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
![零零教育信息网](http://www.00-edu.com/d/file/2021-10-11/ffc6683a78d93e9279f733340058c6e4.png)
①他俩提出的问题是: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 ②根据经验,他俩猜想: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③实验过程如下: a.他俩按如下电路图连接电路.请将电路图填画完整. b.用R1=5Ω的定值电阻做实验,发现当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8V、1.6V、2.4V时,对应电流值分别为0.16A,0.32A和如图电流表的示数.请你在方框内设计表格并将实验数据整理上. c.换用R2=10Ω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④通过分析,他俩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得出了欧姆定律. 他俩经历的思维程序为:提出问题、______、实验检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2)在上述探究中发现:对同一个导体,的值相同,而这个值就是导体的电阻;不同的导体,的值一般不同.可见,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______和______无关.于是,他俩用如右图电路验证“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在M、N两点之间接入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实验发现:镍铬合金丝越长,灯泡越暗,说明电阻越______.这种显示电阻大小的方法是______法. |
所属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1)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在左端的空缺中填入电流表,在右端的空缺中填入电压表. 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示数为0.48A. 实验数据包括电压和电流,设计两行,一行为电压,一行为电流,分别记录.记录如下:
U/V |
0.8 |
1.6 |
2.4 |
I/A |
0.16 |
0.32 |
0.48 | 根据探究的实验步骤,他俩经历的思维程序为: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检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2)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R=,不能反映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是计算电阻的一种方法.同一导体,是定值,不同电阻,一般不同.电阻跟电压无关,跟电流无关,跟有关. 镍铬合金丝材料一定,横截面积一定,越长,对电流的阻碍越大,灯泡越暗.这种显示电阻大小的方法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如上表所示;猜想与假设;(2)电流;电压;大;转换. |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1)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①他俩提”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考点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压迫使电子定向移动(好比磁铁的磁场吸引铁屑),产生电流。电流描述电子移动程度。电阻描述电子自由移动的难易程度,电阻越大,电子越难移动,(就是通常所说:越难导电)相同电压下产生的电流就越小。公式为I=U/R(U为电压值,I为电流值,R为电阻值)。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我们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分两步:
第一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
第二步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http://www.00-edu.com/d/file/2021-10-11/3909201c9a78ade79dd06f374b546fb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