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球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 正文 | 返回 打印 |
|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让阳光集中在一枚凹面镜的中央,让它产生高温,然后引燃圣火,因此用到:光的反射原理和凹面镜对平行光的汇聚作用;生活中用到的太阳灶也应用这一原理制作的. (2)火炬手通过的路程S=500m,时间t=6h=21600s,火炬手的行走速度为:v=
正常人步行速度v′=1m/s,
答:(1)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用到了:光的反射和凹面镜对平行光的会聚作用;日常生活中的太阳灶是用此原理制作的. (2)火炬手们在这段路程中行进的平均速度是0.023m/s,若正常人步行速度以1米/秒计算,正常人步行速度为圣火传递队员行进速度的43.48倍.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最神圣的要算圣火登峰了.5月8日凌晨1点..”主要考查你对 球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速度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球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速度的计算
考点名称:球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凸面镜定义:
用球面的外侧作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做凸面镜。
凹面镜定义:
凹面的抛物面镜,平行光照于其上时,通过其反射而聚在镜面前的焦点上,反射面为凹面,焦点在镜前,当光源在焦点上,所发出的光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束,也叫凹镜,会聚镜。
平面镜 | 凸面镜 | 凹面镜 | |
反射面 | 平面 | 凸面 | 凹面 |
示意图 | ![]() |
![]() |
![]() |
对平行光的反射特点 | (1)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2)光路可逆 (3)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1)有发散作用![]() (2)F是虚焦点 (3)光路可逆 (4)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1)有会聚作用![]() (2)F是实焦点 (3)光路可逆 (4)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成像 | 正立,等大虚像 | 正立,缩小虚像 | 正立,缩小的虚像 |
应用 | 梳妆打扮用的镜子 | 汽车观后镜 | 太阳灶等 |
实像 | 虚像 | ||
不同点 | 是否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 是 | 不是 |
是否能用光屏接收到 | 能 | 不能 | |
正立还是倒立 | 倒立 | 正立 | |
相同点 | 都能用肉眼看到,都可以是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
考点名称:速度的计算
巧选参照物简化速度的计算:
恰当地选择参照物,可使某些关于速度计算的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像超车、错车,漂流物问题等都可以这样试试!不要形成定势,只盯着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例1在一列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车厢长 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用l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B.乘客用1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C.乘客用10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D,乘客用1.25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解析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我们首先想到的参照物是地面。本题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和乘客都在运动,问题很复杂,如果我们选取匀速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问题就会简单许多,只剩下一个相对于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乘客,无论乘客从车头走到车尾,或从车尾走到车头,相对车厢走的路程都是车厢长 20m,相对于车的速度为2m/s,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出时间,则乘客无论从车头走到 车尾或从车尾走到车头所需时间均相等,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比值类问题解决方法:
求比值的问题,把所给条件写成比的形式后,根据速度公式或者其变形公式,把所要求的硅用比值表示出来,化简,代入数据,计算得出结果。
例甲乙两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之比勾 4: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4:1,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
A.4:3
B.4:l
C. 3:4
D.16:3
解析:有速度公式变形得s=vt,利用速度公式来求路程之比
。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