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内容简介
《世界人文经典译丛:经济学原理》是新古典经济学派、剑桥经济学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品。在西方经济学界被认可为划时代的著作,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人文经典译丛:经济学原理》是继《国富论》之后很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为微观经济学各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为经济自由之路做了总结。马歇尔提出的“静态分析范式”现在已经演变为局部均衡分析法,创造了经济学分析的工具,他提出的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世界人文经典译丛:经济学原理》的基础理论浅显全面,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读物,畅销世界各国,一直被欧洲有名学府列为经济学入门读物。
经济学原理 目录
**卷 导言
**章 绪论
第二章 经济学的实质
第三章 经济规律
第四章 经济研究的目的与课题
第二卷 基本概念
**章 绪论
第二章 财富
第三章 生产、消费、劳动和必需品
第四章 收入与资本
第三卷 论需求及其满足
**章 绪论
第二章 欲望与活动
第三章 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第四章 需求弹性
第五章 一种物品不同用途的选择
第六章 价值与效用
第四卷 生产要素
**章 绪论
第二章 土地的肥力
第三章 人口的增长
第四章 人口的健康与强壮
第五章 工业训练
第六章 财富的增长
第七章 工业组织
第八章 分工及机械的影响
第九章 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第十章 大规模生产
第十一章 企业管理
第十二章 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
第五卷 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章 论市场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
第三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四章 资金的投放与分配
第五章 各种需求与供给
第六章 混合企业各部门应分担的费用
第七章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
第八章 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
第九章 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
第十章 从报酬递增规律看需求和供给的均衡
第十一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变动的理论
第十二章 垄断理论
第六卷 国民收入的分配
**章 分配概论
第二章 劳动工资
第三章 资本的利息
第四章 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
第五章 地租
第六章 土地租佃
第七章 分配总论
第八章 进步对价值的一般影响
第九章 进步和生活程度的关系
经济学原理 节选
《世界人文经典译丛:经济学原理》:
5.土地肥力报酬递减倾向
报酬递减规律和报酬递减倾向可以用一些形象的说法来进行说明,首先是关于报酬递减规律的说明。
因为报酬递减规律和价值无关,只关乎生产数量,所以在土地的使用过程中,要想规避报酬递减规律,使土地的产出数量以高比例速度增长,单纯依靠增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还要依靠耕种方法和农业技术的改良才能够实现。因为报酬递减规律会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土地的利用还不够充分。
土地所有者一般不会对一块土地进行特别细致的经营管理,即便是在这种方式下一块地也能给他带来大量的回报。他们经营土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较少的资本和劳动支出,来获取土地上的全部回报。只要在土地所有者的能力之内,一般会采用广撒网的方式进行耕种,这样就方便所有者能够的在更多的土地上进行耕种活动,就像圈地运动一样,土地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当土地面积太大时,资金和劳动就太过分散了,即便是所有土地都能分配到一定的资金和劳动,但是都不足以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的报酬递减规律就会出现,所得到的报酬就会少于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土地所有者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将资金和劳动都集中投入到一小块土地中,所得的回报要多于从整片土地中得到的。假如土地的所有者在经过思考之后,他使用的土地面积产出的回报恰好能达到*大的数量,那么集中精力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限制,如果所有者集中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对小块土地尽可能地多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者在小块土地上得到的回报,会少于在更多的土地上得到的回报,报酬递减规律也会出现。
以上假设情况都必须在农业技术处在同一水平下才能成立。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所有者的子孙对土地进行更多的资金和劳动投入,只有对更广的土地面积进行投入,才会避免报酬递减规律的出现。但是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再进行土地扩张了,因为土地可以无偿得到,周围的土地都已经归别人所有了。他们只有通过购买或者租借才能获取更多的土地,或者搬到另外一个可以无偿得到土地的地方去。
这里开始对报酬递减的倾向做一下简单的说明。报酬递减的倾向在使用土地支配权的地方可以充分展示出它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报酬递减的倾向,农民并没有仅仅保留自己的一小块土地,而是纷纷去扩大自己的土地面积。如果能放弃这种疯狂的租地行为,把所有的租金和劳动都投入在自己的一小块地中,不仅可以避免昂贵的租金,同时他在这一小块土地上所得到的回报是等同于在所有土地上带来的回报的。也就是说小块土地上产出的数量是等同于所有土地的产出数量的,这样之前为了扩张土地而付出的租金就会成为收益的主要来源。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土地越多越好,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有精力去管理大片的土地。但是杨格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之后很多在农业领域里面稍有建树的人都会跟着对这种看法大加批判。按照他们的说法,农民应该将有限的负金和劳动集中起来,这样做是有益处的,但是并不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产物。因为没有盲目扩大土地,就可以免去租借土地的费用。这一部分费用减去可能会出现的报酬递减所带来的损失,还有剩余的部分,这样农业权威们的意见就有了充分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