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光的反射的光路图 > 正文 | 返回 打印 |
|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所以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60°;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如下图所示: (2)鱼缸中水的体积: V=0.8m×0.4m×0.25m=0.08m3, 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0.08m3=80kg 水重: G水=mg=80kg×10N/kg=800N; (3)鱼缸的重力: G0=m0g=5kg×10N/kg=50N, 台面受到的压力: F=G0+G水=50N+800N=850N; 压力的作用点位于受力物体台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4)鱼缸与台面的接触面积为 S=ab=0.8m×0.4m=0.32m2, 台面受到的压强: p=
(5)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在水的密度一定时,压强变化决定于水的深度. 气泡上升,深度减小,所以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在温度一定时,气泡受到的压强减小,体积会增大,所以上升过程中,气泡应该越来越大. (6)气泡里边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上浮的条件可知气泡会上浮. (1)由表格中:两液面相同时,水不流动;液面不同时,液面高的向液面低的流动; 故可得结论:当虹吸管两端的液面不相平时,管内液体就会流动.流动的方向是由液面高的容器流向液面低的容器. (2)两液面上浮与大气相通,当液面存在高度差时,即两液面之间存在液体压强,则会发生虹吸现象, 故虹吸现象是由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中应用虹吸现象的实例有:给汽车油箱放油、水箱放水等. (4)他们经历的探究环节有: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预测、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 (2)鱼缸中水重为800N; (3)台面所受的压力为850N,此力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4)鱼缸对桌面的压强是2656.25Pa; (5)正确画法:鱼嘴吐出的气泡上升时应越来越大; 物理根据:因为气泡所受水的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增加而增大,气泡的体积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气泡在水底时体积应是最小; (6)气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气泡所受的重力小于气泡所受浮力,因此气泡上浮. (1)不相平;由液面高的容器流向液面低的容器; (2)C; (3)用虹吸管给汽车油箱放油、水箱放水; (4)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预测、进行实验.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小明家里的鱼缸小明家里的方形玻璃鱼缸长80cm,宽40cm,高30..”主要考查你对 光的反射的光路图,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光的反射的光路图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
考点名称:光的反射的光路图
类型 | 作图方法 |
已知入射光线作反射光线 | 先找出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直线——法线,将法线作为角的一边,以入射点作为角的顶点,在图中作一角等于入射角的线,该线就是反射光线,并注明光线方向 |
已知反射光线作入射光线 | 先找出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直线——法线,将法线作为角的一边,以入射点作为角的顶点,在图中作一角等于反射角的线,该线就是入射光线,注意光线方向是从光源射向入射点的 |
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 先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此线为法线。过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交点(角的顶点或者说是入射点)作垂直法线的一条直线,该直线为平面镜的位置 |
例:如图所示,在0点放置一个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0点反射后,水平射入窗口P中。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解析:可先画出O点射向窗口P的反射光线,再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最后过O点作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入射角+ 反射角:180。一60。=120。,又因为反射角: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
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名称:光的折射的光路图
考点名称: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考点名称: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上浮 | 下沉 | 悬浮 | 漂浮 | 沉底 | |
F浮>G | F浮<G | F浮=G | F浮=G | F浮+N=G | |
实心物体 | ρ液>ρ物 | ρ液<ρ物 | ρ液=ρ物 V排=V物 |
ρ液>ρ物 V排<V物 |
ρ液>ρ物 V排=V物 |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 |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条件 | 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 ||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 |
悬浮 | 漂浮 | ||
区别 | 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 | 物体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一位置 | 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上 |
物体实心时,ρ物和ρ液的大小 | ρ物=ρ液 | ρ物<ρ液 | |
物体体积V物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排的大小 | V物=V排 | V物>V排 | |
相似 | 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各自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式一对平衡力 |
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1.对于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F浮= ρ液gV排,重力G物=ρ物gV排,因F浮≈G物,只要知道V排与V物的关系和ρ液(或ρ物)就可求出ρ物(或ρ液)。
例1: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125cm3的木块放入盐水中,木块有1/2的体积露出盐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盐水的密度____________ kg/m3(g取10N/kg)
解析:木块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F=G= Mg=p木Vg=0.6×103kg/m3×0.125×10-3m3× 10N/kg=0.75N,盐水的密度:
=1.2×103kg/m3
2. 若,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称重法,可求出,又因为,此时,可得。根据此式,已知ρ液,可求出ρ物,已知ρ物可求出ρ液。
液面升降问题的解法:
1. 组合物体漂浮类型
要看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关键是比较前后两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设物体原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后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若V’排>V排,则液面上升,若V’排<V排,则液面下降;若V’排=V排,则液面高度不变,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故,因为液体的密度ρ液不变,固物体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所以只要判断出物体前后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即可判断出液面的升降情况。
例1一个水槽内漂浮着一个放有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取出放入水槽里,烧杯仍漂浮在水槽中,则水面将(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无法判断
解析:铁球和烧杯漂浮在水中,装有铁球的烧杯所受的浮力F浮与烧杯和铁球的总重力平衡,则有:。把铁球放入水槽中,铁球下沉,铁球单独受到的浮力,;烧杯单独受到的浮力为。铁球放入水槽中后,铁球和烧杯所受浮力之和为F浮2,因此,烧杯和铁球后来排开水的体积之和小于原来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水面下降,故正确选项为C。
2.纯冰熔化类型:
此类题的规律技巧:若冰块漂浮于水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不变;若冰块漂浮于密度大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若冰块漂浮于(或浸没于)密度小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下降。
要判断液面的升降,必须比较冰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冰未熔化时,若它漂浮在液面上,则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即。冰块所受的,冰块的重力,由此可得;冰熔化后,化成水的体积。所以当冰块漂浮于水中时,,液面不变;当时,,液面上升。若冰块浸没液体中,则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块的体积,而冰熔化后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故液面下降。
例2如图所示,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全部熔化后( )
A.将有水从杯中溢出
B.不会有水从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烧杯中水面下降
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
解析:冰熔化后烧杯中的水面将保持不变,故不会有水溢出。
答案:B
漂浮物体切去露出部分后的浮沉情况:
漂浮物体,如将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后,物体的重力减小,而浸在液体中的部分没有变,根据F浮= ρ液gV排知物体所受浮力不变。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上浮。
例1长为L的蜡烛底部粘有一铁块,使其竖直停留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0,将其点燃,直到自然熄灭,设燃烧掉的长度为d,则( )
A.d<L0
B.d=L0
C.d>L0
D.无法判断
解析:假设将露出的部分一次切去,再分析剩余部分的沉浮情况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如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这时蜡烛的重力减小,而在水中的部分未变,即排开的水的重力——浮力未变,显然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将上浮。可见,蜡烛燃烧过程是逐渐上浮的,所以最终烧掉的长度大于L0,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上升 | 下降 | |
氢气球 | 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氢气 | 放掉球内部分气体,使球体积减小 |
热气球 | 充入加热后的热空气 | 停止加热,热空气冷却,热气球内空气密度增大 |
考点名称:密度公式的应用
密度公式的应用:
(1)利用m=ρV求质量;利用V=m/ρ求体积
(2)对于密度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①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②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④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