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问答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发布《上海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下简称《繁荣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化高端外语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外国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为此,本刊特邀上海外国语大学有关负责人就《繁荣计划》作进一步解读。
问:《繁荣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学校的“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和“特色、精品、对接、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努力构建“上外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问:《繁荣计划》的建设任务是什么?
答:我校《繁荣计划》的建设任务可概括为“构建8个体系”,即以外语型、应用型和国际化为特色的学科体系,以外国文化研究为重点的研究创新平台体系,以重大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研究项目体系,以多语种、专业性、跨文化为特色的社会服务体系,以特色文献数据库群、特色网站群和优秀期刊建设为重点的研究条件支撑体系,以国际化外语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主体的研究队伍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科研管理体系,以惩防并举、标本兼治为特点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问:《繁荣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我校《繁荣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可概括为“实施8大工程”,即“三大学科群”建设工程,“西索(SISU)智库”建设工程,“八大研究项目体系”建设工程,特色文献库、特色网站与优秀期刊建设工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工程,科学管理创新工程,学术道德建设工程。
问:三大学科群指的是哪些学科?
答:主要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群、应用型社会科学学科群和国际化人文科学学科群。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群将在现有25个语言专业基础上,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增设新的非通用语种,进一步夯实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传统优势,推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培养高端外语人才,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满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应用型社会科学学科群将在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促进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与外国语言文学的交叉融合,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提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学科层次和学科水平。国际化人文科学学科群将以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为平台,开展多语种国际舆情研究、西方传媒文化研究、国际或品牌研究及多语种传媒人才培养,推进新闻传播学与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以推进教育国际化、兴办孔子学院、发展教育技术学为路径,提升教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与水平。
问:“西索智库”的具体建设内容是什么?
答:“西索智库”主要包括中东研究、中国外语战略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外国文化政策研究、国际舆情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六大智库。
问:八大研究项目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八大研究项目体系”建设工程包括文化视角下的区域和国别研究项目体系、中国外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体系、中国文化“走出去”项目体系、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项目体系、多语种国际舆情研究项目体系、东方管理研究项目体系、涉外法律研究项目体系和跨文化研究项目体系。
问: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答:我校将着力打造多语种高级同声传译人才、多语种国际职员、多语种新闻传媒人才、多语种金融贸易人才、无国界管理人才和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平台,重点实施“三大计划”,即“英才计划”、“引才计划”和“育才计划”。
问:在加强研究成果社会转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我校将重点打造“三大社会服务平台”,即外语社会服务平台、专业社会服务平台和跨文化社会服务平台。外语社会服务平台提供多语种、高水平的外语译介服务,为大型对外交流活动提供语言服务,为社会提供外语教学、外语测试等服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专业社会服务平台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政策咨询报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目的国文化、法律等国情专业咨询,为政府部门提供国际舆情报告等。跨文化社会服务平台旨在建立以对象国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跨文化培训中心,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跨文化咨询服务,建立跨文化案例数据库与跨文化研究成果数据库。
问: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培养一批国际化高端外语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着力解决“走出去”的瓶颈问题;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实施一批“外语+专业”的复合型特色研究项目,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成果,着力解决“走出去”的话语体系问题;以区域和国别研究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学术合作,着力解决“走出去”的渠道问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推进合力,着力解决“走出去”的机制问题,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文化战略的能力,增强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构建具有“上外特色”的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的立体网络。
问:学校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繁荣计划》的顺利实施?
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管理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主任,负责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协调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引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组织领导层面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给予支持;强化我校各院系的科研主体责任,发挥各院系的科研主体功能,完善校科研处与各院系的工作机制,确保科研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咨询和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在制定研究规划、组织项目申报、指导研究工作、评价研究成果、开展结题鉴定中的作用。
保障经费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建立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投入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形成稳定的经费支持体系;在保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正常经费的基础上,专项投入用于高水平人才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体系建设、科研成果奖励、国际会议资助、图书资料与数据库购置;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支撑体系;广开渠道,调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支持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争取多种经费来源;完善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专家观点
戴炜栋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学部召集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要有优势学科的异军突起,也应重视相关学科的协同作战。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传统优势,发挥整体效应,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特色,打造精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创新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学校重视理论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新领域、提出新问题、把握新形势、开拓新思路、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构建特色鲜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朱威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单科性外语院校要建设现代化大学,推进以外语为特色的学科群建设是必由之路。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既谙熟外语技能又通晓一门及以上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是学校改革的目标。当前高校的学科建设已从数量追求转到质量提升,提升质量关键看是否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重在看学科带头人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及能否带领团队和师生不断与时俱进。
相关链接
“十一五”期间上海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学校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立足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优势,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积极承担“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有力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十一五”期间,上外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28项,高级别科研项目数量年平均增长率40%;发表SSCI和CSSCI论文1299篇,高质量论文数量年平均增长率18%;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5项,为繁荣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