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__cm3。 (2)如图丁所示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 ;此实验说明 。 |
![](http://www.00-edu.com/d/file/2021-10-05/0ff90f7e2e33480711435321ad8ff6e8.gif) ![](http://www.00-edu.com/d/file/2021-10-05/af5e6ce555c40073c80c96091191fcd6.gif) |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所属题型:实验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1)左;52;20。(2)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1)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①调节天平横梁平”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扩散现象、
体积的测量,量筒的使用、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 扩散现象
- 体积的测量,量筒的使用
考点名称: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质量的测量工具:
质量的测量是物理中基本测量之一。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生活中我们在不同的场所还能见到许多测量质量的仪器。
1.手工类:杆秤
![](http://www.00-edu.com/d/file/2021-10-05/5fe0b18bcec8aa100b277164fe4d8135.jpg)
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它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秤钩等组成。称量时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示值。称量一般20kg,分度值50g。
2.机械类:磅秤、台秤、便携式弹簧秤
![](http://www.00-edu.com/d/file/2021-10-05/b85552d65cc60ab6e02c2423d760e7a3.jpg)
磅秤和台秤的结构由承重装置、读数装置、基层杠杆和秤体等部分组成。使用方法和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底座放置在平整坚实的载物台或地面上,调节调零螺丝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通过手动加、减槽码和移动游砣,使秤杆达到平衡,即可得出被称物体的质量。
3.电子类:电子秤﹑电子天平﹑地磅
![](http://www.00-edu.com/d/file/2021-10-05/63558de155abcb8da30c5ae8bae96965.jpg)
电子秤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称量装置,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电子秤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三部分组成。它能满足并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确、连续、自动”的称量要求。另外,它还具有累计顾客购买的不同货物金额、累计总金额、去皮等多种功能。电子秤的最大称量30kg,分度值10g,广泛的使用于多种场所。
质量的单位:
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千克,
常用单位:吨、克、毫克、斤等
引导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微克、毫克、克、千克、吨……之间都相差1000倍即:
1吨=1000千克(103千克)
1千克=1000克(103克)
1克=1000毫克(103毫克)
练习:练习1:
5吨= 5 ×1000千克=5000千克
540克 = 540×1/1000千克
= 0.54千克
25毫克 = 25×10-6 千克
= 2.5×10-7千克
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2)使用:先将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零;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砝码要轻拿轻放。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调节横梁平衡:在天平水平放置的时候,游码要回零,先进行观察:横梁标尺的最大量程、最小分度,横梁要平衡——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不平横——调节平衡螺母。
放被测物: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
添加砝码:先估被测物体质量的大小,先加达的,后加小的,然后移动游码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考点名称: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的实质是分子(原子)的相互渗入。
大家都知道,分子和分子之间是有距离的,就算是再紧密的物质分子也不可能严严实实地积压在一起。分子和分子之间以分子力相连接,分子可以随机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粒子(原子、分子或分子集团)的热运动自发地产生物质迁移现象叫“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的实质
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内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由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分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分子发生碰撞的情况也不同。这种碰撞迫使密度大的区域的分子向密度小的区域转移,最后达到均匀的密度分布。
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子为什么会扩散?
由于粒子(原子、分子或分子集团)的热运动自发地产生物质迁移现象叫“扩散”。扩散可以在同一物质的一相或固、液、气多相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间进行。
扩散主要由于浓度差或温度差所引起。一般是从浓度较大的区域向浓度较小的区域扩散,直到相内各部分的浓度达到均匀或两相间的浓度达到平衡时为止。物质直接互相接触时,称自由扩散。若扩散是经过隔离物质进行时,则称为渗透。
在自然界中扩散现象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使整个地球表面附近的大气保持相同的成分;土壤里所含有的各种盐类溶液的扩散,便于植物吸收,以利生长。此外在半导体,冶金等很多行业都应用扩散,以达目的。扩散,热传导和粘性通称为输运现象,其分别将物质(质量)、热能、动量由一位置移至另一位置,从而达到浓度或温度的均匀。
扩散现象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固体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液体的话是温度和物质的多少,气体是温度和物质的多少以及气压差之类的。
判断扩散现象的方法
确认某种现象是否属于扩散现象时,关键是要看不同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是自发形成的,还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还是由于宏观的机械运动形成的。由于分子运动而自发形成的属于扩散现象,受外力作用下的宏观机械运动形成的现象就不属于扩散现象。例如,秋天,桂花飘香属于由于分子运动而形成的扩散现象,而冬天,雪花飘扬是由于雪花受重力和风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它不属于扩散现象。
考点名称:体积的测量,量筒的使用
体积的定义:
体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用字母V,来表示。
体积的单位也采用国际制单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换算关系为:1m3= 1000dm3:1dm3=1000cm3;1m3=106cm3。
常见的体积类型: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台体等
体积的常用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
棱长是1毫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毫米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体积的常用计算:
(v=体积;a=长;b=宽;h=高;s=面积;r=球的半径)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c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sh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 v=sh÷3
球的体积计算公式V= 4/3×π×r×r×r
量筒的定义:
量筒是一种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量筒的规格:
一般有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
量筒的使用方法:
1. 怎样选择量简?
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为单位,10ml量简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量取70ml液体,应选用 100ml量筒。
2. 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3. 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简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才好。
4. 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5. 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6. 量筒能否加热或量取过热的液体?
量筒面的刻度是指温度在20℃时的体积数。温度升高,量筒发生热膨胀,容积会增大。由此可知,量筒是不能加热的,也不能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
7. 从量筒中倒出液体后是否要用水冲洗?
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为了使所取的液体量准确,似乎要用水冲洗并倒人所盛液体的容器中,这就不必要了,因为在制造量筒时已经考虑到有残留液体这一点。相反,如果冲洗反而使所取体积偏大。如果是用同一量筒再量别的液体,这就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为防止杂质的污染。
注:量筒一般只能用于要求不是很严格时使用,通常可以应用于定性分析方面,定量分析是不能使用量筒进行的,因为量筒的误差较大。量筒一般不需估读,因为量筒是粗量器,但有时也需估读,如物理电学量器中的电流表,是否估读尚无定论.
8.关于量筒仰视与俯视的问题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水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
仰视是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
9量筒不能直接加热 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不能在量筒里配置溶液的原因
a量筒容积太小
b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
c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d反映可能产生热
注:一般来说量筒是直径越细越好,因为这样的精确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