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的历史透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再次探讨,同时也是经验现实的实证。其中心论题是立足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对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进行考察,理解真实情境中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要素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寻找经济特区实现二次创业和增长方式转型的路径。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的历史透视 内容简介
对历史的追问源于人们对未来的关注。但是提及经济增长,人们通常持有一些固有的偏见。例如,认为好的经济增长就是要从投资主导的增长方式向消费主导的增长方式转变,从外需为主的增长方式向内需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从政府过多干预向市场主导的增长方式转变,等等。许多貌似正确的观点预设了一些不合理的前提条件和发展目标,结果导致现实中的增长常常举步维艰。
鉴于现有的研究大多忽略了理论在本土化应用时的特殊性,真实发展场景中的要素作用并不像实验室或经典理论描述的那样一成不变,本书尝试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对先行与后发地区的差异化增长方式予以区分,而不是先验的将某个发展程度更高的经济体作为后发地区转型的方向。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的历史透视 目录
前 言/001
导 论/001
一 研究对象/001
二 研究主题/001
三 研究视角/004
四 研究思路/006
五 研究价值/008
六 相关概念/010
**篇 经济增长:迷雾中的探索
**章 历史情境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及其中的分歧/017
一 什么是历史情境中的经济增长理论/018
二 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源头与分岔/021
三 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衰:兴起与沉寂/024
四 经济增长理论的继起:纷争与合流/027
五 经济增长理论的未来:政府内生化/036
六 小结/042
第二篇 他山之石:经济增长的国际经验
第二章 先行地区与后发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及其差异/049
一 历史情境中的世界经济增长过程回溯/049
二 先行地区与后发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052
三 不同地区差异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063
四 小结/064
第三章 欧洲先行地区的城市化路径及其内部差异/066
一 关于西欧城市化路径的几种代表性观点/067
二 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互动及其路径差异/070
三 城市化进程中的贵族地主及其偏好差异/075
四 城市化的结果差异及其成功的主要因素/077
五 中国城市化的主体特殊性及其合理路径/079
六 小结/082
第四章 亚洲后发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与转型启示/083
一 韩国样本的选取依据/084
二 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087
三 分析框架与变量数据/094
四 生产函数估计和结果/098
五 经济效率与要素贡献/101
六 成功转型的主要启示/104
七 小结/108
第五章 资源、环境、制度“三位一体”的经济增长逻辑/110
一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核心要素/110
二 资源、环境与制度的分析框架/112
三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表现和内涵/120
四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失败的原因/126
五 小结/128
第三篇 特区试验:新兴城市的崛起与区域分化
第六章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内部差异/131
一 特区经济增长的总体回溯/131
二 特区经济的投入产出表现/136
三 特区经济增长差异的解释/149
四 特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159
五 小结/160
第七章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检验/162
一 特区经济“过度投入”问题的真实性/162
二 特区经济的投资效率及其合理性检验/165
三 当前特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条件/179
四 小结/193
第四篇 未来发展:中国经济特区的转型路径与策略
第八章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制度瓶颈/197
一 特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形成路径/197
二 特区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203
三 特区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制度根源/206
四 小结/219
第九章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路径和策略/221
一 特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路径/222
二 特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策略/229
三 特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240
四 小结/242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244
一 研究结论/244
二 政策建议/249
三 未来展望/253
参考文献/257
附 录/277
附录1 主要数据列表/277
附录2 特区不同类型行业的利益分配状况考察/289
后 记/293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的历史透视 作者简介
姬超,河南新乡人,经济学博士,广东省优秀博士。现为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增长与转型理论。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亚太经济》《国际经贸探索》《东北师大学报》《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等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人复印报刊资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