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紧平衡下我国粮食安全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我国粮食的生产与消费出发, 分析讨论了我国粮食长期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结合对于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及其结构变化的研究,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出口安全问题, 并对我国“三量齐增”与粮食进口依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后提出了“四化同步”下粮食安全支持政策的调整路径与支持手段创新的相关建议。
长期紧平衡下我国粮食安全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对我国粮食长期供需平衡的基本判断
第二章 我国粮食长期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2.1 影响粮食长期需求的关键问题
2.2 影响粮食可持续供给的关键问题
2.3 影响粮食市场加工流通的关键问题
第三章 我国粮食的生产与消费
3.1 粮食供给
3.2 粮食需求
3.3 粮食供需预测
第四章 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及其结构变化
4.1 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的总体特征
4.2 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差异
4.3 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与收入的内在关系
第五章 中国粮食进出口安全
5.1 世界粮食贸易现状
5.2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
5.3 粮食进口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风险
第六章 “三量齐增”与粮食进口依赖
6.1 粮食产量连增与进口增长
6.2 粮食需求变动对进口增长的影响
6.3 粮食价格变动对进口增长的影响
第七章 产量连增背景下我国粮食进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7.1 生产成本和*低收购价政策对国内粮价的影响
7.2 国内外粮价变动对粮食进口规模的影响
第八章 “四化同步”下粮食安全支持政策的调整路径与支持手段创新
8.1 以质量换空间,确保耕地“红线”不动摇的基础上,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资,提高土地质量
8.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缓解水资源瓶颈,推进可持续发展
8.3 优化粮食生产结构,适应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引导粮食的生产布局
8.4 建立粮食安全功能区,加大向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构建产销对接的补偿机制
8.5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实施粮食生产专项保险补贴
8.6 有序推进家庭农场,培育一代新农民,有效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8.7 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全程推广节粮减损设施和技术
8.8 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8.9 支持全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粮食储备体系
参考文献
长期紧平衡下我国粮食安全研究 节选
《长期紧平衡下我国粮食安全研究》: 2.3.1 支持体系存在短板 在粮食物流支持体系方面:一是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和设施缺乏、投入不足的现象。二是政府投入仍显不足。2010年全国仓储设施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1998年前建设仓房的有效仓容占全国总有效仓容的46.5%.待报废和需大修的仓容占总有效仓容的12.28%。三是财政支持政策和信贷支持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导致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支持各行其道,极易诱发投资过度、资金浪费等问题;另外,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不能很好配合,特别是在如何通过财政贴息引导和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横向的协调机制,影响了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整体效果的发挥。 粮食储备支持体系方面:一是地方储备规模不到位。一些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粮食风险基金不足,地方储备粮费用和利息补贴难以落实;一些财力雄厚的地区,认为储粮不如存钱,对建立地区储备缺乏积极性;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或缺乏足够的县级粮食储备。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例如,缺乏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储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大量的原粮又不能及时派上用场,应急能力受到较大影响。三是粮食储备支持力度不平衡。粮食储备支持政策过于集中在中央储备粮各项业务开展上,很少顾及地方储备粮业务的开展,特别是在储备粮收购、储存、税收支持等方面差别比较明显。例如,目前中储粮系统税收优惠包括财政补贴收入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经营中央储备粮油业务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金账簿和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等;但大部分地区储备粮企业不能真正享受到上述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零售支持方面:一是高校学生补贴一刀切,缺乏针对性。目前,在读高校学生每人每月都普遍享有60元的粮油副食价格补贴,但是这项补贴对非贫困生来说实在多余,对贫困生来说则显得杯水车薪。二是政府对补贴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督。不少低收入困难家庭在拿到临时物价补贴后,并没有将这一资金用于粮油食品消费,而是投向了其他支出,背离了补贴的初衷。三是补贴覆盖面仍然过小。目前我国还有1.5亿人尚未达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的收入标准。因此,即使按照中国l300元的贫困线标准,农村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城市还有7000多万低保人口,一些地方绝对贫困面还相当不小,这些贫困人群饥饱问题的解决还得依赖政府的粮食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