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磁性、磁体、磁极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基本属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B.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向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D.将钢棒靠-物理

[db:作者]  2020-01-13 00:00:00  互联网

题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基本属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B.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向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
D.将钢棒靠近小磁针的一端时,小磁针的这一端会远离钢棒,这说明钢棒一定有磁性
题型:多选题  难度:偏易

答案

ACD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基本属性,其大小与..”主要考查你对  磁性、磁体、磁极,光的折射现象,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密度及其特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磁性、磁体、磁极光的折射现象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密度及其特性

考点名称:磁性、磁体、磁极

  • 概念:
    磁性 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这种性质叫磁性
    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  (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下来时,指南的一端叫磁体的南极,用符号S表示,指北的那一端叫磁体的北极,用符号N 表示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 磁体性质:
         性质磁体具有两极性,磁性北极N,磁性南极S,斩断后仍是两极N、S极。单个磁极不能存在。同时,磁体具有指向性,如果把一个磁体悬挂起来,就会发现它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左右,北极指向地理北极左右。

  • 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的方法:
    1.磁体磁性判断
         磁体有四种特性:一是吸铁性,二是指向性,三是磁极磁性最强,四是磁极问的相互作用。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磁性时,可以利用上面的任何一个特性。但要判断一个磁体的N、S极时,只能利用“指向性”和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钢棒磁性的判断
    旋转方法 判断方法
    如两次都不吸引,则A、B 都没有磁性
    如两次都吸引,则A、B都有磁性
    如只有1吸引,则B有磁性,A没有
    如只有2吸引,则A有磁性.B没有
    如始终没有相互作用,则 A、B都没有磁性
    如吸引力保持不变,则A 没有磁性,B有磁性
    如吸引力由强一弱一强,则,A有磁性,B没有磁性
    如先吸引后排斥,或先排斥后吸引,则A、B都有磁性

  • 电与磁,信息的传递知识梳理:

考点名称:光的折射现象

  • 概念:
    概念 说明
    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的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如图所示
    (1)对光发生折射现象的理解:入射光和折射光分别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因此它们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方向也往往发生改变
    (2)通常在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在界面上也同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3)光线垂直射人界面时,将不会看到折射现象,即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往脸盆中倒水,看到盆底深度变浅;潜水中的人看岸边的人变高;从厚玻璃砖后看到钢笔“错位”等。

  • 常见折射现象及解释:
    1.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会造成许多光学现象,如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半斜捅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曲,鱼缸中的鱼看起来变大,海市蜃楼等。要解释这些现象,首先要知道看见的并非实际物体,而是物体经折射后成的虚像。

    2.举例分析光的折射现象以池水看起来“变浅”为例,其原因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
          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里,假设从水池底的一点A射出的两条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如图甲所示),眼睛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的感觉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就会觉得光好像是从水中的A’射入我们眼睛里的,因此我们会觉得A’比A高了,即看起来池底升高,池水“变浅”了。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若从水中去观察岸上的物体,P点的位置将会升高,如图乙所示。例如跳水运动员在水下观察10m跳台,就会感到其高度超过10m。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从岸上看水里和从水里看岸上相同,都是看到升高了的虚像。
        补充:人眼之所以看到物体的虚像,都是因为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人眼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这就使人在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一个虚像。

  • 光的折射的特殊情况:
    全反射
    1. 定义: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媒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媒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媒质内的现象。

    2. 原理:
    公式为n=sin90°/sinc=1/sinc
    sinc=1/n
    (c为临界角)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只产生反射而不产生折射的现象.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折射角将达到90°,这时在光疏介质中将不出现折射光线,只要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上述数值时,均不再存在折射现象,这就是全反射.所以产生全反全反射全反射射的条件是:①光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
        所谓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两物质相比,折射率较小的,光速在其中较快的,就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光速在其中较慢的,就为光密介质。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
        临界角是折射角为90度时对应的入射角(只有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

    3. 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蜃景的出现,是光在空气中全反射形成的。

考点名称: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 发散作用:
    1. 发散作用
    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到折射光线为发散光束(如图乙所示),即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 发散作用是指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发散了一些或会聚程度减小了一些,如图乙。凹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束、发散光束有发散作用,对会聚光束也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发散光束。

  • 三条特殊的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③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原理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原理可以用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来说明,如图:

  • 根据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入射光线 光路图 折射光线
    凸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 会聚于焦点
    经过焦点的或从焦点发出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光心 传播方向不变
    凹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入射侧虚焦点
    延长线经过凹透镜对侧虚焦点的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光心 传播方向不变

考点名称:密度及其特性

  • 密度:
    项目 密度
    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单位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kg/m3=10-3g/cm3。如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意思为1m3的水的质量是1000kg
    公式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m/V,由此可得两个变形公式为m=ρV、v=m/ρ
    作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来鉴别物质,如水的密度为ρm=1.0×103kg/m3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的含义: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f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于铝制品来说,不论它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都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卜讲 “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



http://www.00-edu.com/html/202001/5153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