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

  2020-06-05 00:00:00  

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 本书特色

该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曹阳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的*终研究成果。该书*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从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或者说,从提升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和“可行能力”的基点,构建了一个认识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又或者说,研究视角的创新,使“组织与自由”这一主线贯穿于全书始终,得出一些主要的理论观点与结论,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

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 目录


**章  导论
  一  当代中国*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
  二  何谓“现代化”
  三  现代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四  农业:从传统到现代
  五  分工与整合——纵向视野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
  六  功能与系统——横向视野的多功能性现代农业
  七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生产组织的现代化
  八  本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九  本书的创新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  本书基本分析框架:自由与组织
  一  何谓自由
  二  “自由地实现自由”——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三  谁给我自由——“自由地实现自由”的再思考
  四  何谓组织
  五  组织*本质的功能:拓展实现个人自由的空间
  六  组织的异化:组织对个人自由的束缚、限制与禁锢
  七  组织(企业)是以自由为代价换取安全吗——对奈特理论的反思
  八  劳动与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同质的生产要素吗——新古典企业理论批判
  九  企业就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吗——新制度主义企业契约理论批判
  十  个人自由在企业(组织)中的权重
  十一  从物质资本到人力资本——组织(企业)中人的价值的提升
  十二  从“唯所有者权益”到“所有相关利益者权益”——企业(组织)的利益共享与普惠机制
  十三  自由人联合体——既是理想,也是实践
  十四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组织变迁的历史脉络与内在逻辑——基于农民自由视野的解读
  一  人民公社体制:以广大农民自主经营权、自由选择权为代价换来的基本生存权的集体安全保障
  二  自由是效率的源泉:人民公社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三  给农民自由选择的自由:人民公社解体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四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本质意义: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的制度前提
  五  土地承包权:基于农民自由视野的解读
  六  均分承包:农民基本生存权集体保障功能的继承与延续
  七  “公权力”:对农民土地承包“私权利”的主要威胁
  八  土地均分承包制的内在矛盾——来自农村人口动态变化的挑战
  九  劳动自由: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的关键性权利
  十  劳动自由:自愿合作与多样化组织形式的基础与前提
  十一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束缚农民自由的历史积淀与制度安排
  十二  面对市场的机遇与困惑:“市场化小农”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外部环境
  十三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的三重博弈:“市场化小农”对政策环境的参与和政策互动
  十四  当代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未来趋势:进一步拓宽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的制度空间,提升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
第四章  多元共生: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的基本构架
  一  何谓“共生”
  二  共生、和谐、包容性发展与“自由地实现自由”
  三  多元共生:当代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基本构架
  四  分中求合、私中求公——来自浙江温州的案例
  五  公中容私、公私共存——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案例
  六  流通带生产、大中小组织共生——来自“农超对接”的案例
  七  农户主体、多方参与、组织共生、共同赢利——来自乡村旅游的案例
  八  互利则共生,损人亦损己——广东新兴县“三温一古”的不同命运
  九  带农兴镇、“三化”同步发展——湖北监利的“福娃模式”
  十  林水结合,各得其利——来自湖北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案例
  十一  村民主体、多方参与、社区共管——来自云南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的案例
  十二  本章结论:多元共生的组织构架为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提供了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制度空间
第五章  改造小农: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关键
  一  如何定义和认识“小农”
  二  此“小农”非彼“小农”——“现代小农制”绝非“传统小农制”
  三  改造小农=消灭小农:集体化的改造小农路径
  四  现代小农制:市场化的“改造小农”路径
  五  当代中国小农市场化的定量分析
  六  大幅度减少农民:市场化改造小农的必要前提
  七  土地流转: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小农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渐进之路
  八  工厂化农业:一条“激进”但须慎之又慎的“改造小农”之路
  九  市场化改造小农的一条可行途径: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化与农业生产环节的规模化经营
  十  在农户经济基础上能否推进农业机械化
  十一  在农户经济基础上农业技术如何推广
  十二  现代农业,谁来种地——改造小农的根本大计是培育新型农民
  十三  本章结论:“改造小农”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小农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
第六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谁组织?组织谁?
  一  市场化小农是否需要合作经济组织
  二  现实的困惑:合作社为什么“缺乏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  农民合作“企业家”:十分稀缺的组织资源
  四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成本与运行成本:与私人企业的比较
  五  政策性收益:政府支持的必要性
  六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国际标准”与“本土特色”
  七  政府“组织者”:中国国情的“路径依赖”
  八  政府主导合作的边界:不可侵犯农民的自由选择权
  九  “能人”“组织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非单纯的“弱者联合”
  十  私营企业家——合作社组织者:角色定位与角色转换
  十一  龙头企业组织与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国经验还是合作社的变异
  十二  组织谁——专业化农户,还是贫困农户
  十三  农民合作是否只有加人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种形式
  十四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升“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提供一个可自由选择的组织模式
第七章  网络化: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发展重点与战略导向
  一  何谓“网络”
  二  现代化网络:现代物质性网络与社会性网络的相互依存与交融
  三  市场网络、人际网络及二者的比较
  四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内部关系网络
  五  现代化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化组织群
  六  “网络组织”理论——对传统企业理论的挑战
  七  他山之石:现代化网络、网络化组织群与“现代小农制”
  八  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从“多元化”走向“网络化”
  九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网络缺失与不完善的具体表现
  十  多元化经济组织为何难以形成“网络化组织群”
  十一  “主导”与“合力”:构建与完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网络的两大基点
  十二  构建与完善深层次信任机制:中国农业、农村“网络化组织群”建设的社会基础工程
  十三  单一化一多元化一网络化: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的轨迹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8/243340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