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泉
在当代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关照现实,回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指导中国实践,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是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中共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的新近力作《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一书,不但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而且其极富创造性的思路也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张力和思想空间,是十多年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关照现实的致思方向和思想凝结。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的问题并非早已自明。在多年持之以恒的理论探索中,作者从多个层面、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和新的理解。在作者看来,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对待马克思主义“照单全收”或“全面拒斥”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只要我们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为人民谋利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忠于科学、忠于人民也就是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在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作者创造性地区分了微观路径和宏观路径,使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具有可操作性。作者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多讲有根据的新话,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具有开阔的世界眼光和历史的纵深感。
作者对问题的把握独到而准确。如发表于2000年5月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发展》一文,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指出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基本手段,创新的发展是实现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的关键。“人类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是不断创新自己的生产方式”,这样,我们就能够实现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厚重而富有启发性,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追求。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