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1月22日,“宁海在线”论坛有网友发帖,说学校要求孩子给山区孩子捐被褥,每人至少10元,这不是派捐吗?还有网友说,“这钱到底落入谁的口袋”,“我怕钱最终到不了四川”。此帖一出,立即引起大家关注。
■本报记者 史望颖 杨咏梅
爱心加速度 为山区同龄人送一份暖意
记者在“宁海在线”上看到,发出质疑的网友最关心的还是善款到底能否落到实处。比如,“我们所捐的每一分钱都要落到实处,有谁能看到账目清单”,“捐赠活动可否全公开化”等。
对此,1月22日下午,宁波市宁海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初衷是为凉山俄亚小学的孩子们解决一点实际问题,也让我们宁海的孩子参加一次公益实践活动。如果在发给孩子们倡议书的同时发一封致家长的公开信,再附上《中国教育报》记者在四川凉山实地调查采访的报道,让家长知道捐的钱是用于定制被褥并直接发送到俄亚小学,应该就不会有这些误解的声音了。”
据该负责人介绍,读了1月10日《凉山俄亚小学渴盼500套被褥》一文后,1月18日,当地团工委组织城区学校的团委书记和大队辅导员召开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发出《传递青春能量 情暖凉山俄亚——为凉山俄亚小学捐款送被褥活动倡议书》,发动师生捐出善款,为凉山的孩子购买被褥,送去冬天里的温暖。
为了让两地的孩子一对一爱心结对,当地团工委特意做了市场调查,决定捐助每套200元的三件套(包括5斤重的棉被、2.5斤重的褥子和纯棉被套),完全自愿,不定数额,可以个人认捐,也可以班级集体认捐,定制的棉被都将写上捐赠者的姓名或班级名。
“老师,我要捐200元!”“老师,我也要捐!”一听说俄亚小学的小伙伴有的连袜子都没有,宁海实验集团金桥校区的学生们纷纷伸出援手。孩子们的想法很简单:“让他们有多一点的棉被,可以更温暖一些。”
22日上午,宁海县城东实验小学六(2)班学生昊东和安琪把各自积攒的200元压岁钱捐了出来。还有好几位同学把积攒下来的零用钱也捐了出来,他们还跟老师说,要让俄亚小学的同学睡好觉,这样才能好好读书。
善款如何用 网友关注爱心能否落到实处
在宁波一休服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会议室,记者看到了刚刚赶制出来的被褥样品,单人床尺寸的厚褥子用蓝黄白相间的条纹布包得密密实实,软软的棉被外面套着浅色心形图案的纯棉被套。“要不要换成更深一些的颜色?山里可能没有条件经常洗”专程赶来看样品的相关负责人轻言细语地和销售总经理童永峰商量着,就像给自己家买被褥一样认真仔细。
据该负责人介绍,本来发出的倡议是募集500套被褥,没想到孩子们非常踊跃。截至记者发稿前,一共收到善款17.5万余元,开发票后可以定制797套。他们已经通过《中国教育报》记者联系到凉山木里县山桷亚学校接受捐赠。宁海县人民教育基金会主动提出将承担这些物资发往凉山的物流费用。
该负责人说:“我们之所以发起这个活动,完全是出于对《中国教育报》的信任。我们希望东西能直接送到凉山孩子手中,所以还通过写报道的记者要到了俄亚小学宿舍床位的尺寸和学生的花名册。所有善款的清点、登记以及被褥的定制都由几个同志同时经手,每一笔钱的去向都是清清楚楚的。”
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不少网友对捐赠活动的支持。有网友说,虽然我也有顾虑,不确定钱是否会捐到需要的地方,但我不反对孩子献爱心,还是要给孩子正能量的教育。还有网友说,这笔钱如果能真正温暖到凉山的孩子们,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该负责人说,爱心落到实处,不仅能让宁海的孩子参与献爱心的过程,让凉山的孩子收到捐出的被褥,更希望他们都能从中受到爱的教育、拥有爱的能力、付诸爱的行动。为了让活动延续下去,我们还想和凉山的学校结成友好关系,让孩子们互通书信,互相了解对方的学习生活。
质疑是好事 呼吁建立更公开透明的捐助机制
“网友的质疑会不会叫停捐赠活动?你们准备给网友一个怎样的回答?”面对记者的提问,该负责人淡然一笑:“活动当然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我们会要求各学校公布相关进程和账目,我们非常感谢网友的关心和质疑,这能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把公益做得公开、透明、到位。”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一个细节,他们去一休服业公司定做被褥时,刚开始童永峰一听200元要三件套,连声说“做不下来的!”后来听说是孩子们捐的,深受感动,不但答应赔钱也做,还主动提出请教育局问一下那边小孩的身高,“献爱心加上我们一份,我们捐100套棉服”。
北京一位热心公益的高中生家长王珊表示理解网友的质疑,之前的确有机构做过让人失望的事情,大家关心捐赠的钱物能否实实在在用到孩子身上,说明社会上有很多人在关心公益“落地”的事情,也说明我们亟待建立公开透明到位的捐助机制。质疑越多,越有利于支持和帮助公益事业做得更好。
关注寒湿南方师生过冬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