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国家科技奖看大协作之效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清华大学戴琼海主持的"立体视频获取与重建技术及装置"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图为戴琼海教授(右二)带领学生调试十亿像素立体视觉场成像平台。 华轩 摄

  ■本报记者 唐景莉

  国家科技三大奖1月18日在京颁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均为高校获得,表现出高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获奖大户,清华大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两项。高校科技怎样对接现实创新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真正做到顶天立地?就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

  高校科技怎样对接现实创新需求

  问: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大学是获奖大户。能否介绍获奖情况?

  答:新世纪以来,清华大学到目前为止总共获得了7项国家科技奖的一等奖,其中4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7个获奖项目都是清华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过10年、20年长期艰辛探索、攻关取得的。同时,这些项目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成果都是跟企业共同合作实现的,同时通过这些成果的转化应用,对相关的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很值得总结的规律。

  比如广泛用于海关、边境以及其他需要安检的重要场所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如果没有威视公司的支撑是达不到国家对我们的要求的。清华和威视的这个集装箱检查系统,现在不仅中国用了,而且已经出口到了一百多个国家,成为世界上生产这个产品规模最大的国家。

  具有固有安全性的第四代核反应堆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开发,得到了中国核能建设集团和华能集团的大力支持。清华牵头承担了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这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清华控股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承担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的业主责任,负责电站的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2012年12月,示范工程核岛底板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圆满完成,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有机发光显示材料这一项目的成果,是在维信诺公司协作下取得的,并依托企业在昆山建立了产业基地,对于推进成果产业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航天员的航天服里面已经用上了这种材料制成的显示器。

  清华与企业共建近百家联合研究机构

  问:这些年,清华与企业的合作有哪些新的形式?

  答:从上世纪90年代末,学校就开始探索和企业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我们这种合作并没有说是国家有什么样的专门的支持,仅仅就是学校和企业、产业有兴趣,来共同推进这件事情。目前正在运行的联合研究机构差不多有100个了。

  这些与企业共建的机构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过去我们跟企业的合作基本上就是按照项目来,企业有什么问题,看老师能不能解决,能解决双方就签一个合同,这个事干完了就完了,没什么其他的关系。而我们现在与企业的这种合作是坚持从产业需求出发,以创新为驱动,面向一个技术领域进行长期技术合作,不仅解决实践问题,同时对学科交叉、学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机构还促进了团队的交融和优势的互补。有一些研究机构设在学校院系里面,有时候你进一个实验室你分不清谁是清华的老师,谁是校外人员,在校园里形成这种来自高校和企业的人员组合并实质性地开展联合科研攻关,是一种重要的交叉优势。另外,清华在1995年就成立了与企业合作委员会,采取会员制,请一些企业参加我们的委员会。目前会员单位大概有150家国内企业,40家国外企业。我们为这些会员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有信息方面的,项目方面的,还有人才方面的,另外还组织很多交流活动,有定期的专项交流,有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参加的会员企业都非常认可。

  从“四不像”理论到“北斗七星”理论

  问:从深圳研究院提出的“四不像”理论,到浙江长三角研究院提出来的 “北斗七星”理论,清华怎样加大与地方的合作?

  答:跟地方的合作,清华这些年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与20多个省市签定合作协议,另外在深圳、北京、河北、浙江还跟地方政府建立了4个地方研究院。这4个研究院充分发挥清华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对当地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时,研究院在工作中还总结经验,提出了与地方共建发展的一些新的理念,比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就认为他们有“四不像”的优势和特点,“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因为文化不同;既是科研院所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因为功能不同;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因为目标不同;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因为机制不同。”另外,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提出了“北斗七星”发展理念,即以政府为支撑、以大学为依托,注重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以满足市场服务用户为落脚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方式,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充分参与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这7个方面的作用,来推进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最近,我们也在探索另一种形式,依托苏州和无锡新建了两个派出研究院,这是把清华自己的研究院放到地方去发展、去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有一些城市我们认为它跟清华的合作潜力比较大,我们就跟它一起建一个小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建在清华里头,地方政府派人到这里来工作,经常到这些相关的院系、学科、实验室里面去联系沟通,去找人才的机会、找项目的机会,同时把地方上的企业也带过来对接,这样就促进了大学与地方深入的、实质性的合作。

  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问:清华与北大共同成立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社会上很关注。请问清华与其他高校的合作是怎样开展的?

  答:跟兄弟学校共同承担国家的项目,清华大学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么做的。2011年我们跟北大一块探索共同成立了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这个中心实际上是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个特区的试点,目前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再有,除了跟国内的一些大学开展合作以外,我们还跟国外的大学也进行了很多的合作,比如像2009年由清华发起,和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组成低碳能源大学联盟,通过共建这一科技教育合作平台,为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先进能源技术和政策选择。清华还与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共同成立了一个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这个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领域师生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平台,同时也标志着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三校战略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与国内外高校、国内企业的各种合作之外,我们还跟许多国外大型的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包括建立各种联合机构。

  凝练“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思想

  问:清华的科研思想和理念,可以归纳成六个字,叫“顶天、立地、树人”。这六个字有什么样的含义?

  答:所谓“顶天”就是瞄准国际前沿,探索新知识,“立地”就是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开展应用研究,并将科技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树人”要使科研活动成为人才成长的支撑,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

  科学研究是成就优秀学者的舞台,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场。“顶天、立地、树人”这样一个学校科研的指导思想和宗旨,是我们结合学校多年的科研实践,深入思考总结后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把清华大学为什么要做科研,做什么样的科研,怎样做科研,以及今后如何来提升创新能力的研究进行了凝练,这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清华新世纪以来取得的7项国家科技一等奖的项目,无一不是因为遵循“顶天、立地、树人”这样的理念而生长、发展出来的。当然,从整个学校来讲,我们距离自己提出的这样的理念和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围绕这样的科研理念来调整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来真正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通过调整、理顺学校内的各种“生产关系”,为进一步提升科技生产力、科技创新力提供保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集中优势资源协同创新,培育重大成果

  问:怎样通过大协作和大联合,解决制约科技发展创新的突出问题?

  答:我们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大协作和大联合,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发展创新的突出问题,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新平台、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解决国家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国家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的支撑。

  怎样把握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规律?我们有四点体会。

  第一,成功的协同创新要能够推动人才培养,从单一的专业化向多样化、系统化方面发展,促进多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成长。过去我们专业色彩是比较浓厚的,但是也暴露出我们学生培养出来的创新能力不足,我们看看是不是能够通过协同创新在这一方面有所加强。

  第二,成功的协同创新依赖于高校发挥非市场利益主体的纽带作用,这点学校很有发挥的空间。学校没有自己的市场利益,把一些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团结在一起,共同推进重大项目的协同攻关,通过学校的努力做到这一点本身也是一种学校作用的发挥形式。

  第三,不能以短期效益为目的,要全方位、全过程、长期的、整体的来推进,刚才也提到我们学校很多最后出现的成果都是跟地方、跟企业长期协同创新才产生的成果,我们认为这样的成果有价值,而且对国家的贡献大。

  第四,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核心作用,形成自主自愿的结合和协同,在竞争中协同,在协同中竞争,这样激发创新性。要充分尊重学科和学者的意愿,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大家觉得我们坐在一块是优势互补的关系,这样的协同将来有后劲,能够长期的开展下去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核心是制度创新,要在生产关系上下狠力

  问:在您看来,怎样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能够切实把这些协同创新落实到实处?

  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提三个想法。

  第一,要充分认识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要突破现有的各层面的科研和人才管理的模式,解决两个脱节的问题,就是科技与经济的脱节,科技与人才培养的脱节,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集聚作用,以学术而不是行政为纽带,释放和激发活力。

  第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加大培育过程和范围,分阶段进行建设。我校感觉有的协同创新基础非常好,你搞不搞协同创新,它本身的要求协同、希望协同的内在因素和机制一直会发挥向前的推动作用,就像暗物质的研究,我们和一些兄弟高校一直是在自主地协同工作,合作得很好。但可能也有一些新成立起来的协同创新的组合,目前条件相对比较单薄,需要加大培育力度,也包括加强对质量的把握。

  第三,一定要加大力度推动体制机制深层次的改革。现在看来很多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动真格的,不在“生产关系”上下狠力的话,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变。我校现在已经确立了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动各方面的全方位、综合性的改革,通过改革来促进团队建设、学科交叉,释放学术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jiaoyu/zatan/2019-07-25/969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