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低碳生态观-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中国梦

  2020-06-05 00:00:00  

低碳生态观-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中国梦 本书特色

《低碳生态观——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中国梦》一书以博览古今的视角揭开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脉络,勾勒了人类与自然所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画面,汇聚了低碳经济时代的众多成果。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在此背景下本书提出了进入“十二五”计划后我国的低碳转型路线图以及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的新方式,为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提出宝贵建议。   同时,本书介绍了中国碳交易进展及其发展路径,特别是以中国*大的碳市场广东碳市场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建设为蓝本,讲述了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碳交易的工具作用,通过市场化力量推动广东低碳发展、生态补偿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以及开展碳金融创新和衍生品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和低碳精英人才培训的一些成果。相信对研究中国低碳转型和碳交易市场发展的人士有所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在全国倡导践行低碳生态观和低碳生活。

低碳生态观-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中国梦 目录

第1章原始生态文明
1.1原始生态
1.1.1人类是自然长期发展和进化的结果
1.1.2生存混沌中的愚昧
1.1.3原始环境条件下的自然选择
1.2自发生产发展史
1.2.1火的出现
1.2.2自然资源的利用
1.2.3自然植物和肉食的全面生存依赖
1.2.4自身生产行为和自发生产活动
1.3原生态自然观
1.3.1天人合一
1.3.2道法自然
1.4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
1.4.1社会发展的生存阶段
1.4.2自然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1.5人类文明的进化
1.5.1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协调和平衡
1.5.2自然进化与社会的发展
1.6文明的摇篮


第2章文明的崛起
2.1人为生活态
2.1.1铁器工具出现为标志
2.1.2生活依赖粮食和粮食转化而来的肉食
2.1.3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
2.2自在生产发展史
2.2.1公鸡唱晓的日出而作
2.2.2从集体劳动到男耕女织
2.2.3人力畜牧力是主要动力来源
2.2.4自在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土地承载能力
2.3农业生态绿色观
2.3.1环境效益有余
2.3.2经济效益不足
2.4植物时代的农业文明
2.4.1植物能源的使用
2.4.2农耕文明的技术进步——精耕细作
2.4.3农业经济资源的制度优化
2.5马尔萨斯陷阱的社会困境
2.5.1光合作用决定可生存的人口数量
2.5.2生存资料的算术级数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的几何级数增长
2.5.3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优化配置
2.5.4以粮为纲的农业时代
2.5.5中国的马尔萨斯陷阱——人多地少
2.5.6中国超越马尔萨斯陷阱——《清明上河图》
2.5.7中国农业文明的成熟标志——四大发明
2.6萨缪尔森效应和社会效应
2.6.1萨缪尔森对马尔萨斯陷阱的后续阐释
2.6.2经济发展是个轮回或存在轮回的余地
2.6.3中国“赶英超美”的时代烙印精神梦
2.6.4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是对萨缪尔森效应的验证
2.6.5自然经济机制——让先行者等落后者
2.7中国改革开放的致富强国梦
2.8小结:文明的崛起


第3章工业生态文明
3.1生产困境
3.1.1工业革命
3.1.2历次技术革命浪潮
3.2生活困境
3.2.1能源问题
3.2.2矿物时代
3.2.3应对能源问题
3.2.4新能源革命
3.3生态困境
3.3.1气候变化
3.3.2应对气候变化:全人类的共识
3.4生存困境
3.4.1产能过剩
3.4.2生态灾难
3.4.3资源浪费和失业危机
3.5小结:文明的掠夺与反思


第4章低碳经济时代
4.1低碳革命
4.1.1内涵与实质
4.1.2各国低碳政策梳理
4.2低碳技术
4.2.1无碳技术
4.2.2减碳技术
4.2.3去碳技术
4.2.4低碳技术存在的问题
4.3低碳产业
4.3.1低碳农业
4.3.2低碳工业
4.3.3低碳建筑
4.3.4低碳交通
4.4低碳生活
4.5低碳城市
4.5.1含义
4.5.2特征
4.5.3途径
4.5.4“零”碳城市
4.6低碳社会
4.7低碳经济
4.7.1内涵与实质
4.7.2发展方向和模式
4.8文明的低碳形态


第5章低碳转型路线图
5.1“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对比分析
5.1.1“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制分析
5.1.2“十二五”节能指标分解方法探讨
5.2“十二五”规划低碳相关政策解读
5.2.1战略新兴产业
5.2.2能源生产与利用
5.2.3其他低碳技术
5.2.4碳强度指标与应对气候变化
5.3“五省八市”试点建设走势
5.3.1“五省八市”试点经济与能耗水平分析
5.3.2“五省八市”试点地区归类
5.3.3代表性试点方案解析及执行情况分析
5.4行业和地区自愿减排实践
5.4.1低碳交通十市试点
5.4.2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5.4.3其他值得关注的实践
5.5行业减排“十一五”绩效与未来走势
5.5.1电力行业
5.5.2钢铁工业
5.5.3水泥工业
5.5.4化工业
5.5.5交通行业
5.5.6航空业
5.5.7建筑行业
5.6环境权益交易
5.6.1基本概念
5.6.2排污权交易
5.6.3排污权交易对碳排放权的借鉴
5.6.4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框架
5.7国际碳交易市场
5.7.1国际碳交易市场特征
5.7.2配额交易市场
5.7.3项目交易市场
5.7.4加州全球变暖解决方案法令(ab32)
5.7.5韩国碳交易市场
5.7.6利马气候峰会
5.7.7小结:碳市场交易结构框架
5.8中国碳交易市场
5.8.1必要性分析
5.8.2市场模式选择
5.8.3碳市场层次
5.8.4碳机构设置
5.8.5碳交易七省市试点
5.8.6碳交易试点第二批扩容
5.8.7全国统一市场
5.8.8碳金融
5.8.9森林碳汇
5.8.10海洋碳汇
5.8.11碳期货市场
5.8.12碳市场对我国低碳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5.9小结:文明的抉择


第6章生态文明新时代
6.1人本生活态
6.2低碳生态价值观
6.2.1产生背景和基本内涵
6.2.2重要意义
6.2.3低碳竞争力
6.2.4绿色消费
6.2.5核心:低碳是再生产力
6.3低碳生态科学发展观
6.3.1演化过程和基本内涵
6.3.2重要特征
6.3.3与生态文明一脉相通
6.3.4亮点:低碳是科学、人文和生态“三位一体”式发展
6.4低碳生态实践观——广碳所实践
6.4.1打造广东省碳配额有偿发放和市场交易专业平台
6.4.2ccer与自愿减排交易业务推进
6.4.3碳金融创新及碳衍生品研究
6.4.4碳交易普惠制
6.4.5泛珠“9+2”碳区域市场
6.4.6海上丝绸之路碳贸易
6.4.7广东自贸区碳创新
6.4.8低碳领袖,黄埔人才
6.4.9开拓国内外合作渠道
6.4.10点睛:低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6.5人类全新的文明形态与中国梦
6.5.1文化和文明的生态学支撑体系
6.5.2生态文明是人类全新的文明形态
6.5.3现代文明的“五位一体”
6.5.4低碳生态梦,“中国梦”
6.6文明的*高形态
后记

低碳生态观-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中国梦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8/243711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