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农村经济卷 1978-2008]

  2020-06-04 00:00:00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农村经济卷 1978-2008] 本书特色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为读者全面了解农村30年的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为各级决策部门制定深化农村改革政策提供了参考,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农村经济卷 1978-2008]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力图完整地体现我国农村改革的背景、过程、阶段和成就。包括改革发展脉络、基本经验、重大事件、关键问题和前景展望等内容。着重介绍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进展和经验,突出了对我国“三农”重大政策走向的前瞻性分析。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过去30年间,农村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巨变。农村的率先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摸索了经验,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开拓性作用。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全面介绍和论述了农村改革实践的重大成就,如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改革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调整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不合理限制,告别2 600年的农业税制度,实行村民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农村经济卷 1978-2008] 目录

1 农村30年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1 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
1.2 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1.3 农村改革对推动我国整个改革的积极影响
1.4 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5 新阶段“三农”问题的地位
1.6 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课题

2 破除人民公社制度与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
2.1 从“耕者有其田”到人民公社制度
2.2 家庭承包责任制兴起与人民公社制度解体
2.3 中国农村改革何以率先获得成功

3 改革土地制度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3.1 土地问题是中国“三农”政策的核心问题
3.2 明确界定农村集体的土地权利
3.3 强化农民土地承包权
3.4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3.5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3.6 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

4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4.1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概况
4.2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4.3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5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5.1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5.2 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6 农村税费改革
6.1 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负担状况
6.2 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
6.3 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效
6.4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经验
6.5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6.6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7 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
7.1 农业结构调整
7.2 确保粮食安全
7.3 农业产业化经营
7.4 农业对外开放

8 乡镇企业发展与转型
8.1 乡镇企业发展的历程
8.2 乡镇企业的历史贡献
8.3 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
8.4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
8.5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与创新

9 农村劳动力转移
9.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9.2 农村劳动力转移新趋势
9.3 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进展
9.4 农民工政策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9.5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

10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0.1 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
10.2 农村金融供给与信贷约束
10.3 农村金融体系的局限性
10.4 中国农村信用社新一轮试点改革
10.5 建立符合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 农业投入与农业支持保护
11.1 我国政府财政农业投入概况
11.2 财政支农的主要成效
11.3 司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
11.4 我国支持和保护农业政策

12 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
12.1 传统投入体制下的农村义务教育
12.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体制
12.3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12.4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2.5 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

13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
13.1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13.2 农村医疗市场化对贫困人口的影响
1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13.4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政策

14 扶贫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4.1 扶贫政策与减贫的成就
14.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5 农村治理方式与乡镇基层政权组织改革.
15.1 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农村的直接控制
15.2 农村处于快速社会分化阶段
15.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治理方式的变化
15.4 乡镇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15.5 农村治理和基层政权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5.6 村庄干部与村庄治理
15.7 探索农村治理新机制
后记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农村经济卷 1978-2008] 节选

1 农村30年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2 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1.2.3 始终把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能够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 邓小平同志曾经精辟地指出:“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农村改革初期,党和政府通过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政策,给农民看得到的物质利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又及时作出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等重大决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度出现的“农产品价格过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过高和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1994年、1996年国家连续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总的提价幅度达到102%,,整顿生产资料流通秩序和实行*高限价,下大力气减轻农民负担,较好地解决了“一低、一高、一重”问题,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积极性,为农业连续丰收奠定了基础。在粮食连年丰收后,国家又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打白条,及时抑制了市场粮价大幅度下跌的势头,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农村经济卷 1978-2008] 作者简介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收入增长研究》、《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邓小平农业思想论》、《中国工农业关系的历史考察》。主要获奖成果有:获2005年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获2003年、2005年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2001年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9年获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著奖,2000年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4年以后连续参加三个中央1号文件起草工作。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顾问等。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农村经济卷 1978-2008]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8/242411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