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研究

  2020-06-05 00:00:00  

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研究 本书特色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研究》对承载能力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和剖析,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构筑了一个全新的承载能力系统互动理论框架和应用方法框架,把承载能力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问题结合起来,寻求中国国情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模式和路径。在应用研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研究》从资源、环境、经济三个维度对中国各区域的承载能力状况进行总体上的系统测算和分析,分别采用不同的承载能力分析方法,对当前中国发展的三个重大问题,即区域功能规划、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合理的阐释和剖析,以期探求较为理想的解决思路、路径与对策。

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研究 目录

第1章 承载能力理论与研究方法
**节 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与挑战
一、承载能力研究的演进过程
二、当前承载能力研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第二节 承载能力pree系统论
一、人类生态pree系统论
二、基于pree系统的承载能力系统重构
第三节 单因素承载能力研究方法
一、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方法
二、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方法
三、经济承载能力研究方法
四、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单因素承载能力研究方法的审视
第四节 综合承载能力研究方法
一、基于能量和物质转移的综合测度方法
二、指标体系测度方法
三、面向复合层次结构指标的综合测度方法
四、系统性建模测度方法
五、综合承载能力测度方法的改进方向
第五节 后续各章的研究安排
一、中国承载能力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二、后续各章的基本思路与内容安排

第2章 中国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的人口承载能力分析与应用
**节 区域自然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一、区域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二、区域耕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三、区域草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第二节 区域生态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影响参数分析
二、生态环境人口承载能力指标体系
三、区域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第三节 区域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一、作为承载主体的经济承载能力
二、区域就业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三、区域经济人口承载能力综合分析
第四节 区域承载能力综合分析
一、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承载能力综合分析
二、基于短板效应的区域承载能力综合分析
三、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可持续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第五节 环境-资源-经济系统承载能力优化对策
一、资源系统承载能力提升对策
二、环境系统承载能力提升对策
三、资源环境持续约束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第3章 承载能力与中国区域功能规划
**节 区域功能规划国内外比较及其理论基础
一、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
二、国外区域规划的比较分析
三、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史与主体功能区的提出
第二节 我国区域功能规划的实证研究——基于承载能力视角
一、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法
二、承载能力的测定方法
三、划分指标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四、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实证分析
五、实证分析结论与评价
第三节 推进形成区域功能的财税金融政策
一、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政策建议
二、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财税政策研究
三、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金融政策建议

第4章 承载能力视角下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实证研究
第5章 经济系统物质流核算与中国经济增长若干问题研究
附表
参考文献
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研究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8/244145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