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图书内容 > 正文 返回 打印

第二节幼儿园管理的原则

网友  2022-04-11 00:00:00  互联网

一、幼儿园管理原则的含义

管理原则是指导管理工作的行动准则。幼儿园管理原则是指为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正确处理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关系或问题的指导原则,是对幼儿园管理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幼儿园的管理原则,是根据幼儿园教育任务、特点、管理规律及上述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在幼儿园管理实践中,管理原则起着统摄和指导幼儿园整个管理系统和各项管理工作并协调其间相互关系的作用。管理原则是对幼儿园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反映了幼儿园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幼儿园要实现有效管理,离不开正确原则的指导。幼儿园工作只有在正确原则指导下,才能保证管理过程得以有效运转,选择运用恰当的管理方法处理各种管理事件,统筹安排各项工作,最终较好地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

在幼儿园管理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的关系,涉及一系列矛盾。要概括总结出幼儿园管理的原则,就要认识和分析各种矛盾、关系,研究探索管理的规律。

幼儿园管理活动主要涉及四大类关系:

(一)幼教机构与社会的关系

幼儿园不是孤立的组织,而是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各项活动都要与社会发生联系,举办幼教机构发展学前教育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国家对幼儿教育在培养目标方向的要求,对幼儿园工作任务的要求,要考虑当地经济状况,自然地理条件,民俗与社会风气及家长需要等因素。

(二)工作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管理活动需要处理两类工作关系。一类为横向的即各部门所从事的不同内容的工作,它们之间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关系,如保教工作与后勤总务;一类为纵向的的即前后阶段的工作,它们之间应为相互联结、运转有序、不断递进的关系。

(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括组织中的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领导者管理者与作为管理对象同时又是工作主体的广大教职工之间的关系。

(四)资源的投入与工作效果的关系

举办幼儿园实现其工作目标,要由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然而资源的投入并不一定与工作效果成正比。有效的管理应考虑其间的内在关系。

二、幼儿园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管理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或目标的。幼儿园管理活动也必然朝向某种目标行进,因而毫无疑义地具有特定的方向。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生产力发展状况要求幼儿园工作要与之相适应,要在目的指向上保持一致。这是学前教育受社会政治所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具体到幼儿园管理的方向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即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教育方向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要求举办幼儿园要以社会效益为根本,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因而,方向性原则也就是办教育的政治思想党性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我国的幼儿教育如果要与社会主义的性质相适应,那么在幼儿园性质以及幼儿园任务上就要体现这一点,即在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各项工作的要求标准等方面也要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性质。在我国,不论学前教育、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各个层次的教育其办学方向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致的。我们的办学方向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新人,促进教育对象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保证当地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从幼儿园来说,幼儿园担负着双重的任务。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第2条、第3条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的性质以及任务的规定,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办教育的目的。幼儿园担负着双重的任务,这也是幼教机构的工作方向。我们要明确的是,教育好幼儿是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服务的,而服务好家长则是为了有益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二者均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因而,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全局的观点,使幼儿园管理与教育工作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总的目标。

目前,我国幼教机构在完成双重任务的方面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把幼儿园作为正式的教育机构,注意教育幼儿的任务;另一种倾向是把幼儿园看作是单纯的福利性机构,偏重服务家长的任务。在当前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有少数幼儿园,它们以盈利为目的,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或者开设第二课堂等兴趣班并以此为由额外收取费用,这些都反映出管理者在办园方向和办园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坚持方向性原则,就要保证幼儿园双重任务的完成。为此,幼儿园管理上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开办幼儿园,应当以教育效益、社会效益为根本,而不应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坚持方向性原则,要求我们要从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来搞好幼儿园工作,服务家长,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从而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

第二,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幼儿园中,党的基层组织要切实起到保证监督幼儿园行政工作顺利进行的作用,一方面要注意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教育方针政策在幼儿园的贯彻执行,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从而实现政治领导;同时,要通过发挥党组织在幼儿园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即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工作任务等方面做好表率,来实现对幼儿园行政工作方向的引导。

第三,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管理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活动。但各园在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办园经验、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都各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决策方向、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和评价效果时,都应立足实际,从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尤其在确立教育目标、制定计划中,应遵照“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教养要求的高度、难度和有效度。这条原则反对处处一刀切、事事齐步走的做法,因为任何脱离实际的行为都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这条原则的核心是强调按规律办事,只有把管理建立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础上,管理才能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它要求管理者加强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和评价活动,立足探索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水平、谋取更多的效益和经验。管理所追求的价值,存在于实事求是之中,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第四,要注意正确思想引导和优良园风建设。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是培养人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完成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教育好孩子,服务好家长,直接体现出幼儿园办园思想和精神风貌。培养好人才,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体现在幼儿园管理方面,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注重幼儿园的师德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素质,形成良好的园风园貌,激发幼儿园全员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完成双重任务,同心同德,奋发努力。

以上四点,是我们在贯彻方向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总之,坚持方向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优良的幼儿园园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双重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管理上要从实现整体目标出发,全面规划,统一指挥,合理组织幼儿园各个部门、各种因素、各个层次的力量,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幼教机构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它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结合而成的有着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实现总体效能,核心问题在于目的性。幼儿园的性质任务决定了保教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幼儿园管理一定要以保教为主。幼儿园工作不同于普通的学校教育,尤其特有的规律性,因而要依据教育对象,即幼儿本身的特点,通过保教结合,来实现育人目的和服务家长的社会功能。幼儿园管理内容及其要素一方面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综合性;另方面又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整体性。事物的本体既然如此,那么管理者在行使管理中必须掌握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学会综合思考,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综合调控管理过程,综合评价管理效果。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整体意识;二是要以教养为主,全面安排。

第一,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整体意识。整体性是管理系统的根本属性,是系统各构成部分的统一。它体现在:管理目标的确立,要求在整体上达到最佳化;管理系统的特性、运动规律和功能,都要在整合过程中显示出来;确定管理评价标准,要以反映系统的整体性为基础;考察管理的实际效应也应着眼于整体性。总之,管理要强调“以整体为准则,以整体为归宿”,要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只有把握了整体性这条原则,才能获得“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功效。

这个整体功能,不是“1十l=2”,而是“1十1>2”。这其中的奥妙的关键是系统诸要素通过有机结合,使系统整体产生了新的“质”,从而获得一种“附加量”的结果。这就是说,管理质量存在于管理要素的有机结合之中,整体功能源于综合管理。所以我们把整体性作为一条根本的管理原则。

第二,要坚持教养并举、保教结合。在幼儿园这个整体系统中,保教工作是中心工作,其他各个方面各个部分的工作如总务工作等都是为保证教养工作而设置的,是为之服务的。幼儿园管理要抓住这个中心,以带动全面。教养并举是指促进幼儿身心同步发展的工作内容与要求,保教结合是指教中有保、保中有教的工作方向和实施途径。二者统一,既反映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和幼儿园工作的规律,也突出了幼儿教师职责的特性。坚持教养并举、保教结合强调寓保教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保证把培养幼儿知、情、意、行和能力融于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之中。这里并不是抹煞保教人员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作分工,而是强调保教职能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反对“只管教、不管保”或者“只管保、不管教”的偏向。

要实现保教结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幼儿园各项活动均应以保教为中心;其次,开展保教活动要注意两者的结合渗透;此外,保教任务是通过各种活动在一日生活中完成的。幼儿园管理者领导者在保教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经常深入保教一线,全面了解各种保教活动开展情况进而作出认真分析,研究问题,为教养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推动和改进教养工作,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保教为主,整体全面安排既表明办园应依据客观规律,是一条教育性原则,也是管理原则,反映管理的规律。幼儿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发挥管理效益,就要做到保教为主全面安排,发挥管理的整体效益。园长应学会“弹钢琴”,要能区别轻重缓急,分清主调与和弦。幼儿园各方面工作均不可少,要统筹考虑,以保教工作为重全面安排。要考虑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并应围绕各时期的主要工作或阶段性重点,安排好其他工作,使各部门各项工作配合协调,实现幼儿园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转,最终较好地完成保教任务。

(三)民主管理原则

民主管理原则是指在幼儿园管理中,要处理好完成工作任务和关心人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管理者、领导者与管理对象的关系,调动全园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管理的激励机制,以较好地实现幼儿园的任务目标。

人是管理的核心。现代管理强调要以人为本。在幼儿园管理中,要处理好完成工作任务与关心人的关系,就要注意将社会要求同幼儿园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相结合。这不仅要求幼儿园管理者要有积极性,而且还要全力调动和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任务目标。积极性原则也就是全员参与管理的组织原则。

作为幼儿园的领导,幼儿园管理者必须要意识到,自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在行使管理职权的,要坚持真正从全园职工的需要出发,搞好幼儿园工作。对人的管理绝不能与限制约束人划等号,其实质是在于调动激励人的积极性,要注意处理好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关系。应当认识到广大教职工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是实施教育等各项工作的主体。同时,管理的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做好幼儿园工作,就要注意区别和处理好主人与仆人,当家人与管家人之间的关系,幼儿园管理并非仅是领导管理者的事,还应依靠全员教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是指积极关心参与事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办好幼儿园,幼教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为了贯彻民主原则,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幼儿园管理一方面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即方向性原则,如前所述,同时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原则。应明确党的原则、社会主义办园方向是符合人民群众包括幼儿园职工的根本利益的,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二者一致。管理者一定要相信、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管理工作者要注意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听取教工群众的意见,广泛获取信息。管理者要与全园职工同呼吸共命运,为他们服务,充分调动其关心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发挥主人的作用。

第二,在组织上要为群众参与管理创造积极的条件。我们常听到“群众是企事业的主人”这样的口号,但是要想将口号变为现实,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组织上要尽量为群众参与管理创造积极的条件。

实行民主管理应当建立群众监督咨询的组织和制度。如,定期召开教代会、职工代表大会、园务会、党政工团联席会等,讨论幼儿园工作和问题,沟通管理者与群众的关系。

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发扬民主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科学决策。例如,一些幼儿园在实施优化组合、教师聘任制和制定岗位责任制的过程中,自下而上地听取群众的意见,进而制定出幼儿园内部的体质改革方案。

另外,幼儿园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也是群众自我管理的良好方式。又如设意见箱,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等。管理者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地探索,创造出更多新的有效的形式。总之,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全园职工积极性,使他们对领导管理人员有监督权,对幼儿园重大问题有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权利,真正实现当家又做主。

(四)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管理要在正确的目标指导下,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组织园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充分挖掘潜力讲究经营,高质量、高效益地实现培养目标,完成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益,即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贡献,充分发挥管理的生产力职能。办学办教育也有经济效益问题。作为教育机构的幼儿园的工作,要通过科学管理,在现有人力、物力等条件下,充分发挥潜力,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

管理者不能满足于做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或是只讲动机,不讲效果的“原则领导者”。单纯对上级负责的任务观点和败家子作风都是应当坚决反对和防止的。幼儿园工作要逐步纳入真正的科学管理轨道。

要讲究管理工作效益,就要注意研究人力、物力等的投入或劳动耗费带来了多大的效用、功能,即管理工作完成目标和任务的效率,管理活动的整个效果如何。办幼儿园无疑也有效益问题,不仅有社会效益,也涉及经济效益,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幼儿园管理者应通过合理组织有效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提高管理的功能效益,较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任务——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更多幼儿体、智、德、美等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育人的数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有效性原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效益观,具体说来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要有效组织和利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优化。有效运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优的效果,这是管理的意义之所在。幼儿园管理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注意计算经济投入或资源的耗费与培养人才和办事效果的关系,要考虑如何发挥教育投资的最优经济效益的问题。

为此,幼儿园要注意分析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等,在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克服和消除人浮于事的现象,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潜在能量,更好和更多地完成工作任务;一方面还要做到合理利用物质资源和资金,科学经营,节支增收,提高经费和物资利用的有效率。幼儿园的建设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园的思想。

我国的幼教事业,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仍需继续提倡和发扬这一优良的办学传统。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底子薄,人口多。因而在举办和发展幼教机构时,应力求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要正确理解现代化的含义。管理者特别应注重调动全园职工的积极能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善办园环境。如,尽量减少非教育性的开支,合理定编定员;加强教育设备的保管恶化维修,延长其使用寿命;杜绝浪费和防范不应有的损坏等。另外,对时间也有一个合理有效利用的问题。幼儿园管理者要有经营意识,加强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二,要建立合理的组织与制度,使幼儿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建立较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即依靠制度化来保证统一组织和指挥,依靠规范化来促进管理的良性循环。制度化是规范化的基础,规范化是制度化的进一步发展。

幼儿园要不断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幼儿园工作的任务目标,建章立制,形成管理层次清楚,职责分明,既统一领导又分工协作的科学的管理系统,保证管理过程正常有序的运行。幼儿园要根据本园实际,合理地设置机构,并注意调整完善,做到机构简、人员精,各部门和人员有职、有权、有责,实现集中统一指挥,分层管理,能级相应,相互配合,提高组织的功能和效率。

国家的宪法、教师法和幼儿教育的两个法规,已从宏观上为幼儿园贯彻“两化”原则规定了总依据、总准则;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制定的条例、规章制度,是实现“两化”的具体保证。贯彻“两化”原则,关键在于园长要学会以法治园,一方面要使“两化”内容切合客观实际,充分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用科学性和严肃性来增强其权威性;另一方面,领导应身先士卒,成为“两化”管理的热情宣传者和模范执行者,以榜样力量带动全体职工自觉接受法规约束,并重在培养行为习惯,形成良好园风,确保“两化”原则渗透于每个工作领域,贯彻于管理全过程。

幼儿园要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工作制度,包括全园性制度与部门性制度,以及考核奖惩制度,并形成规范,从而形成稳定、正常的工作秩序。应做到定岗定责,责任到人到岗,并将各类人员的职责权利统一起来,通过对其行使职权承担责任的结果作考核评定,奖优惩劣,给予相应的利益,使制度真正起到规范组织中各类人员行为和活动的管理手段的作用。

实现有效管理就要加强幼儿园工作的计划性,避免盲目随意性,可以通过计划将各部门各方面工作有机联系和组织起来,形成前后连贯,环环相扣的系列,并注意使幼儿园管理依一定的程序展开,从计划的制定,到组织实施,以至检查和总结构成完整的管理活动周期,依科学合理程序不断运转,将幼儿园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不断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五)社会协调性原则

幼儿园管理协调性原则是指,幼儿园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园所管理要注重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内外协调,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尽力排除不利因素,在幼儿园内外相互作用与影响下,不断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要贯彻社会协调性原则,需要我们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正确认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树立面向社会办园思想。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密切联系,幼儿园管理活动是在同社会各个方面的交往中进行的。幼儿园应注意通过内外协调,充分利用社会有力条件,排除不利因素,在幼儿园内外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不断地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观念。幼儿,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国家、民族的希望。幼儿教育的任务目标,是为培养幼儿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一代新人的茁壮成长。幼儿园管理活动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实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是我国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今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行动口号。要做到这一点,要求管理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增强对“幼儿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二要强化“现代儿童发展观”意识;三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四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幼教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五要树立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幼教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总之,要把这些意识和行为要求摆在首位,并渗透于幼儿园管理活动过程中。

第三,要增强联系,搞好社会协调,实现双向互动。现代管理学不是孤立地研究管理现象,而是注重把管理置于一定的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考察其相互联系、影响,强调组织的效率取决于组织与环境的适应性。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并处理好幼儿园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关系。

对内应处理好各部门、各类人员之间及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使各项工作有秩序地开展,保证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还有注意搞好对外协调,要增强社会联系,了解社会需要,处理好学前教育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与所在社区及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

例如,要了解党和政府部门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令法规,结合幼儿园实际加以贯彻执行。对上级部门要主动地介绍情况,提供信息并争取其支持、领导;对作为兄弟单位的其他幼教机构的同行们,要多交流和研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家长工作密切家园联系,更好地发挥家长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并与幼儿园教育配合一致;还要注意考虑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特点,发挥地方的优势和有利因素,为幼儿园发展争取较好的社会环境。

幼教机构要搞好管理就要注意分析园内外之间的动态矛盾,主动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有意识地自我调节与环境保持平衡。要搞好社会协调,除了注重向社会宣传教育,还应积极参加和主动为社会服务,发挥社会作用,从而争取双向服务,创造良好的组织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幼儿园管理原则是指为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正确处理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关系或问题的指导原则,是对幼儿园管理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园管理中要坚持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管理原则、有效性原则和社会协调性原则。

幼儿园管理以上几条基本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它们共同作用于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在幼儿园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将这几方面原则加以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 = 本节内容结束 = =



http://www.00-edu.com/tushu/2/2022-04-11/3215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