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发周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搞了30多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毋庸讳言,改革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还没有形成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成熟模式,相关的法律体系也很不完善,更谈不上中国特色。从职业院校的实际来看,在改革中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改革观念上——求稳怕乱
职教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造和革新,改革必然会涉及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变化,触及师生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地位。在职业院校的现实是,对改革的总体目标能够达成共识,但在具体措施和具体行动上很难协调。实施工学结合,专业课教师就会抱怨班容量太大;开展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基础课教师就会指责改革削弱了学生发展后劲。在种种压力下,改革组织者不得不调整改革方案,效果大打折扣。最为关键的是,学校缺乏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退出机制,只靠时间因素自然淘汰,因此很难实施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误区二:改革模式上——一味模仿
我国走的是一条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完全不同。但不少职业院校盲目地照搬国外模式,或者将几十年前的做法旧话重提,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大量的教训告诉我们,职教改革与发展没有捷径可走,更没有已经准备好的模式。现代产业体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驱动,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教体系,也必须将职业发展方式由模仿跟进转到自主创新上来。
误区三:改革方法上——盲人摸象
改革需要试验,但试验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案,而不是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新加坡看到了的德国“双元制”的优点,但同时也认识到本国企业的规模和传统与德国不同,于是根据本国国情设计了“教学工厂模式”,经过逐步改进取得了成功。我国一些职业院校却不是这样,看到了“双元制”、TAFE、CBE的优点,不经分析拿来就用,模块化、项目化、学习领域,都做了一遍,其实并没有领会其精髓,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基本现状、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还不清楚。这种所谓的改革探索是注定要失败的,可以说,没有整体设计,就不可能有改革的成功。
误区四:办学模式上——闭关自守
尽管职业院校已经认识到职业教育脱离经济发展的弊端,在一些方面希望得到企业的帮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叶公好龙”的倾向。在就业和实习遇到困难时,实实在在地希望企业参与,但在专业设置、教学过程、学生考核等方面,还是喜欢自己说了算,并不愿意由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应该将自身放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按照企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将学校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如果校企合作果真能够实现互利双赢,企业就会主动与职业院校合作,形成良性的长效机制。
误区五:培养模式上——无米之炊
工学结合的理念已被我国职教界所接受,但由于办学体制机制问题没有解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了无源之水。实施工学结合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复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二是与专业教学相对应的实训基地。由于一批职业学校是由普通高中改办而成的,教师在企业工作经验上具有先天不足,目前国内也没有形成职教师资培养的科学制度,“双师型”教师实在是凤毛麟角。实训基地建设表面看来只是投资问题,实际上却涉及到办学体制机制的完善。传统的职业教育只培养车工、钳工、电工等普通技术工人,利用校内工厂可以完成实训,但目前我国已经发展到重化工业时代,许多专业无法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
误区六:改革效果上——有花无果
由于受到条件的局限,一些改革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需要企业重新进行培训,浪费了宝贵的职教资源;其次,毕业生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在爱岗敬业精神、协作创新精神和质量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再其次,缺乏系统化的改革成果,特别是成功的改革范例数量不足;最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偏弱,在全社会和教育界的地位不高。
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最大的“红利”,改革要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需要出发,设计出系统化的改革方案,形成科学的目标、可行的路径、充足的动力和长效的机制,使职业教育尽快由粗放式外延发展转变到集约式内涵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作者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