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逻辑 本书特色
本书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为核心,从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企业行为、资金运转、总量平衡、一般均衡、货币理论、产权约束、技术变迁、制度变迁、经济增长和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对《资本论》所揭示的市场经济逻辑进行了开拓性梳理和别开生面的探讨。读者可以跟随作者在理论经济学之旅中体会经济哲学的思辨之力、思辨之难、思辨之美和思辨之味。
《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逻辑 目录
自序:我怎样看经济学
一 我是怎样走入经济学的/1
二 我对经济学的基本看法/5
三 我怎样看马克思经济学/14
四 本书的几点探索/18
五 本书获得的支持和鼓励/21
上 篇 《资本论》的方法与特色
**章 《资本论》的创作与出版/3
**节 《资本论》的写作与问世/3
一 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初起因/3
二 《资本论》的创作与出版/6
三 历史地看待马克思的《资本论》/13
第二节 《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15
一 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需求/15
二 《资本论》的**位中文翻译者陈启修/18
三 侯外庐和王思华接过了翻译《资本论》的接力棒/21
四 郭大力与王亚南*终完成了《资本论》的全译本/25
五 新中国成立后《资本论》得到广泛传播/29
第二章 《资本论》的对象、方法和逻辑结构/32
**节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33
一 《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确切含义/33
二 澄清《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现实价值/39
第二节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41
一 经济哲学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3
二 经济哲学总体方法统领之下的逻辑方法/46
三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55
四 “二重态”的理论视野与“二重性”的逻辑思维展示了经济哲学的独特魅力/60
第三节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与现实价值/63
一 关于“结构”的含义/63
二 三卷《资本论》的具体结构/65
三 探究《资本论》逻辑结构的现实价值/67
第三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逻辑/71
**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阐述“交换何以可能”的理论/72
一 “交换何以可能”和“交换何以必要”的理论分野/73
二 马克思追问“交换何以可能”的抽象思维/75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推演/79
一 对“劳动”进行抽象思维的逻辑/80
二 马克思考察价值的“三个维度”/81
三 价格与价值如影随形之关系/83
第三节 理解“劳动二重性”思维是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关键/85
一 劳动二重性理论的独特视角/85
二 “抽象劳动”是服务于抽象思维的理论范畴/87
三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更深层的制约因素/89
第四节 对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典型案例”的剖析/90
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经济哲学的根基/90
二 对晏智杰教授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质疑/91
第四章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逻辑/99
**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99
一 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现象矛盾/99
二 对“交换创造价值”一说的质疑/100
三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增殖的前提条件/104
第二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必然逻辑/105
一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相统一的逻辑/106
二 从增殖的角度看资本的本质/107
三 对周其仁先生质疑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再质疑/109
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114
一 从绝对与相对的角度看剩余价值的生产/114
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逻辑/114
三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116
四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逻辑/116
第四节 揭去虚假的面纱/117
一 揭示工资掩盖的真实关系/117
二 关注工资的具体形式/118
三 科学精神头等重要/119
中 篇 《资本论》对市场机制及其实现形态的提示
第五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123
**节 商品价值量与**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23
一 商品价值“量”的内涵与决定/124
二 **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科学内涵/128
三 **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和市场机制/130
第二节 商品价值量与第二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31
一 第二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科学内涵/131
二 对两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一个图解/137
三 第二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与市场机制/138
第三节 两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141
一 正确认识两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141
二 基本结论/146
第六章 市场机制的实现形态/149
**节 市场、市场机制及其本质/149
一 什么是市场?/149
二 “市场机制”解析/150
三 从资源配置的实质看市场机制的本质/153
第二节 竞争、竞争机制及其本质/157
一 全面把握“竞争”的含义/157
二 “竞争机制”解析/159
三 竞争的本质/162
第三节 供求、供求机制及其展开/165
一 “供求”的基本含义/165
二 “供求机制”解析/168
三 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进一步思考/173
下 篇 《资本论》对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独特探索
第七章 企业理论及微观运行/183
**节 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演化/183
一 企业的起源、本质与边界/184
二 生产组织及其演化/191
第二节 企业的资本循环、周转与管理/197
一 企业的资本循环与周转/197
二 增殖是企业管理的目的/201
三 对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简要评论/204
第八章 总供求平衡与一般均衡/208
**节 总供求平衡的一般规律/209
一 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09
二 马克思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阐释/213
三 马克思对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阐释/216
四 马克思的总供求平衡思想对研究宏观调控的启迪/217
第二节 《资本论》中的一般均衡思想/221
一 “一般均衡”的基本含义/222
二 《资本论》中的一般均衡思想述要/223
三 马克思一般均衡思想的特色与价值/229
第九章 货币理论/232
**节 对货币本质的分析/232
一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233
二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238
第二节 对货币数量的分析/243
一 货币量是必须认真“量一量”的问题/243
二 马克思对货币量的分析/244
第十章 产权理论/255
**节 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256
一 科斯强调产权问题实际是向历史唯物主义复归/256
二 产权分析学派所讲“产权”的确切含义/259
三 产权分析学派从市场交易的前提强调研究产权/260
四 产权分析学派更关注“产权”与“所有权”的差异/261
第二节 《资本论》中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价值/262
一 《资本论》中的产权理论述要/262
二 《资本论》中地租理论的现实价值/267
三 以《资本论》的产权理论为基础,吸收借鉴产权学派的科学成分,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研究/269
第十一章 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275
**节 《资本论》对技术进步的关注/275
一 技术的本质/275
二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逻辑/277
三 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279
第二节 《资本论》对制度变迁的讨论/281
一 马克思经济学视野中的制度变迁/281
二 马克思对制度变迁逻辑的阐发/283
第三节 《资本论》对经济增长的理论探索/286
一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经济增长方式/287
二 马克思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288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与世界市场/292
**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演化/292
一 世界市场形成的逻辑/292
二 世界市场的演进历程/295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依赖/298
一 国际分工与国家间的相互依赖/298
二 国际价值及其规律/300
三 在“挑战”中寻求和把握“机遇”/304
余论:开创理论经济学的新天地/308
参考文献/319
后 记/337
《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逻辑 作者简介
王明友男,1958年5月生于北京,曾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政治经济学专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研究生班,现任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资深经济思想史研究者,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史、马克思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中国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