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出版社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 本书特色
《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基于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的较为严密的论证,基于国内外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经典理论和模式的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三个层次”诉求的机理和路径的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对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江苏要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用创新发掘增长动力,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要精心耕耘好“三块地”,完善“三个机制”,促进“三个发展”,实行“一个严格保护” 。
中国经济出版社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的较为严密的论证,基于靠前外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经典理论和模式的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三个层次”诉求的机理和路径的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对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江苏要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用创新发掘增长动力,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要精心耕耘好“三块地”,完善“三个机制”,促进“三个发展”,实行“一个严格保护” 。
中国经济出版社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 目录
**章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问题逻辑1
**节问题的提出1
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历史逻辑的结果1
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现实逻辑的结果3
三、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未来逻辑的结果4
第二节主要概念的界定6
一、创新驱动及其特征6
二、转型升级内涵及影响因素10
三、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三个层次16
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需要关注的着力点18
第二章创新驱动的理论机制分析20
**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经典理论20
一、亚当·斯密的认识20
二、卡尔·马克思的思考20
三、约瑟夫·熊彼特的现代创新理论22
四、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发展25
五、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30
六、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理论31
七、十八大以来我国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34
第二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机理43
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三个阶段43
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一般机理45
三、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具体作用机制47
第三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环境与趋势48
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内外环境48
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趋势52
第四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路径54
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内生路径55
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外生路径57
第三章国内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模式60
**节国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要模式60
一、市场主导型模式60
二、政府引导型模式61
三、政府主导型模式62
第二节国内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64
一、深圳奇迹64
二、宁波经验68
三、首都创新战略70
四、新苏南模式73
第三节国内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与启示76
一、主要经验76
二、有益启示79
第四章创新引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81
**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背景81
一、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面临的机遇82
二、苏南自主示范区建设面临的挑战84
第二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定位、布局86
一、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86
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88
三、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89
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组织架构92
第三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常州案例93
一、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93
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95
三、常州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证分析102
第四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路径105
一、开展“五项试点”106
二、实施“六项行动”111
第五章创新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122
**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122
一、创新型城市的由来及内涵122
二、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124
三、创新型城市的类型126
第二节江苏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128
一、江苏创新型城市建设拥有坚实的基础128
二、江苏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三大挑战130
第三节江苏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测度132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132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134
三、数据来源134
四、江苏创新型城市水平总体水平测度研究134
五、江苏创新型城市与其他11个创新型城市的比较研究138
第四节加快江苏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149
一、突出自主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创新149
二、突破人才瓶颈,以大众创业拉动城市创新150
三、突显创新主体作用,以主体能力提升推动城市创新151
四、打破环境约束,以环境优化转动城市创新152
五、突进资源整合,以资源效率提高跃动城市创新153
第六章创新崛起:民营经济生态化转型升级 155
**节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理论155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155
二、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本质要求:民营经济生态化156
三、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内容要求:“五层次论”160
四、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过程要求:从理念到营销162
第二节江苏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现状163
一、江苏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64
二、江苏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面临问题、机遇与挑战166
第三节创新驱动江苏民营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水平测度168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168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174
三、数据说明176
四、创新驱动江苏民营经济生态化水平实证研究177
五、差异原因分析182
第四节提高江苏民营经济生态化水平的政策建议184
一、领先区:提高生态融资水平184
二、发达区: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187
三、中等区:打造低碳排放的民营工业体系188
四、落后区:提高民营企业入驻的能耗和环境门槛190
第七章创新聚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92
**节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基本理论192
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与特征192
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功能与构成要素195
第二节 江苏建设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安排197
一、总体要求197
二、目标定位198
三、战略安排198
第三节智能电网常州产业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案例 204
一、智能电网常州产业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SWOT分析204
二、智能电网常州产业链科技创新中心的构建208
三、智能电网常州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运行机制215
第四节 江苏建设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216
一、把握“五个坚持”217
二、完善“三个机制”217
三、促进“三个发展”219
四、推动“两个结合”219
五、实行“一个严格保护”221
中国经济出版社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陈晓雪,女,1966年生,甘肃天水人。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社会科学处处长,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人才。常州市社科联理事,兼任常州民营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民营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社科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江苏省软科学等省部级项目。著有《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三江源生态经济研究》《苏南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苏南模式嬗变——创新城市发展》《生态化济济发展:实证与路径》等多部学术著作。主编《人文社科导论》教材1部,有8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励。在《江苏省社会科学》《理论前沿》等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谢忠秋,男,1964年生,镇江丹徒人。现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统计学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统计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项目多项。在《统计研究》《华东经济管理》《江苏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陈晓雪,女,1966年生,甘肃天水人。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社会科学处处长,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人才。常州市社科联理事,兼任常州民营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民营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社科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江苏省软科学等省部级项目。著有《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三江源生态经济研究》《苏南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苏南模式嬗变——创新城市发展》《生态化济济发展:实证与路径》等多部学术著作。主编《人文社科导论》教材1部,有8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励。在《江苏省社会科学》《理论前沿》等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谢忠秋,男,1964年生,镇江丹徒人。现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统计学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统计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项目多项。在《统计研究》《华东经济管理》《江苏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潘冬,男,1981年7月生,江苏常州人。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毕业于河海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技术创新及其知识产权管理。现为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江苏理工学院民营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江苏民主建国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常州市软科学项目多项。在《中国科技论坛》《经济体制改革》《科学管理研究》《经济纵横》《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CSSCI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