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这些人们对教师习惯化的赞美称谓,将教师放在社会高期望值的聚光灯下。但是众多教师的辞职意向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这么多以赞赏牺牲与奉献为主的美丽比喻背后,是不是少了一些对教师个人成长与心理需求的关注?目前,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心理支持与关注在很多学校仍然是一个盲区。
■刘晓明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时甚至将教师看作是传递知识的机器。有关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容,很难在教师教育的内容中寻觅到,特别是在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这种现象则更加明显。
教师的辞职意向说明了什么
当前教师这份职业相对比较稳定,尚未找到其他可替代的职业。然而,一旦教师产生辞职意向,肯定会减少教育教学的精力与时间投入,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质量。
我们曾经进行过一项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这项调查中,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辞职意向进行了相应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一个和教师这一职业相当或者稍差一点的职业,你还会继续做教师吗?”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728名中小学教师中,有1/3的教师明确回答:“不会,赶紧改行!”这表明我国有1/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着明显的辞职意向。其中,中学教师的辞职意向高于小学教师,教龄在4-15年的教师的辞职意向高于教龄在21年以上的教师,高学历教师比中低学历教师更容易辞职,年龄小的教师比年龄大的教师更容易辞职。
所谓辞职意向,是指教师有离开目前职业的倾向或打算,或有离开教师职业的明确、具体的意图。教师一旦产生辞职意向,就会引起诸多不良后果:工作热情降低、不认真对待教学,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所以,减少教师的辞职意向、保持其工作热情对维持教师的职业形象和保证学生的正常发展至关重要。
虽然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并没有看到教师大量辞职的现象,这是因为当前教师这份职业相对比较稳定,尚未找到其他可替代的职业。然而,一旦教师产生辞职意向,肯定会减少教育教学的精力与时间投入,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质量。
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教师产生了辞职意向?我们的研究发现,职业压力与教师的辞职意向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即职业压力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主因。从我们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访谈结果中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即个人的职业发展压力、工作任务压力和社会压力。总而言之,职业压力已成为教师难以承受之重。
多些人文关怀 还教师生命以尊严
一旦拥有教师头衔,似乎就马上变成了“完人”或“圣人”,无欲无求,无私奉献,无需进行自身心理的完善,无需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使得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关照成为我们今天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
超负荷的职业压力,使部分教师的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产生心理问题,呈现辞职意向,都是可以预测到的结果。经常可以听到教师们这样的心声:“以前我一向不服输,工作再苦再累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和学校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缺失。传统的教育观念一直将教师看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是知识与道德的拥有者,一个人一旦拥有教师的头衔,似乎就马上变成了“完人”或“圣人”,无欲无求,无私奉献,无需进行自身心理的完善,无需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使得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关照成为我们今天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
教师感受不到自身生命的尊严,教学变成了知识传递的重复性过程,教育变成了行为规训的简单化过程,过高的职业压力导致职业倦怠出现,教师出现辞职意向等问题行为则成为一种必然,所以,教师职业呼唤人文关怀,人本化的教师教育与教师管理是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注教师自身发展是时候走下“神坛”了
我们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定,在关注社会价值的同时,不能失去对教师个体价值的尊重,不应将学生的发展建构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上。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的是教师的社会价值、教师的工具价值,但是很少真正去关心教师自身的发展、自身的需求、自身的成长。一方面将教师放在“神化”的位置上,使其高处不胜寒,同时又让教师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步履维艰地蹒跚前行。
现在对教师的要求真是越来越高了,教师是蜡烛还得两头燃烧。过去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说一桶水也不够了,因为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得这么快,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这么多,现在的教师应该是什么?当下时髦的比喻是“水龙头”,需要时一打开,知识的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可源头的活水又该如何注入呢?
究其原因,这或许并不是学校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有其重要的社会背景。在现实生活中,在社会的期望下,人们习惯性地将教师比喻为“园丁”、“春蚕”、“蜡烛”、“晚霞”、“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每年教师节来临之前,这么多关于教师的称谓和赞誉全都抛给了教师,但是反思之后,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这么多美丽比喻的背后,实际上失去了对教师个人成长的关注。
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完成文化传承、知识传递之上,停留在只需学习与继承,不用思考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教育的使命应当是把一个人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一个只知埋头耕耘知识的“园丁”、只会无目的吐知识之丝的“春蚕”、每天不断燃烧自己的“蜡烛”、按照固定工艺流程装配产品的“工程师”,如何能够让被教育者内在生命的价值凸显出来,如何能够培养出充满求知欲、创造性的生命个体?因此,我们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定,在关注社会价值的同时,不能失去对教师个体价值的尊重,不应将学生的发展建构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上。教师的职业应当是社会外在价值与个体内在生命价值之间的统一,教师教育也应当去除功利化的顽疾,真正使教育者从教师的职业中寻求健康与快乐,达到外在的工作成就与内在的生命尊严之融合。
把“外在的必须”变成“内在的应当”
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都是统一划定的,教师培训部门的任务就是落实、完成这些培训计划,把教师无形中看作是没有专业发展能力、没有自我提高愿望的人。
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关注,为什么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难以体现?究其原因,同样脱离不了教师教育的价值困境,即没有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让教师在崇高与卑微的两难命题中,体味着无奈与挣扎。教师是人,不是教学的机器,在专业发展的同时,同样离不开个人发展,同样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而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忽视直接导致教师心理素质的降低和问题行为的频生,导致辞职意向等教育实践困境的出现。
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教育的过程,应当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话交流的过程。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教师不再是传递知识的机器,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体会参与对话与交流。
每一位教师从他做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有一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每个教师都渴望成为一个好教师,每个教师都在努力向优秀教师的目标迈进。当前教师教育效果不佳原因之一,就是对教师主体性的漠视,没有看到或考虑到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都是统一划定的,教师培训部门的任务就是落实、完成这些培训计划,把教师无形中看作是没有专业发展能力、没有自我提高愿望的人,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可现实是,我们今天的灌输式教师教育方式,无形中压制了教师自身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潜力。教师教育效果的形成,还需要教师个人自觉进行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完善,把“外在的必须”变成“内在的应当”。只有经过一个人自我内心体察、自我修炼,才能把客体的教育规范转变为主体的教育目标。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