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夏天在室内洒水能降低室内的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 B.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做──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能好 | C.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带有电 | D.机器的底盘常用生铁做──因为生铁的密度大 |
|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A、夏天在室内洒水能降低室内的温度,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室内温度,与比热容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是因为它们的导电性能好,电阻小,导线上损失的电能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它们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电荷,从而吸引碎纸屑,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机器的底盘为了增大其稳固性,选用密度较大的生铁来做,是因为相同体积下,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夏天在室内洒水”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
摩擦起电现象、
导体,绝缘体、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
- 摩擦起电现象
- 导体,绝缘体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考点名称: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
水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最大的物质是水。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103J/(kg•℃),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水的比热容的应用
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一特点是()。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解析: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水分的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即蒸发吸热.
解答: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防冻,要向稻田里灌水,不符合题意,故A错;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不符合题意,故B错;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不符合题意,故D错.
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蒸发吸热、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问题.
考点名称: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想象(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的原理及实质: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直接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组成。
从原子结构可以看出,物体本身就存在电荷,通常情况下原子的电子数量和核内质子数量是相等的,也就是正负电荷量是相等的,对外不显电性,这样的原子称为中性原子.这样的物体就是中性物体。
两个不同材质(注意绝缘)相互摩擦,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电子便从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一方,转移到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一方.这样双方的原子都因得失电子而打破了原来的中性状态,得电子的一方因电子数多于质子数而带负电,另一方则因失去电子,质子多于电子数而等量的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摩擦起电的条件: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人体为什么会产生静电?
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和积累,形成静电。人身上的静电主要是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的摩擦造成的,因此穿着不同材质的衣物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所以说,不同的衣料也可能决定带电的种类。
摩擦起电的原因:
(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补充: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考点名称:导体,绝缘体
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两者关系: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1)导体容易导电是冈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它们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能够从导体的一个部分移到另一个部分;
(2)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从绝缘体的一个部分移到另一个部分。
导体的分类
1、半导体: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非导体之间,比导体差、比非导体强,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温度、光照、杂质等因素都对它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和砷化镓等。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造半导体二极管、二三极管和集成电路等多种半导体元件。
半导体的特点:
(1)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只允许电流由一个方向通过元件。
(2)半导体三极管可以用来放大电信号。
2、超导体:
(1)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
(2)应用:
(1)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可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超导输电线可以无损耗地输送较大的电流,这意味着用细电线就可以输送大电流。
(2)超导磁悬浮现象,使人们可以用超导体来实现交通工具的“无摩擦”运行。
导体和绝缘体的比较:
考点名称: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密度知识的应用: 应用 适用范围 方法 求物体的质量 不便于直接称量质量的物体 (1)查出该物质的密度ρ,测出体积V (2)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m=ρV,求出质量 求物体的体积 形状不规则或不便于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 (1)查出物质的密度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 (2)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V=m/ρ求出体积 求物质的密度 鉴别物质 (1)根据ρ=m/v算出物质的密度 (2)对照密度表,鉴别出什么物质
2、密度的应用: 密度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①选择材料;②鉴别物质;③由体积求质量;④由质量求体积。
3、密度的特殊用途: 密度的特殊用途密度的特殊用途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密度的物质作产品的原材料。铅可用作网坠,铸铁用作落地扇的底座、塔式起重机的压铁等,都是冈为它们的密度比较大。铝合金用来制造飞机,玻璃钢用来制造汽车的外壳,泡沫塑料用来制作救生器件,氢气、氦气是气球的专用充气材料等,都因为它们的密度比较小。
4、怎样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的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或比较密度法。
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物体为空心物体。
(1)如果物体是实心的,则该物体的密度应该和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相同。因此只要用“比较密度法”比较,即可确定该物体的空实性。
(2)假设物体是实心的,可以由V=m/ρ求得等质量实心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再跟该物体的真实体积相比较,即可确定物体的空实性,这种方法称为“比较体积法”。
(3)假设物体是实心的,可以由m=ρV求得等体积的实心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再跟该物体的真实质量相比较,即可确定物体的空实性,这种方法称为“比较质量法”。
密度的应用:
密度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①选择材料;②鉴别物质;③由体积求质量;④由质量求体积。
考点名称: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稳度的定义:
是指物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的稳定程度,稳度的大小由物体重心的高度和支持面的大小决定.重心低,支持面大的物体稳度大,反之则稳度小.所谓支持面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围成的面积.如站在行驶车厢里的人,为了增大稳度,往往把两腿叉开,这样两脚所围成的面积就增加了,支持面增加了(同时重心也降低了),稳度增大了.又如一块砖平放和竖放相比较,平放时重心低,支持面积大,所以稳度就大.增大物体的稳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增大物体的稳度,既可以增大底面积,也可以降低重心的高度,还可以同时增大底面积和降低重心高度.精密的天平一定安置在一个底面积较大,又较重的底座上;高压线的铁塔都有一个很大的支持面;越野汽车和山区的拖拉机轮间宽度都较大,都是为了增大物体的稳度
决定稳度的因素:
稳度与重心的高度及底面积的大小有关,重心越低,底面积越大,稳度越大。
物体倾倒的条件: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只要中垂线(重力作用线)不超出物体的支持面,物体就不会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有哪些:
要使物体更稳定些,一是要增大物体的支持面,比如一个啤酒瓶子,你如果把它倒过来,瓶口朝下放在桌面上,很明显会比瓶底朝下更不稳定,这就是物体支持面大小影响到了物体的稳度;
二是要降低物体的重心,比如你拿一根竹竿,把竹竿竖起来,如果这根竹竿很长,就会感觉比较容易倒下,这就是因为长的竹竿重心更高,稳度也就降低了.
提高稳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增大支面;二是降低重心
1.增大支面
如图展示了几个提高稳度的例子。
2.降低重心
用降低重心来提高稳度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各种车辆都把底盘做得很重,重心降得很低;赛车选手几乎是平躺在轮子之间;在用卡车装货时,要注意把重的货物装在下面,轻的装在上面,而且货物不能装得过高。如果能把重心降到支点以下,还可以制作出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