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刚亘古不变的伐桂声中,在嫦娥后羿缱绻思念的目光之中,在苏轼对酒问月的潇洒之中,又是这样一个月满西楼的良辰。每天过着简单而忙碌的日子,竟不曾去品观月盈月缺,终有一日的清晨被扑面而来的桂香唤醒,久违的感觉倏忽而至。哦,已是中秋了。
说起中秋,不得不想起曾与一位外国友人的交谈。他问我,在中国除春节之外,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我想了想,告诉他是中秋。“中秋?那天你们通常会做些什么?”“中秋是月圆之夜,人们自然要团圆了。”“团圆?可春节不也要合家团圆吗?既然都是团圆,为什么要过两个节?”外国朋友张大了嘴巴,很是不解。我不禁哑然。其实答案,我至今都不曾明白。
恍惚间,竟已行至外婆家楼下,我朝提着大包小包补品的爸妈做了个鬼脸,一路小跑蹿上了楼,摁响了外婆家的门铃。“哦,你们来啦!”外婆立刻喜上眉梢,忙不迭地招呼着我们。“妈,给您拜节了。”妈妈笑着放下了手中大包的补品。“哎,来就来嘛,还带这么多东西。”外婆笑着嗔责。
寒暄了一阵才进屋坐定,发现桌上早就摆满了菜,都是我喜欢的。却也顾不上客气,大快朵颐,狼吞虎咽起来,半天不作声地闷头一顿好吃。待肚皮撑得溜圆溜圆的,才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自然也忘不了夸奖一番外婆的厨艺。桌子的另一头,爸妈正陪外婆唠着家常,一说起以前的事,外婆离开来了兴致,讲着妈妈儿时的糗事,逗得大家一阵大笑,外婆沟壑纵横的脸上也漾满了笑意。一旁的小妹妹正抱着黄澄澄的大月饼吃得正欢,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丝毫不在意满脸都沾上了月饼馅儿,见我们在笑,也傻乎乎地跟着咧嘴笑了,小嘴里还塞满了月饼,那情景真叫人哭笑不得。
窗外一直都是阴雨绵绵,可那飘飞的雨丝和凉薄的寒意始终难侵我心,这个名为“家”的地方,有厚厚的墙壁,我爱的家人,这些都足以让我拥有能抵御严寒的温暖。我的心是一个小小的火炉,此时已熊熊燃起橘红色的火苗,一闪一闪地跳动着,发出噼啪的声响。今夜,因绵雨天气,恐无法赏月了。然而我却丝毫不觉遗憾,因为,火炉亮着,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我令人心安的温暖。
耳畔四父母长辈的琐碎家常,弟弟妹妹的欢笑和打闹,伴着米饭蒸煮的热气,我竟一时有些恍惚。想起曾经那位外国友人的疑惑,不禁颌首,答案已然明了。可能外国独立式的教育永远也无法参透那一双双黑色眸子中流露出的对家的热爱于深情。春节,中秋节,不过都是渴望亲情,渴望团圆的一个借口,让终日因忙碌而疏忽的亲情尽可以在酒杯中沉醉。
我想,这就是我家的中秋,可惜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习俗我已尽数遗忘,庆幸还记得最重要的一点——团圆。无所谓“中庭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凉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彷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怅然,有的只是热气蒸腾的饭菜和笑靥如花的故人,无诗词之唯美,然却伸手可触。
我想我是幸运的,无需像古人一样把思念落成痛,浸成诗,我的幸福触手可及。
初二:赵姝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