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部分讨论了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巨大力量;第二部分讨论了中国国内和全球正在盛行的环境保护优先观念如何对经济发展某些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金融领域的改革;第四部分重点关注了要素市场,即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第五部分对决定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
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目录
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改革与中国的长期发展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
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国家控制、企业及资源配置
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及内部调整路径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的增长前景
经济改革日程的短期效应
低碳增长和气候变化政策
绿色发展如何成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新杠杆
中国气候与能源政策——是否走在通往低碳增长的道路上?
金融体系改革
中国金融改革*后的战役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金融改革
中国和印度的金融开放度:对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启示
提高中国金融业和全球货币体系的应变能力
要素市场改革
中国当前增长方式下的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制度改革——典型事实、主要挑战与政策突破
中国劳动力市场紧张局势和未来城镇化挑战
生产力,专利制度和投资法律
中国工业增长源泉分析:1980~2010年
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结构变化和生产率差距
中国铁路部门的重要性、发展与改革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专利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中国的外商投资法律与政策:发展脉络与问题阐释
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作者简介
蔡昉,男,1956年9月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曾任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研究领域包括三农问题、就业与劳动力流动、经济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和贫困等。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年以来,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任研究室主任,1993年被评为研究员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学系主任,1998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2008年3月任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著有《穷人的经济学》、《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合著《中国的奇迹》、《中国经济》、《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系列等。
蔡 昉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劳动经济研究》杂志主编。
宋立刚,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Crawford 经济与政府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与商业项目主任。
郜若素(Ross Garnaut),男,1946年7月出出生,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最杰出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澳大利亚在教育和国际关系领域作出贡献的荣誉人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教授。目前任墨尔本大学校长特聘研究员和经济学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特聘教授,华盛顿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主席,利希尔黄金有限公司主席,巴布亚新几内亚可持续发展有限公司主席,亚太经济文献学术期刊、印尼经济研究期刊编辑委员会主席,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所长。于1972—2008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与亚洲研究院工作;1989—2008年为经济学教授,期间大部分时间任该院经济系主任;郜若素教授曾多次借调到政府高级职位任职。1970年代中期当巴布亚新几内亚走向独立时任该国财务部金融和经济政策部门的领导,1980年代任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高级经济顾问,1985—1988年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