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通用经济系列教材) 目录
**章 货币与信用 **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货币制度 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形式 第二章 利率与收益率 **节 利息和利率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四节 收益和收益率 第三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汇率的作用 第四节 汇率制度 第四章 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 **节 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第二节 有组织的金融体系框架 第三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第五章 货币市场 **节 货币市场概述 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 第三节 票据市场 第四节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第五节 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第六节 回购市场 第六章 资本市场 **节 中长期债券市场 第二节 股票市场 第七章 存款类金融机构 **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 第四节 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八章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节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投资类金融机构 第三节 保障类金融机构 第四节 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九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信用货币创造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层次与调控 第十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 **节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第二节 货币失衡的成因及其调节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均衡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节 货币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 **节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制 习题参考答案
金融学(通用经济系列教材) 节选
《金融学》内容简介:有鉴于此,本教材的内容大体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金融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包括**、二、三章,分别介绍货币、信用、金融、利率、收益率以及汇率。通过这些概念的说明,形成学习《金融学》的基础。二是微观金融运行的认识。包括第四、五、六、七、八章。分别介绍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框架式地描述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基本构成和运行原理,以期说明经济运行中各类金融活动是如何开展与发挥作用的。三是宏观金融环境与调控的理解。包括第九、十、十一、十二章。主要解释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的基本状态,进而归纳金融学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理解,并提及开放条件下经济均衡的实现。同时,也概括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基本思路。在上述内容展开说明的同时,我们也关注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问题,在相关的内容中都有一些相应的说明与分析。为了保证《金融学》的可读性和学习效果,我们设计了专栏与练习题。专栏的内容取材于现实,希望带给读者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练习题则是便于学习后的检查与知识的巩固。
金融学(通用经济系列教材) 相关资料
插图:3.货币是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这种观点来自于对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理论的理解。其基本意思是: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都应该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但事实上,个别劳动者的劳动总带有盲目性,不一定能够正好符合社会需求而转化为社会劳动。货币出现后,这种转化中的矛盾就通过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表现出来。如果生产的商品能顺利转化为货币,表明其劳动的社会性的存在。如果该商品能换回较多的货币,说明其劳动的社会性较高。4.货币是普遍被接收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在现代经济中,人们采用一种最为实用的货币本质观。这种观点认为,能否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是划分货币与其他资产的本质界限。但是,在划定的货币范围中,总有一部分是能够立刻用以购买和支付的,如现金和支票存款,有些是不那么方便的,如定期存款等。因此,在这种货币本质观的指导下,各国开始对货币总量划分层次,出现了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准货币、货币供应量等不同层次的货币范畴。货币的本质受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有不同的理解,但也存在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货币是用于计量商品价值、充当交易媒介的被普遍接受的任何形式。(三)货币的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货币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贮藏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是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时发挥的职能;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支付手段是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的职能;价值贮藏是货币退出流通,被当做财富保存或价值积累起来发挥的职能。而世界货币是货币超越国家在国际间发挥上述四项职能时承担的职能。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货币的五大职能是相互支持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马克思对货币职能的精要概括,充分反映出货币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的各个角色,今天看来也不过时。