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

  2020-06-05 00:00:00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 本书特色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适合年轻的创业者和学生,渴望拥有自由平台的职场人士,以及正在思考转型的企业管理者和政府人员。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 目录

第1章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分工1.0和分工2.01
1.1分工1.0:“简单而全面”的家庭小作坊1
1.1.1“男耕女织”的分工体系2
1.1.2家庭分工向社会分工缓慢演化4
1.2分工2.0:“单一专业化”的工厂螺丝钉5
1.2.1“羊吃人”带来的身份变迁5
1.2.2异化与单向度的劳动者8
第2章新经济时代的分工3.0革命13
2.1从分工1.0到分工3.0:分工的演变逻辑13
2.1.1分工3.0:人与人的商业连接是如何建立的13
2.1.2分工模式演进的驱动因素16
2.1.3一张图看懂分工1.0、分工2.0和分工3.021
2.2分工3.0的模式23
2.2.1分工媒介的演进23
2.2.2分工模式的演进25
2.3分工3.0带来四大社会新生价值31
2.3.1分工革命是一次范式转移31
2.3.2分工2.0范式:金字塔和中心化32
2.3.3分工3.0范式:新分工、新身份、新观念、新关系35
第3章人人都是金融家41
3.1从“富人游戏”到“平民玩法”43
3.1.1金融:与风险相伴的富人游戏43
3.1.2互联网金融缘何能撕开一道口子47
3.2新工种:“小白”式的理财高手58
3.2.1从客户思维到用户思维58
3.2.2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开始60
3.2.3草根理财大显身手61
3.3新工种:快乐的投资家65
3.3.1古代的众筹玩家65
3.3.2金融界的超级大乐透69
3.4新工种:非典型借贷人74
3.4.1人人都为“借钱”烦恼74
3.4.2“快乐借钱”已经到来76
第4章知识服务的个体户79
4.1知识经济与认识“小时代”79
4.1.1电子书与“古登堡计划”79
4.1.2两种认知模式:跟团游和自助游81
4.1.3知识经济和知识分工84
4.2新工种:做一个热心的知识分享者85
4.2.1知识分享可以成为一个新工种85
4.2.2做分享的难题:收费还是免费93
4.3新工种:为人指路的行家里手97
4.3.1每天一堂“微课”97
4.3.2约见心目中的“大牛”103
4.4新工种:科研众包下的研究者106
4.4.1集结全球“*强大脑”的新科研106
4.4.2让*聪明的人为自己打工112
第5章平台协作中的个体117
5.1生产3.0模式的黎明117
5.1.1流水线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2.0时代118
5.1.2从产业链到协同网——生产分工3.0的诞生122
5.2新工种:人人都是设计师125
5.2.1“魔幻工厂”圆小白们的裁缝梦125
5.2.2大众“参与感”点燃新型制造范式130
5.3新工种:一台电脑成就一位超级制作者132
5.3.1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字幕组”133
5.3.2平台型公司上的自由办公族135
5.4新工种:大企业中的“小作坊”138
5.4.1独立经营的“小微”创客139
5.4.2独立研发的企业“外脑”145
第6章传媒与营销的泛化149
6.1从线性传播到网状转播149
6.1.1传统媒体的基本逻辑与短板149
6.1.2新型传播模式“乘势”而来150
6.2人人都是时代焦点153
6.2.1专业知识传播者154
6.2.2迅速窜起的网红160
6.3新时代的人脉价值166
6.3.1全民营销:人人都是推销员167
6.3.2全民开店:人人都是网络店主171
第7章从雇佣工到自由人182
7.1组织变迁与个体角色183
7.1.1前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模式183
7.1.2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变迁与个体角色184
7.2新工种:人人都是合伙人186
7.2.1让员工当上“领导”187
7.2.2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家人191
7.3新工种:“云端”的职业人200
7.3.1“云”模式带来的启示200
7.3.2“云端”的职业人205
第8章分工3.0会让世界变成什么样217
8.1新的职业人:斜杠青年218
8.1.1不再崇尚“专一”的职业观218
8.1.2打造成功的“专才+多平台”个体服务商223
8.2新的组织态:连接一切233
8.2.1组织形态的未来之路234
8.2.2分工3.0时代的企业走向何方237
8.3新的社会范式:开放与共享243
8.3.1“专利”将走向社会共享化243
8.3.2“隐私”将能够告知于外人247
8.3.3“信用”将成为合作的基础251
8.4人,从异化到自由之路255
8.4.1工作要变得多姿多彩255
8.4.2多种职业身份于一身257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 节选

“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是当下*热门的词汇。探讨信息经济时代商业变革的书籍,随处可见;特别是关于“互联网+”的畅销书,更是不在少数,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从雇佣工到自由人》这本书却与众不同,以其对时代敏锐的观察和新颖的思维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使本书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本书以独到的眼光,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观察和论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行业变迁、企业发展和个体角色演变。作者独辟蹊径,从“分工”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经济学概念入手,站在每一个个体的视角,一步步推演出由新技术引发的一场的巨大的“角色”革命,阐释了在这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推动之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重塑每一个人的角色定位和竞争力。作者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极富启发性。
纵观人类社会千年的发展,不难看出,人类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的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深化。分工导致专业化,而专业化带来劳动的高效率和工作的高水平。可能正因为如此,人类关于“分工”的意识和概念自古就有萌芽。例如,无论在东方和西方的古典时代,都有相似的关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应当“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的思想,只是古人没有使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这一概念罢了。
分工作为经济学范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家色诺芬,*早论述了劳动分工的必要性。然而在经济学说史上**个系统地分析分工的经济学家应该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其划时代的巨著《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亚当?斯密看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报酬递增,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会进一步促进新的分工。
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家杨格更加细化了对“分工”的理解。与之不同的是,杨格站在产业而非企业内部协作的层面来理解“分工”。杨格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劳动分工的不断演进,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分工链条随之不断变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专业化分工链条之间的相互协调,*终带来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交易的增加,进而扩大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推动分工的发展。然而,杨格的理论也有不足,他同样没有找到分工的根源在于何处,他只是解释了分工发展和深化的原因,并没有解释分工产生的原因。而且,他也没有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两个层次上探讨分工背后的利益机制以及两种分工之间的相互作用。
专业化经济与劳动分工才是经济进步的*重要的源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想吃鱼,在*初的时候,无论是捕鱼工具还是鱼的吃法,都会比较简单,与之相关的整个产业链也就会很简单。随着分工协作的持续细化,到了今天,捕鱼工具和吃鱼的方法都达到了非常丰富的程度,与“捕鱼和吃鱼”相关的产业链也变得异常“繁琐和复杂”。虽然看起来比较“费劲”,但是,实际上人的“捕鱼和吃鱼”的效率和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分工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类分工协作程度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一直是相伴而生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从洪荒蒙昧的远古时代,一路经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走向如今的信息时代,也是由于我们学会如何分工,从社会化的大分工,继而在具体的行业、具体的组织内进行精细化的小分工,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也在细分领域中出现了不可计数的发明创造,带来了显著地技术革命。
同时,这一过程也意味着不同个体的身份、资源配置方式以及人的交往方式在不断演化。这里所谓个体的“身份”,实际上指的是不同的人或组织在分工协作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即“产业分工链条”上的位置。从古至今,界定一个人的身份往往离不开他的职业,特别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人的社会流动性远远低于现在,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了工业社会,更加广泛的分工带来了众多职业的出现,也随之产生了众多新的身份名称。从小作坊里面的鞋匠、锁匠、铁匠等等,到大工厂里面的钳工、轧工、刨工,再到公司内部的工程师、分析师、营销师等,职业身份的多样化,反映了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大趋势。
澳大利亚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和博兰曾试图从内生角度阐述分工产生和深化的原因,认为分工如同自然界事物发展一样,是一个自动演化的过程。他们认为,分工的深化能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但分工又会导致交易费用。分工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在演进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较低,当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后,增长大幅度提高,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当分工的潜力被挖掘后,增长率又会下降。但该模型同样没有区分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相对于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来说其内部的交易费用是很小的,否则企业就不会出现。
如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出现,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对于个体而言,互联网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同态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我们可以进行沟通、生产、合作、消费等等活动,几乎是将现实生活复制了一份。很自然,我们会发现,在虚拟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有着另外的职业身份,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技术员,在虚拟世界中可能是一名淘 宝店主、一位知乎达人、一个博客写手等,每个虚拟的职业都可能为他带来额外的收入,以及建立新的社交圈子。于是,我们发现,互联网时代下,每个人都可能兼顾多种职业角色。
另外,由于互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实时交互的能力,也让以前很多专业门槛较高的专有职业,变得更加普世化和大众化。例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众筹”的模式,去扮演一名兼职的“投资家”;也可以利用“众创”平台,成为一位“产品设计师”;抑或通过“知识分享”,让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多的分享和传播,变成一位“讲师”和“培训师”等等。你会发现,如今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再局限于一类职业,一种身份,而往往是若干种职业、复合化的身份集合。这正是信息经济时代,每个人都会获得的一种新的身份解放。
因此,从一般的经济学分析出发,结合当前新经济时代的社会现实,将“分工”这样一个古老而常新的经济学概念与个体“身份”联系起来注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相信读者可以欣喜地发现,《从雇佣工到自由人》这本书在处理这类主题的时候,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双创”,还是“供给侧改革”,强调的都是增强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动能,而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腾飞的重任。互联网经济带来了许多全新的业态、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极具前瞻性的商业试验,在这些崭新的经济形态中,“分工”和个体“身份”转变的故事又该如何讲述?新时期的“身份革命”能否很好地嵌入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叙事框架中?作为社会个体,我们又应该怎样在这个新的时代中,扬己之长,设计我们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诸如此类,都是具有很强的现实关切和理论趣味的课题。
为此,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从雇佣工到自由人》。相信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之中和之后,读者一定会有所启发,产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出更多的、有益的关于这个时代以及个体定位的再思考。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 作者简介

企业互联网转型与管理顾问,互联网分析师,现供职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任高级项目总监,专注于互联网与社会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以及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研究,作为通信、IT等企业外部顾问,多年来先后负责完成20余起企业管理咨询与培训项目,涉及互联网产业趋势研判、企业战略转型、人力资源变革等领域。长期在《人民邮电》报、《互联网天地》、《世界电信》、《通信产业报》等多家业内期刊发表专业文章,阐述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挑战及管理转型策略。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8/243253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