和实验,形成融洽的学校科研氛围,在兄弟学校内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科研项目。

【教研工作措施】:

1、完善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调动每个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梳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进一步挖掘语文、数学、物理、外语学科的备课组集体备课课题的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备课组的建设。

2、加快教科研室建设,保障学校教科研工作长久地、高质量地开展工作。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硬件建设、职能建设、信息建设六大方面。

3、继续开展每周一次备课组、隔周一次的教研组教研活动,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特定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月,引领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培养教育科研实际操作能力。

4、进行一次全校科研工作的摸底调查,分析学校现阶段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好组织和人员上的准备,逐步形成优秀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各学科总结提炼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结合校本研训,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教龄三年以内)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5、加强教育科研过程管理,规范课题管理,建立教育科研档案。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改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和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研究为纽带,通过专家引领、伙伴互助、行动跟进和实践反思来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6、通过各类公开课、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大赛、座谈会等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7、教研组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拟定专题进行研究,每学期的校本专题研讨必须解决1-2个本学科存在的问题。在每个教研日活动之前,对专题研究要做到有准备,有专人作主讲,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讨论,专题研讨会上人人发言。教研室要为教师搭好学习、实践和反思、交流平台,及时展示优秀的专题研讨案例,推广优秀专题。

8、教育科研广泛化,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技术动力,拓宽教科研参与面,使教科研成为全体教育教学人员自觉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使全校上下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课题研究评估体系,把教师教科研工作、成果作为考核评估教师的重要内容;加强校级、学科级课题研究,总结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全校推广。

9、积极参与校级、市级课题的申报工作。在课题申报前期,请教研所相关负责老师到我校进行一次课题申报指导,学校以点带面,提高全校教科研水平;每学期举办一次教科研骨干培训班,聘请有关专家指导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对于市级课题要组织精兵强将合力攻关,校级课题随时督促检查研究状况。

10、总结和评估学习型教研组的科研情况,形成科研成果激励机制。

11、完善学校学术评价小组、教师学习共同体,使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专家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发挥更多重要作用;

12、教研组、备课组改进教研工作,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形成团队战斗力,并以此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使教师专业发展有明确目标和方向,有具体保障措施,工作开展扎实有成效。

13、加强学校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逐步完成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更多搭建平台,提供更多交流培训、学习提高的机会;加强与市教研所的交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努力提升学校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的科研质量。

14、将学校教科研总结大会纳入常规工作,每学年末征集教育论文,组成评选小组,按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三条标准,评定论文等级进行表彰。

15、将课题申报前期的专家指导转变为常规工作,每年课题申报前期开展一次。完善课题的过程管理,抓住开题评审、中期评估、结题评审几个重要过程,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高质量的完成研究任务。

16、积极探索有效的科研评价制度,通过科研成果项目的评比,使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以科研指导课堂教育实践,向科研要质量的意识内化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

17、建立课题研究评估体系,把教师教科研工作、成果作为考核评估教师的重要内容。

18、积极推出校内教师参与各级各层教研活动,借助大赛、大会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研层次。

七、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及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总目标】: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确立办学理念、提炼学校精神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和谐校园,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校园文化建设分阶段目标】:

第一年目标:2010年9月—2011年8月

1、建设良好的校风。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完善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服等形式,弘扬校风,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校风建设的本质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将重点抓好校风的主体——教风(包括工作作风)和学风的建设,提升师德形象和加强学生学习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3、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和丰富宣传窗、黑板报、图书室等思想文化阵地;展示学生书画作品、社会实践作品、研究性学习作品等,开辟外语角、文化长廊等育人阵地,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教育熏陶,更好地实现学校“处处皆育人”的文化建设目标。

4、功能区,功能设施主题教育功能明晰,整体特色明显;装饰风格与色彩和谐统一,清新洁净,反映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5、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进行绿化,植物品种合理配置,花园景点设置适当,管理规范。

6、努力形成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建设等系列的校园文化风格,建立学习型组织,逐步形成和完善具有南中特色的学校文化。

第二年目标:2011年9月—2012年8月

1、以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向内涵式方向发展。

2、学校内部管理科学、高效、校内人际关系和氛围更加和谐,对外声誉不断扩大。

3、对学校的物质环境进行彻底规划,提升校园环境的教育品位,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提供舒适、高雅、惬意的环境。

4、对学校环境进行人文包装,建设高标准、高品质的宣传橱窗,增强校园的环境育人功能。

5、建设校园自动广播系统,做好校园网站内涵建设工作。

第三年目标:2012年9月—2013年8月

1、形成学习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位居市局中游,师生行为规范,文化底蕴丰富,家长、学生满意的校园文化体系。

2、按照“全面、规范、科学、可行”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系统,修订完善学校德育、教学、科研、后勤、安全等系列管理制度,加强依法治校,不断增强师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自觉养成自律自护、自主成长的良好行为习惯。

3、在工作环节上力求“三个结合”:与德育工作结合,与素质教育结合,与创建文明学校结合。在学校工作中保证“三个体现”:行政工作要有措施体现,学科教学要有内容体现,社会活动要有载体体现。

4、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管理模式的调整,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建立一套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1、开展先进年级、先进班级及“校园之星”等争先创优活动,用先进激励学生健康发展.

2、加强学校走廊文化和墙面文化的建设,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气息。对现有教学楼、综合楼以及实验楼、体育设施等,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做到科学规划布局,结合学校实际,合理配置功能空间,细化、深化教育功能,统一建筑装饰风格,体现时代性,突出学校特色和文化底蕴。

3、加强校园管理,强化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4、设计开展系列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特色性的文化教育活动,为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师生的精神文化修养铺路搭桥。创办《南中人》校刊杂志,建设好以网站为龙头的精神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推动教育科研的理性进程。

5、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校园绿化制度和养护责任制等等。抓好校园绿化和室内美化工作,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6、进一步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技能。

7、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加强教研、各类组织的学习创建。大力宣传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和校园广播等平台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育人环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比赛,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团队精神。

8、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校级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建设目标日趋完善,形成系列。进一步开展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研究,加强学校科研工作和教师间的对话,打造“务实与创新并重、自主与和谐共存”的教师文化。

9、加强文化建设的舆论引导,通过周工作安排、校报等,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在学校发展建设中涌现出来的积极践行校训,体现校内教风、学风的先进典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活动常规化、规范化、规模化,提高档次,扩大影响,树立我校特色活动的品牌效应。

10、将校园文化渗透到教师和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时做好学校办学特色的宣传,使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我们的办学特色。

八、语言文字工作目标及措施

【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达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的要求,形成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全体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普遍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遍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为创建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作好准备。

【语言文字工作措施】:

1、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位,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有健全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制度、机制,实现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宣传。通过会议、活动、广播、校园网络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通过宣传,提高师生员工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投入到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之中。

3、创设校园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各科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4、建立培训制度,强化训练,提高普及程度。建立考核制度,加强督促检查,提高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日常注重训练、考核,确保我校适龄教师100%测试达标,每位教师均持证上岗(有普通话证书)。

5、对校内各级各类活动用字提出规范要求。具体为学校名称、标志牌用字、公章用字、标语用字、公文、校刊、讲义用字、试卷用字、指示牌用字、软件、网络用字、教师课上教学用字、教师课下教学用字等。

九、信息化建设目标及措施

信息化建设目标】:

构建人本化、信息化、学习化、现代化,建设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提高教学等办公现代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到2013年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信息化程度达到省市先进水平,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把校园网建设成为为广大师生充分使用的学习平台、资源平台和办公平台,达到办公自动化标准,使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信息化建设措施】:

1、实现校园的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知识资源高度整合,使信息化校园成为完全开放、超越时空的校园平台和知识中枢。本着够用、能用、好用的原则,不断调整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计划方案及时更新设备,推进学校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

2、有层次的进行计算机维护技能、网络操作技能、教学应用等各模块的培训计划。

3、建立完善校园网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图书资源库、百科知识资源库,为师生获取信息和展示兴趣特长提供平台。

4、建立和完善在线图书馆、虚拟教室等,通过信息化程度,改善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追寻的乐趣、成为一种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提高教师和学生挖掘和利用信思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数字化世界中营建自己人生的意识。

5、通过信息化校园这一途径,打破旧有教育的围墙,通过其远程教育、在线共享的信息资源为老师、学生、家长参加终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6、建立博客化的教师成长档案袋和尝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7、营造信息化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教育、信息传播与计算机网络的高度集成,每一位、教师、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探索尝试各教研组、各年级组、各班级、学生社团有特定网页的建设,创设家校资源平台。

十、总务后勤工作目标及措施

总务后勤工作目标】:

总务后勤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两个服务”思想理念来开展工作,即工作中要围绕教学为中学,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在日常工作中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讲实干;加强常规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意识;加强节能节源意识,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校园管理,呈现环境育人优势,加强设施检查,确保师生安全;把综治工作进校园活动坚持到底,加强安全责任意识,一切以学校发展为本。

总务后勤工作措施】:

1、成立综治工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成立学生治安防范队及治安宣传队。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相关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班团会,落实安全责任制。

2、认真制定后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加强后勤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以最佳的服务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校门口及校外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让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学生不在公路上玩耍,防止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

4、在校长领导之下,建立建全各种规章制度,并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决不抱有任何侥幸心里,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坚持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学生安全第一的思想”。

5、从人本出发,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6、学校一切体育设施随时向师生开放,体育教师队伍优良化,两课两操要高质量地上好,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活动时间,每学年举行一次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会。

7、正常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清洁卫生制度,继续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配备校医,加强校医培训,提高校医卫生防疫能力和医务水平。健全学校医务室,购置必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大力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积极主动地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特别是预防青少年近视。定期举行预防知识讲座,每学期进行1次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9、学校每学期开学,请交警来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安全值班人员实行严格考核。

10、总务后勤部门必须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后勤人员牢固树立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意识,努力为教育教学一线提供及时、优质服务。

11、总务后勤部门不断探索管理的新途径、新经验,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12、树立牢固的全局观念,为第一线师生营造一个良好、舒适、整洁、和谐的校园环境。

13、改善学校各项基础设施,为学校现代化办学创造条件。

14、定期组织后勤人员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15、充分挖掘后勤群众潜力,为营造和谐校园共同努力。

16、加快建设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学校教学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

/jiaoyu/zatan/2016-03-28/733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