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蒸发不

互联网  2008-10-10 00:00:00  互联网

题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蒸发不需要吸热
B.物体吸热,温度就会升高
C.水的温度降低到0℃,不一定就结冰
D.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冰可以继续熔化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A、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且蒸发是吸热的,故该选项错误;
B、对于晶体的熔化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虽然吸热但其温度不升高,故该选项错误;
C、水的凝固点虽然是0℃,但并不是水的温度降低到0℃时就会结冰,因为在此基础上继续放热才会结冰,故该选项正确;
D、晶体熔化的条件有两个,即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故由于冰的熔点是0℃,若把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中,由于冰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继续熔化,所以该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梳理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蒸发不”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汽化及汽化的特点 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 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二物理。

  • 汽化及汽化的特点
  • 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
  • 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考点名称:汽化及汽化的特点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终状态是气态,汽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液体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沸点); 二是需要继续吸热

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变干,酒精蒸发等

考点名称: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

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
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

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与其凝固点相等。

晶体吸热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

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继续上升。熔化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熔化过程与晶体相似,只不过温度持续上升,但需要持续吸热。 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表明,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放热。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

熔化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的原因:
熔化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如图)的方法,利用水的对流,使受热更均匀,测量更科学。

影响熔点的因素
(1)压强平时所说的晶体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情况。对于大多数晶体,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晶体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金属铋、锑以及冰这样的晶体,熔化过程中体积变小,当压强增大时,这些晶体的熔点降低。
(2)杂质如果液体中溶有少量其他物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会有很大变化。如果水中溶盐,凝同点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

晶体的熔化条件

1、物质熔化需要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
2、固体根据熔化特点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2)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一般情况,对于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熔点越高;压强越小,熔点越低。但是水除外,压强越大,熔点越低;压强越小,熔点越高。所以水有着不同于其它纯态物质的单元系相图,它的固液线的斜率是负的,这一点与其它物质非常不同。

考点名称: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凝固点;②继续向外放热
  注意: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
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数形结合法在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的运用
在物理中常采用数学图像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如用温度一时间图像表达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沸腾的特点。涉及的图像有晶体(或非晶体)熔化图像、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等。图像法具有直观、形象、简捷和概括力强的独特优点。它能将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物理状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例下表是研究冰熔化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1)在图中作出冰的熔化图像;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
(3)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d,冰的温度是____,状态是____。
 解析:作图时,步骤是先描点再连线;在8~ 16min时,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故其熔点为0℃;熔化过程经历了8min;由表知,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n,冰的温度为0℃,此时冰已持续熔化了4min,但并未熔化完,故为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1)冰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2)0℃ (3)8 (4)0℃;固液共存状态

图像法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图像
AB段:物质为固态
BC段:熔化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此温度为熔点)
CD段:物质为液态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凝固图像 EF段:物质为液态
FG段:凝固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此温度为凝固点) 
GH段:物质为固态
凝固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考点名称: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即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但又有着本质区别。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

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

1、温度、热量和内能是热学中三个基本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都用“热”来表示,但三者的实质又有不同,十分容易混淆。温度描述了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描述了物体内能的变化量;内能表示了物体内所有分子所具有能量的多少。

2、热量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做功与机械能之间的关系一样。若两区域之间尚未达至热平衡,那么热便在它们中间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另一方传递。任何物质都有一定数量的内能,这和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无序运动有关。当两不同温度的物质处于热接触时,它们便交换内能,直至双方温度一致,也就是达致热平衡。这里,所传递的能量数便等同于所交换的热量数。许多人把热量跟内能弄混,其实热量指的是内能的变化、系统的做功,热量描述能量的流动,而内能描述能量本身,充分了解热量与内能的是明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键。

(1)“天气热”表示气温高,这里的热指“温度”

(2)“摩擦生热”表示用摩擦做功的方式消耗了机械能,增加了内能,这里的“热”指内能。

(3)“热运动”是指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里的“热”跟温度有关。

(4)“热膨胀”指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热”指温度变化。



http://www.00-edu.com/html/202110/8704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