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时期的教育财政 本书特色
本书为袁连生教授的自选文集。全书分四个部分:政治经济学研究,教育财政体制问题探讨、教育财政重组问题探讨、教育财政公平问题探讨、教育成本与效率问题探讨。本书收录了近30年来作者探讨教育财政问题的论文、相关著作的章节和研究报告 ,涉及教育财政的四个主要领域:体制、充足、公平、成本与效率。这些文章多数算不上标准的学术论文,但折射了中国转轨时期教育财政的一些片段,反映了亲历者的一些思考,可以为读者了解这一历史变革时期的教育财政和教育发展提供一些资料,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具有可读性和现实意义。
转轨时期的教育财政 目录
自序**篇 教育财政体制 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003教育产业化答问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奠定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体制框架与制度基础 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 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与评价 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第二篇 教育财政经费 论我国教育经费的匮缺——1977~1987年我国教育投资数量和比例的分析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经费问题及对策 对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收费问题的探讨 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财政教育经费暂时不宜与财政收支脱钩第三篇 教育财政公平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 中国义务教育贫困儿童资助制度研究 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 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分析 采用非收入变量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证研究 美国高等教育成本、价格和学生资助——基于国会指令下的调研 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地区教育发展与教育成本分担 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差异研究 教育人力资本收支平衡性分析第四篇 教育成本与效率 教育投资内部效率探讨 教育成本计量探讨 高等学校中与学生培养无关的支出分析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的案例研究 美国和英国高校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的计量 营利与非营利民办学校财务会计问题探讨 我国高校人员支出比例严重偏低的解释
转轨时期的教育财政 作者简介
袁连生,1958年出生,江西省分宜县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上大学前务过农,在中小学做过民办和公办教师。1986年、1989年分别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教育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1989年至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工作,此后在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998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作。现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研究所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财政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财政。作为主要成员或主持人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独立或合作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60多篇。教育的产品属性、政府的教育财政行为、教育成本计量和弱势学生资助等领域的研究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