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问题研究-基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 本书特色
本书以城市化进程中*活跃的产业用地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和土地调查数据,构建各类产业用地面积分摊模型;从规模、结构、强度、布局四个方面建设评价体系,进行适宜度评价;通过构建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标准模型提高标准的通用性;同时提出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模型,为未来产业用地指明方向。
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问题研究-基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以产业用地作为本研究独特的切入点,同时扩大了集约利用的内涵,从布局等方面开展评价,弥补了这方面的已有研究的缺失,预计市场需求良好
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问题研究-基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 目录
**章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问题
1.1城市化进程
1.1.1城市与城市化
1.1.2中国城市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1.2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关联分析
1.2.1城市化进程占用大量优质耕地资源
1.2.2城市面积扩张快,但土地利用效率低
1.2.3城市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生态问题
1.3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
1.3.1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产业用地特点与问题
1.3.2未来城市产业用地发展面临的形势
1.4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
预警问题研究
1.4.1研究意义
1.4.2研究目标与内容
1.4.3技术路线
第二章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2.1概念界定
2.1.1产业用地
2.1.2集约
2.1.3产业用地集约利用
2.1.4产业用地集约利用内涵与集约度
2.1.5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2.1.6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
2.1.7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其他相关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2.2基础理论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地租理论
2.2.3土地规模利用理论
2.2.4产业结构理论
2.2.5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2.6区位理论
2.3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
2.3.2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3.3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研究
第三章产业用地面积分摊方法研究
3.1问题的提出
3.2产业用地类型划分及其面积分摊技术路线
3.2.1关于产业用地类型的划分
3.2.2面积分摊技术路线
3.3面积分摊与计算方法
3.3.1产业用地内部混合面积分摊方法
3.3.2产业与非产业用地混合面积分摊方法
3.3.3产业用地面积计算方法
3.4合肥市产业用地面积分摊实证分析
3.4.1研究区域概况
3.4.2基础数据
3.4.3推算分摊系数
3.4.4产业用地面积
3.4.5产业用地分布
3.5本章结论
第四章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规模适宜度含义及评价指标
4.3结构适宜度含义及评价指标
4.4强度适宜度含义及评价指标
4.5布局适宜度含义及评价指标
4.6本章结论
第五章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构建
5.1标准体系
5.2标准构建
5.2.1经济关联指标标准
5.2.2独立性指标标准
5.2.3空间关联指标标准
5.3与相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的比较
5.4本章结论
第六章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构建
6.1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6.2模型构建
6.2.1计算评价指标标准
6.2.2单因素评价
6.2.3权重计算
6.2.4适宜度计算
6.3总体集约度计算
6.4评价结果表达
6.5本章结论
第七章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研究
7.1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7.2预警标准构建
7.2.1经济关联指标
7.2.2独立指标
7.2.3空间关联指标
7.3预警模型构建
7.4预警结果表达
7.5本章结论
第八章实证研究
8.1数据获取与分析
8.1.1经济结构
8.1.2产业用地
8.2评价结果与分析
8.2.1评价结果
8.2.2评价结果分析
8.3预警结果与分析
8.3.1预警结果
8.3.2预警结果分析
8.4本章结论
8.4.1结论
8.4.2政策建议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9.1主要结论
9.1.1构建面积分摊模型、掌握各类产业用地面积
9.1.2构建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模型
9.1.3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实证研究
9.2创新点
9.2.1产业用地面积分摊模型
9.2.2规模、结构、强度、布局适宜度评价
9.2.3经济关联指标标准
9.2.4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研究
9.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问题研究-基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 作者简介
路振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资源规划与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