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经济蓝皮书夏季号(2018-2019)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20-06-04 00:00:00  

经济蓝皮书夏季号(2018-2019)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经济蓝皮书夏季号。本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宏观报告,第二部分为区域经济发展前景报告。
宏观报告回顾了2018-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经验事实,随着中国GDP不断增长,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将突破60%,以城市人口聚集推动的服务业和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逐步替代增长靠工业、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物质生产模式。经济新常态开启了中国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转换。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核心是要从大规模物质生产为目标导向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消费和服务,通过人力资本累积、人的新链接与互动推动创新发展,形成消费-人力资本-创新的跨期效率补充机制。第二部分为中国区域经济前景报告。通过对1990~2019年中国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30个省区市1990~2019年、“八五”至“十三五”的发展前景和各一级指标经济增长、增长潜力、政府效率、人民生活和环境质量的指数、分级和排名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雷达图等相关分析。

经济蓝皮书夏季号(2018-2019)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经济蓝皮书夏季号。本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宏观报告,第二部分为区域经济发展前景报告。 宏观报告回顾了2018-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经验事实,随着中国GDP不断增长,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将突破60%,以城市人口聚集推动的服务业和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逐步替代增长靠工业、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物质生产模式。经济新常态开启了中国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转换。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核心是要从大规模物质生产为目标导向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消费和服务,通过人力资本累积、人的新链接与互动推动创新发展,形成消费-人力资本-创新的跨期效率补充机制。第二部分为中国区域经济前景报告。通过对1990~2019年中国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30个省区市1990~2019年、“八五”至“十三五”的发展前景和各一级指标经济增长、增长潜力、政府效率、人民生活和环境质量的指数、分级和排名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雷达图等相关分析。

经济蓝皮书夏季号(2018-2019)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外部冲击、名义GDP收缩与增强经济体制韧性/001
  一 外部冲击引起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名义GDP收缩/003
  二 外部冲击的评估/007
  三 高质量转型的潜力评估/010
  四 高质量增长与增强经济韧性的国际比较/018
  五 区域发展前景/031
  六 增强经济韧性的体制安排/040 Ⅱ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报告
.2 1990~2019年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
  ——高质量发展和增强经济韧性/046
  一 引言/047
  二 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结果/048
  三 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098
  四 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的影响因素分析/115
  五 结论/154
  附录1 评价结果相关图表/156
  附录2 指标设计及数据处理/167 Abstract/231
Contents/233

经济蓝皮书夏季号(2018-2019)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作者简介

李 扬 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11年被评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研究会副理事长。
曾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和论文奖。已出版专著、译著2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大型金融工具书6部。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项目40余项。
刘霞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承担和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及社科院、经济所重大课题研究。在《经济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多篇。主要专著有:《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中国经济增长前沿》(合著)。李 扬 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11年被评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研究会副理事长。
曾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和论文奖。已出版专著、译著2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大型金融工具书6部。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项目40余项。 张 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参加和主持了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劳工组织等多项国际合作、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和国家交办的课题。负责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沿”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和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研究”等课题。合作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出版专著若干本,在《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合作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共计百余万字。
刘霞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承担和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及社科院、经济所重大课题研究。在《经济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多篇。主要专著有:《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中国经济增长前沿》(合著)。
袁富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承担和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专著有:《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等。
张自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两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与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金融评论》、《经济学(季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专著《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入选社科院文库,并被评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10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经济蓝皮书夏季号(2018-2019)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8/242628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