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1937-国际视域下皖江区域经济 本书特色
本书广泛收集与利用正史、档案、方志、文集、调查资料、年鉴、报刊、地方文史资料特别是旧海关资料等文献史料,围绕区域经济波动这一主线和农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业、工矿业、海关进出口商品贸易、食盐粮食贸易、货币金融与信贷、财政等主要领域,描绘勾勒出近代皖江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发展面貌和发展特点。
1877-1937-国际视域下皖江区域经济 目录
绪 论
**章 农业经济状况
**节 农业人口、耕地资源
第二节 土地所有关系
第三节 土地租佃制度
第四节 国家、地主、佃户——以万春圩纠纷为例
小 结
第二章 交通、通信、工矿业
**节 轮船、民船运输业
第二节 邮政业、电信业
第三节 铁路
第四节 煤铁矿业
第五节 轻工业
第六节 电气公用事业
小 结
第三章 海关进出口商品贸易
**节 皖江区域内外市场网络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海关贸易统计分析
第三节 进出口商品类别分析
第四节 中外商品的销售竞争
小 结
第四章 食盐、粮食贸易流通分析
**节 食盐贸易的垄断
第二节 芜湖米市的兴衰
第三节 全国市场米价波动的影响
小 结
第五章 货币、债券、金融信贷市场
**节 银钱业与商品贸易互动
第二节 货币、债券紊乱和金融波动
小 结
第六章 皖江区域财政状况
**节 军事财政
第二节 赤字财政
第三节 皖江农村金融萎缩
小 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1877-1937-国际视域下皖江区域经济 作者简介
方前移,1976年生。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博士;2016年5-9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和区域经济史研究,目前已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安徽史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