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 本书特色
作者通过一位中学生母亲的来信,展示了中学生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担忧和烦恼,以专家回信和相关链接相结合的方式给出了家庭教育专家对中学时代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有助于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和特点,有选择地学习和采用。
如“管多少的确是个问题——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于孩子,管还是不管,管多少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管”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内容。
如“家庭不能缺少父亲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保持一致”,很多家庭中,母亲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力军,而父亲往往游离于亲子教育的边缘。事实上,家庭中,父亲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母亲是大海,父亲是高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缺一不可。
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 内容简介
中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又是孩子生理和心理不断变化的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过好中学时代的每一天,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
《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中通过家长写给教育专家的信,我们能了解到面对中学时代的孩子,家长心中的焦虑、担忧和烦恼;通过书中教育专家的回复和给出的相关链接,家长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可行的操作方法,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中学时代,避免迷失在细节中。
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 目录
第1封来往信 有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招?——值得认真探索的初中阶段
第2封来往信 可怜珬下父母心——打开家庭教育的进步之门
第3封来往信 一份暑假作息时间表——追求生命的长度、宽度、厚度和浓度
第4封来往信 分数是亲子间的导火索——家长要认真把握少年期心理特点
第5封来往信 管多少的确是个问题——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第6封来往信 孩子的鉴赏力要靠*好的作品培养——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意识、能力和习惯
第7封来往信 孩子不听话,父母不应烦恼——教育需要一种必要的等待
第8封来往信 母女间“战争”所引发的——对少年更需要“冷处理”
第9封来往信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第10封来往信 *珍贵的是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孩子写“反思日记”
第11封来往信 尊重孩子,静待花开——家长如何发挥主导、外因作用
第12封来往信 优秀的孩子善于规划——父母要了解孩子少年期的开窍现象
第13封来往信 女儿读懂了妈妈的心情——用情感激励对孩子进行价值引导
第14封来往信 家庭不能缺少父亲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保持一致
第15封来往信 当父母遭遇家庭教育的瓶颈——正确度过家庭教育的困难期
第16封来往信 帮孩子过一个有个性的假期——警惕孩子掉入“分数陷阱”
第17封来往信 一寸光阴一寸金 ——人生观教育应积极稳妥地进行
第18封来往信 孩子需要学习,也需要友谊——持续发展少年的人际交往修养
第19封来往信 一个生命就这样凋谢了——对少年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第20封来往信 “我”还会进步的——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主动发展
第21封来往信 孩子这样努力对不对——不要被应试教育压榨成“考试机器”
第22封来往信 读高中的孩子更懂事——家长要掌握高中生思维特点
第23封来往信 不要迷失在细节中——高中阶段要“抓大不放小”
第24封来往信 持久的力量是惊人的——进入自我教育的新阶段
第25封来往信 不要累了再休息——高中学习的新思维对策
第26封来往信 罗丹“全神贯注”的秘密——家长要避免过度关注孩子
第27封来往信 感动是前进的推动力——如何引导孩子在互动中走向独立
第28封来往信 成就有主见的孩子——高中生的两个亮点:自主和主动
第29封来往信 宁静才能致远——家庭教育要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30封来往信 父母是孩子*好的榜样——继承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第31封来往信 生活原来是这样的
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 作者简介
冉乃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曾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冉乃彦,长期从事青少年儿童研究和家庭教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发展心理、科研方法。曾经持、参与“小学生自主性素质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学习的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成长在线》等栏目特邀嘉宾;曾由北京电视台《说你说我》栏目拍摄专题片《一个爱孩子的人》。
已出版《中学生的心理追求》《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给年轻教师的建议》等21本著作;发表了《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思考》《教师和家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素质?》等文章(共约4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